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22年修订)》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22年修订)》 《 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22年修订)》《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向市科技创新委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7日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22年修订)
前 言
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中国是世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程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国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道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我国先后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发〔2016〕69号),明确提出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任务和建设创新示范区的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依靠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瓶颈,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二、规划适用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广东省深圳市全域。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中期为2021-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
三、规划编制依据
1.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4.《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6.《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8.《“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9.《“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1.《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及行动方案(2020-2025年)》
12.《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13.《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4.《深圳市循环经济与节能“十四五”规划》
15.《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6.《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21-2030年)》
17.《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
18.《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19.《深圳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20.《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21.《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2.《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3.《深圳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
24.《深圳市消防发展“十四五”规划》
25.《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
26.《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十四五”规划》
27.《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
28.《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29.《深圳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
30.《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31.《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
32.《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33.《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
34.《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35.《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
36.《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37.《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8.《深圳经济特区平安建设条例》
39.《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
40.国家、省、市相关专项规划及文件
第一章 发展现状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全市陆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区和2个功能区。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68.16万人。
一、基础条件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具备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雄厚。 1979年至2021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至3.07万亿元,成为国内第三个GDP突破3万亿的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0.17亿美元增至3.54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4.9%,其中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九年位居国内城市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3亿元增至9498.12亿元,年均增长2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0.17亿元增至4257.76亿元,年均增长27.3%,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7.37万元,人均GDP增长率为5.0%。
科技创新能力突出。 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构建并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力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推动创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5.4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2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5G技术、无人机、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万家。科技创新有力助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常年保持在40%左右,2021年达1.21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55%,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2021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7.6%、63.3%,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30.6%。拥有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鹏城云脑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民生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全体市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万元,最低工资标准2360元/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365元/月,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3.53岁,孕产妇死亡率1.91/10万,婴儿死亡率1.06‰,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全市幼儿园1896所,在园幼儿59.76万人;普通中小学818所,在校学生169.6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14所,在校学生17.9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5241家,其中医院145家,卫生机构床位数6.4万张,执业(助理)医师4.56万人。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733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5708.07万册,博物馆57座,美术馆13座。
绿色低碳优势显著。 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等荣誉称号,是全国首个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成员城市。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我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18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AQI优良率达到96.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9年全国前十;21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全面达到Ⅳ类及以上,310条河流按河长占比地表水质优良率从22.9%增至50.0%,西部海域无机氮浓度同比下降9.2%,大鹏湾入选全国八大美丽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0.09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拥有绿道2843公里。在全国率先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绿色建筑总面积达1.47亿平方米,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约50万辆,其中推广纯电动物流车9.8万辆。全市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动化。建成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截至2021年底,深圳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6517万吨,成交额14.58亿元,CCER成交量2852万吨,成交额3.43亿元。国际低碳城成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并获得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颁发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
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程度高。 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出台实施“营商环境改革20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8条”“扩大工业有效投资26条”“外贸稳增长25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6条”等系列措施,连续两届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率先启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检察官职业化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成立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前海深港合作提速,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汇丰集团华南总部、首家港资控股基金公司等1894家港企在深落户。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扩大投资开放、金融制度创新、法治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改革领先全国,部分领域已接近国际自由贸易水平。
二、存在问题
深圳是国内最年轻的超大型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和新问题相互交织、叠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制约,亟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深圳地域面积较小,发展空间和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深圳处于国内能源运输通道和供应链的末端,能源自给能力较弱。水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多,水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城市治理能力亟待提升。 深圳经济总量大、人口高度密集,特别是高层建筑多、城中村多、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密布、桥隧复杂,风险隐患较多,城市安全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历史遗留违法建筑量大面广,不仅挤占了大量的发展空间,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机动车辆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群体、新行业、新组织不断出现,激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增多。总体来看,深圳城市治理水平与新时期新形势的更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相对不足。 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突出短板。作为快速成长的新兴超大型城市,深圳教育、医疗事业底子薄、起步晚、需求大,近年来虽然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但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方面还是存在较多欠账。与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相比,深圳教育、医疗等领域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需矛盾突出,每千人病床数和三级甲等医院数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 原特区内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6年原特区外地区GDP总量占全市GDP比重的49.13%,人均GDP、地均GDP分别为12.25万元/人、6.07万元/平方公里,分别仅为原特区内地区的1/2、1/4,特别是原特区外在城市面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仍明显落后于原特区内。“西密东疏、西强东弱”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东部地区的罗湖、盐田、龙岗、坪山、大鹏土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一半,而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市约1/3。深汕特别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互联互通程度较低,整体发展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支撑相对不足。 与硅谷、波士顿等世界创新中心相比,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国家布局的行业性大院大所和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对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较少;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相对较少,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少,难以有效满足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需要。
三、机遇挑战
当前,深圳正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可持续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是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近年来,全球都在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凝聚。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明确了2030年前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浪潮。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不同领域科技创新加速融合,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科技创新正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也将为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深圳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不仅是粤港澳地区自身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将为深圳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深圳必须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城市,与国内外城市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但也要看到,当前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可持续发展进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动力相对不足与逆全球化等各种风险交织在一起,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将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变数。
二是大国战略博弈制约国际合作交流。 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造成国际混乱失序因素明显增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持续高企,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纷纷重新厘清自身定位、资源条件、内外战略,力求更好地因应变局、维护利益、确保安全,大国的战略取向和政策推进普遍呈现强调自主、推陈出新、强势进取的特点,大国合作明显下降、竞争明显上升。
三是科技“双刃剑”特性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凸显。 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世界和大自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新冠肺炎疫情等大规模传染性疾病、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使得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消解科技负面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紧迫。这些都给深圳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困难与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先锋城市,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主动寻找差距和不足,针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靠创新解决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坚持人民主体、多方参与。 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充分发挥深圳市场发达的优势,构建多方主体参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社会事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领域科技创新多元投入的力度,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建设,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推动城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 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增强服务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深圳智慧”。
三、战略定位
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区。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瞄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持续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创新驱动引领区。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组建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绿色发展样板区。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市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打造超大型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普惠发展示范区。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民生基础,补齐发展欠账,健全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让市民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更具安全感的社会环境,率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幸福标杆。
四、主要目标
积极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深圳路径”,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一)2020年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探索形成深圳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深圳经验”、贡献“深圳智慧”。到202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如下:
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改革开放和创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形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2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4件。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生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成长一批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形成一批全球价值链高端产业集群。
民生幸福城市质量更高。 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与社会事业全面融合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民生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7岁以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100%,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80万人。
现代化城市更加安全便捷。 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城市资源保障供应得到强化,城市安全运行得到有力保障,建成区发展能级不断提高,市容环境质量、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率先迈入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经济时代,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公益性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环境治理取得实质成效,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和全面提升,万元GDP水耗控制在7.5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建立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体系,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
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培育一批新的本土跨国企业,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方式、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流活动更趋频繁,成为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和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二)2025年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成为可持续发展国际先进城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创新联合体引领作用,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安全高效的城市运行体系不断优化,市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引领示范的创新高地。 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5%-6%,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8件,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成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均衡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安全高效的智慧城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一批优质医院和学校,社区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市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成为全球数字先锋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万元,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3岁以上。
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优质的山海资源得到有效保护,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控制在135微克/立方米以下,万元GDP水耗控制在6立方米以下。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高水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公园布局体系更趋完善,城市公园与公共开敞空间便捷可达,城市绿道和生态连廊互联互通,市民绿色福利大幅提升。
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 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作为移民城市的多元、活力社会特质不断延续,始终保持移民带来的吸引力与城市活力,各类人群的社会融合全面加深。依托香港、澳门在科教、金融、物流、贸易、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的优势,深港澳之间在产业创新、科研教育、社会交往等方面广泛深入合作。国际化旅游、休闲、健康等品质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国际文化交流的层次与频度大幅提高。
(三)2030年发展目标。
到2030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级跃居世界城市前列。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资源配置功能显著增强,国际交流更加广泛。建成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形成一系列可以向全球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卓越贡献。
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经贸实力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化商业、医疗、教育等基础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国际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在国际事务中的组织和参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链接全球的交通枢纽,港口航运发展转型,邮轮母港建设加快,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蓬勃包容的国际创新城市。 全面建成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供给能力显著提高,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能力明显提升,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点,以及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枢纽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战略力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6%-6.5%。
宜居协调的绿色家园城市。 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常态,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PM2.5年均浓度达到15微克/立方米以下,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创新低碳城市。
繁荣公正的活力共享城市。 建成全域通达的城市轨道网络、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及高效转换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运转效率和交通公平性全面提升;优质教育、健康等服务领域的供给得到根本改变,公共服务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436万平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73岁以上;城市包容度显著提高,包容多样经济和多样文化的社会格局共存、共生、共享、共荣,形成强大的全社会凝聚力。
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建成国际湿地城市,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绿色生产方式更加完善、绿色低碳循环水平显著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市民群众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到本世纪中叶,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城市发展更加成熟更具魅力,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实现新的全面跃升,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例证”,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最佳窗口”,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最佳示范”。
(规划总体框架图详见附件)
表1 深圳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注:
①2020年指标值为2018年制定本规划时的目标值;
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下降指标以2015年的数据为基准年;
③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数值未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而2020、2025、2030年数值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建设更具国际影响的创新活力之城
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活力之城。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势。 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优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深化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创新引领力,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硬实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提升创新驱动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提升创新支撑力,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提升创新源动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协同,增添发展新动能。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推进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把握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努力在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争取更多从0到1重大原创成果突破,初步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及应用研究装置、鹏城云脑Ⅲ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省实验室,组建一批基础研究机构和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提升技术开发能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核心芯片、工业母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数字生命、精准医疗、模块化建筑、光储直柔、BIM、建筑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创新产业跨越式发展。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质量。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引领力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进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优势传统产业基地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支持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进入世界500强,支持平台企业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检测实验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及技术转移平台,打造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深港澳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机制。
打造优秀人才聚集高地。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营造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制度,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实施“2025百杰计划”,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团队。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完善留学人员来深创业资助政策,支持出国留学人员来深创业。优化人才安居环境,实施创新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人才提供安居、医疗健康、子女服务等服务保障。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加大对国际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育力度,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竞争力。
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构筑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大力培育上市资源,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完善证券交易市场监管,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广集合型发债模式,支持创新型企业发行债券,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推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建设,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基金体系。出台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设立中小试转化投资基金,试行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引导基金跟投、财政风险补偿等政策。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证券、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等金融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新型监管机制以及自主创新担保和再担保体系。
持续弘扬双创文化。 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作用,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运营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先进技术“引进来”、创新成果“走出去”的双向对流通道。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创新成为深圳的城市基因和最鲜明特质。
二、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之城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典范行动建设,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提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广节能和新能源车辆,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为牵引,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探索实施零碳、近零碳示范工程。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推动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快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加快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实施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全量开挖环境修复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环境修复示范项目。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发展壮大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优化配额分配方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探索开展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策研究。推动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聚焦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低碳、零碳、负碳等研究方向,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立碳普惠机制,推动建立碳普惠服务平台,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管网建设、修复与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多管齐下实施面源治理、清淤疏浚、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等措施,切实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营造水清岸绿、优美宜人的滨水休闲游憩空间。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主线,推动O3稳定步入下降通道,推动大气环境质量继续领跑全国,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加强源头管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制度,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管。创新噪声监管模式,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筑牢宜居多样的城市生态系统。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夯实“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形成“一脊一带二十廊”的生态游憩骨架。统筹绿道、碧道、森林步道、滨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推动“蓝绿空间”形成有机整体,打造“会呼吸的城市”。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 完善规划建设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湿地保护条例,加快编制“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方案,推进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加强深港澳湿地保护协作。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统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红树林、裸滩、光滩、潮沟、浅水水域等空间要素科学保护修复,对湿地保护修复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协调城市空间湿地保护与发展,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的游憩和科普教育价值需求。强化红树林国际候鸟栖息地保护,加强候鸟分布、种群动态、生存环境特征、迁徙觅食规律、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等研究,提高候鸟保护水平。
加强城市景观设计和管理。 科学引导城市景观建设,通过智慧城市平台、城市设计手段,实施对城市自然景观、环境景观、交通景观、日间夜间景观和季节性景观的分层次管控,通过环卫管理提升、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家具整治与提升、城市夜景打造等行动,提高人文氛围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城市景观管理水平,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打造一流的湾区海洋环境。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入海河流水质提升为抓手,打好珠江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动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严格落实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制度,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育和修复。实施海岸带及近海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划定珊瑚保护区,探索海洋公园专项管理。营造独具魅力的滨海空间,完善海洋文化公共设施,拓展滨海休闲慢行系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多功能活动区域,展现深圳现代滨海城市魅力和形象。推进陆海统筹治理,整体谋划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创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建立更具操作性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逐步推动核算常态化、规范化。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推进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加快推进保护湿地和土壤环境相关立法工作。健全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执法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网络联动融合。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深圳技术规范。结合茅洲河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实施,探索流域内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研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高标准推进大梧桐生态融合发展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工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造大湾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高地和最具魅力的“鹏城绿心”。
三、建设更高科技含量的智慧便捷之城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探索推进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圳路径”。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全社会数据资源,提高城市服务效率,建设智慧社会,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打造全程全时服务的宜居、韧性、智慧便捷之城。
建设智慧高效的交通服务体系。 鼓励以“大公交”体系协同整合多层次公交资源,推动“轨道-公交-慢行”设施融合、信息融合、服务融合,稳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竞争力。完善公共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移动互联网、公交停靠站智能化设施等提供出行全过程实时信息服务,整合不同交通方式出行信息,提供一站式智慧化出行服务与体验,持续优化市民公交出行体验。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建设,实现城市交通实时智能化监管,提高交通系统服务效率和安全水平。
建设便捷多样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围绕服务对象需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体休闲等民生及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加强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建设精准智能的数字政府。 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i深圳”系列服务内容,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以“深治慧”“深平安”平台为龙头牵引,聚焦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大职能,针对城市运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模式优化和管理创新,重塑数字化条件下的业务协同工作闭环,加快实现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强数字政府统一平台支撑能力建设,为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数据支撑和业务支撑,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
建设更加聪明的新型智慧城市。 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打造泛在连接的统一门户、集约高效的智能中枢、标准统一的数字底座。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基建。 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泛在高速网络连通。统筹布局以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为主体、智能超算为特色的全市算力一张网,强化算法等科技能力支撑,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实施智慧感知设施建设工程,在重点行业和领域规模化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构建泛在互联智能感知网络,打造覆盖全城的物联感知数字化标识体系。建设一体化物联感知平台,实现跨领域、跨层级的全域感知。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集设计、生产、采购、物流、施工、家居、运维等于一体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四、建设更高质量标准的普惠发展之城
以普惠共享为导向,注重机会公平,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立民生优先的财政投入机制,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积极推进民政事务由政府包揽向多元治理转变,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到民政公共服务供给和基层社区治理中来,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增强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进一步增强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健全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鼓励终身学习,发展终身教育。实施健康深圳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全民健康制度体系,着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大优质健康服务供给、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建立与超大型城市人口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居住证为载体完善政策体系,动态优化项目及标准,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来深建设者市民化步伐。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向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普遍提供安全、包容、无障碍、绿色的公共空间。
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谋划一批新的战略通道,加大对原特区外区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大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对照国际一流城市,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从交通建设、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发展等领域,加大资源配置均衡化,解决好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同、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助推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以“块数据”智能底板为基础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创新居民小区自主管理模式,在无物业、有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探索社区“两委”指导业主委员会实行自治管理路径;在无物业、无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探索按照“非必要不代行”和“有限代行”等原则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的自治管理路径。加大城中村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改善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将城中村逐步建成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开放共享的新型社区。积极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管理等重点领域,努力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和行动人机协同,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范式。持续开展关爱行动等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打造“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升级版。
五、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
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布局,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搭建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赢得发展和竞争的主动。
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全面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深化与港澳在科技、金融、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深港跨境协同创新独特优势,高标准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聚焦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打造深港跨境深度合作示范区、粤港澳协同创新引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和政策制度改革创新试验区。强化与澳门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澳门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合作,努力把粤港澳合作重点拓展到共同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编制实施前海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积极参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主动发挥经济特区开放合作新优势,实施拓展新兴市场、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行动计划,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积极促进交通互联互通,拓展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港口、机场航线网络,努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强化经贸合作,以东盟、南亚、非洲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为重点,以共建产业园区为支撑,引导更多本土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贡献力量。
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平台。 引导企业创新境外投资方式,推动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全方位“走出去”。依托高交会、文博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重要平台,全面深化国际科技、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语言环境、优质生活圈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打造集聚国际要素资源的战略高地。加强与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及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国际性活动。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创建可持续发展国际样板城市。
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 制定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都市区、河源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做好东西部协作、援疆援藏和省内帮扶工作,加强产业协作和劳务协作,支持喀什(深圳)产业园,深圳与汕头、河源、汕尾共建产业园等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成熟、推广条件较好的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分享“深圳经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作用,完善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强化各部门统筹协调,推动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支持可持续发展智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团队,与国际组织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大智力支撑。
二、加强支撑政策
探索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政策,围绕影响规划重点任务推进的技术难题,设立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在社会发展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健全评估机制
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发布制度,将规划落实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保障规划落实公开透明、全程监督。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公众评价。
四、引导多方参与
促进多利益攸关方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提升公众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学术期刊加强宣传和报道,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附件: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总体框架图
附件
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总体框架图
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深圳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探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圳路径”,积极寻求以科技支撑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稳居内地城市前列。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深圳仍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先锋城市,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要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双改”示范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协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力提升行动、人才强市战略支撑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行动、“健康中国”先锋示范行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行动,着力突破制约超大型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瓶颈问题,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为深圳奋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深圳智慧”。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圳可持续发展路径,积极担当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绿色低碳、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切实提升科技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水平,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问题导向。 聚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深入推进重点行动和工程,提出先进适用技术路线,加快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切实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多元参与。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的体制机制,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深化改革。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对外经济联系,坚持高水平开放合作,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活力之城、绿色低碳之城、智慧便捷之城、普惠发展之城、现代文明之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能级明显增强,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市文明水平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具国际影响的创新活力之城。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协同建设。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深圳创新发展再上新水平。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达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四基”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8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深圳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达3.18万亿元。
更加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之城。 以先行示范标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统筹生产和生活方式布局,高水平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率先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家园,率先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典范。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18微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控制在135微克/立方米以下,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5%或以上。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立方米以内,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5%或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更高科技含量的智慧便捷之城。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枢纽、韧性、智慧城市。主动、精准、智能的整体数字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深度融合。建成高水平的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初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管理等重点领域,初步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和行动人机协同。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赋能城市数字化加速转型,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实现协同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成为全球数字先锋城市。重要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水务工程项目BIM模型导入率达100%。2023年开始,全市所有新建(立项、核准备案)工程项目(投资额1000万以上,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实施BIM技术应用。
更高质量标准的普惠发展之城。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坚实迈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万元。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分别达到3.0和5.0人,每千人病床数达4.5张,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3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5/10万和2.5‰以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8.5%以下,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50%以上。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7.3万个,新增公办普高学位11万个,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以上。
更加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 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市民文明素养进一步提升,诚信深圳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周期管理意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各方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法治环境跻身全球一流。进一步深化拓展关爱活动,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城市文明水平,推动新时代“慈善之城”“关爱之城”建设再上台阶,打造“志愿者之城”升级版取得显著成效。每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600人。
二、重点行动与工程
(一)科技创新引领力提升行动。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圳实践”,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深圳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持高校优化建设新工科等前沿交叉学科。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深化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创新引领力,打造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升创新硬实力,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发源地;提升创新驱动力,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地;提升创新支撑力,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提升创新源动力,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协同,增添发展新动能。切实担当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
1.基础研究夯基工程。 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推进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面向国家和深圳重大需求,把握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在关系长远的基础前沿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努力在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争取更多从0到1重大原创成果突破。采取“设施+机构”模式,加大源头创新机构引进力度,培育壮大源头创新力量。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向基础研究机制,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筹集基础研究经费。
2.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技术攻关项目的组织、形成机制和管理方式。深入实施合成生物部市联动专项,积极争取与科技部联合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采取“板块委托”“场景总装”方式,组织开展政产学研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探索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细胞与基因、生物育种、粮食、脑科学、5G、机器人、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建筑、光储直柔、BIM、建筑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3.成果产业化加速工程。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完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与运营机制,布局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试转化基地、“生物类CXO服务平台”,提供中小试、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布局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强化技术经理人培养。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依托科技馆、工业展览馆、青少年文化宫、城市公园等,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场景和体验中心。
4.科技金融融合工程。 加强和完善现代化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建立市科技研发资金与政府引导基金以及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联动机制。鼓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对科技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引导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制定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培育具有较强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的评估机构。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全链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鼓励设立中小试转化投资基金,试行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引导基金跟投、财政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鼓励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证券、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等金融服务。支持设立创新型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租赁、科技保险等业务。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南方创投网、创业投资广场、科技金融联盟等,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公示、项目对接、企业评估等服务功能,搭建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平台。
5.创新竞争力跃升工程。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全力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高标准建设鹏城实验室,加快建设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高校优化建设新工科等前沿交叉学科,争取深圳大学等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持续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等院校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深圳科创学院和零一学院建设。深化与港澳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推进深港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继续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推动设立可持续发展双碳专项。
〔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二)人才强市战略支撑行动。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方面展现“深圳担当”。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勇担“深圳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数字化和文化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推进人才培养、引进、流动、评价等工作,构建多元人才体系,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把深圳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和留学中心,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教育现代化标杆城市。
1.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支持现有高校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优势学科。统筹高校规模、学科设置、层次结构和空间布局,探索高校分层分类管理模式,促进高等教育高水平有特色发展,打造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一流高等教育高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施高校学科专业“强链补链计划”,扩大“靶向”培养人才规模。支持深圳大学创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积极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支持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建设“新工科”示范高校,深圳技术大学加快建成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拓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进一步加快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打造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合作新标杆。到2025年,力争3-5所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2.基础教育建设工程。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有效实施,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民办园为主体、优质特色民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强化义务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学位配置规划标准。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优化高中建设管理模式,超常规加快公办普高学校建设,高质量普及高中教育。丰富普通高中类型,打造一批理工、人文、社科、艺体等领域的特色高中。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科学兴趣培养,提高青少年儿童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特殊教育统筹规划,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适合各类特殊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医教结合,完善特殊儿童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保障机制。到2025年,新增幼儿园学位12.5万个,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7.3万个,新增公办普高学位11万个。
3.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工程。 探索推动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教育立法,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系统构建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湾区职业教育体系对等互通、协同联动,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强化校企“双元育人”。到2025年,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建设50个左右特色产业学院。
4.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开放包容先行的国际人才高地,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紧缺人才清单,“靶向”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壮大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健全一流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来深符合条件的“高精尖缺”人才提供安居、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优化创新创业人员工作环境,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构建蓬勃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流大学、机构、平台、装置,集聚培育国际性人才。到2025年,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数量100个。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住房建设局、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立足我市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壮大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优化配额分配方法,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以节能节水、智慧能源、雨洪资源化、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为支撑,持续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构建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效利用存量土地空间,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强化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分类完善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高标准建设厨余垃圾及其他分类垃圾综合利用设施。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推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1.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改革为引领,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变革性、前瞻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重大低碳技术和适应气候变化共性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引领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支撑。布局一批原始创新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力争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以及储热与热回收、碳捕集与利用、低碳零碳建筑、可降解材料普及与回收、生态碳汇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聚焦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低碳、零碳、负碳等研究方向,支持科研院校和企业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积极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联合体,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核心问题,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探索实施区域、社区、园区、企业等零碳、近零碳试点示范。以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行动为契机,支持国家高新区内的单位和企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充分发挥碳中和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绿色建筑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低碳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应用。推行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促进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化。推动深圳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循环、智慧化改造,促进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7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深圳智慧”。
2.能源综合高效利用工程。 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节能低碳化,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提高综合能效。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和标准体系,推动一批高能耗、低能效的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推动工商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新建交通照明设施、公共建筑太阳能光电利用,加大力度推进交通照明设施、公共建筑改造,增设太阳能光电利用设施。到2025年,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和万元GDP能耗控制在国家和省确定的目标范围。
3.节水典范城市建设工程。 健全节水政策法规和指标标准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完善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节水评价制度,建立城市节水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加强城市居民、工业、公共机构、高耗水服务业等各领域节水管理,提高行业用水效率,实施行业深度节水行动。强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建设和使用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推进再生水、雨水在工业园区、城市绿化、清洗杂用和生态环境补水的利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保护及高效利用方面的应用,提升水资源监管智慧化水平。到2025年,全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23.93亿立方米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立方米以内,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7%以内,推动1亿立方米以上的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4.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强化建设用地规模管控,高效利用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加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和棚户区改造,稳妥推进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已批未建地和临时用地处置。完善土地立体开发,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促进空间合理开发利用,注重保障群众生态环境权益,合理划分居住和工业空间布局,避免因“邻避问题”或“达标扰民”环境信访问题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到2025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施规模不少于95平方公里,力争实现直接供应用地10平方公里、空间储备用地40平方公里,完成综合整治用地不少于45平方公里。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行动。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积极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水、大气、土壤、海洋海域等污染防治。以水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统筹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推动治水从巩固治污成果转向全面提质。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推动大气污染精准科学防控,提升大气污染科学治理能力。以环境健康管控为重点,加强噪声源头预防和监管,营造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协同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加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力度,提升海洋生态风险防控能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水环境系统治理工程。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河流水质稳定改善,全面构建“源头减污-过程控污-末端治污”的系统化治水体系,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高质量推进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建立排水管网排查检测长效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建立环境容量倒逼机制,开展常态化补水、源头查漏补缺及流域综合调度工作,实现旱雨季水质稳定达标。实施跨界水体污染治理联防共治措施,完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全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推动工程治水向生态活水转变,系统打造水生态廊道,依托碧道项目建设水生态主廊道。实施河流水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恢复河流自净能力和生态修复功能。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连片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削减面源污染。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5.2%,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比达到60%以上。
2.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工程。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推动臭氧稳定步入下降通道。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电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实施VOCs精细化管理,深化重点行业VOCs排放基数调查,大力推进VOCs源头控制和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控,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全面推进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升级,建立基本覆盖全市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推广实施“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提高远洋船舶岸电使用率,新增港作船舶使用清洁燃料或加装船舶尾气处理设施。加强工地扬尘污染源智慧监管。在低排放区内禁止使用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逐步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国Ⅳ排放标准。强化餐饮源污染排放监管。到2025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值满足广东省要求,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18微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控制在135微克/立方米以下,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7.5%或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60%。
3.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工程。 修编《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完善噪声敏感用地与高噪声排放源用地的空间布局要求,预留合适间距,从源头预防噪声污染,强化规划方案噪声防控要求落实情况的审查。优化全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噪声地图深度开发及应用研究,完善噪声投诉分类处理机制,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噪声控制机制;探索研究噪声敏感建筑物涉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新制度;强化住宅楼内麻将馆、培训机构、健身房等场所管理;优化监管执法责任,建立噪声分类管理名录。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监管,创新噪声执法监管手段,推广远程喊停、无人机执法等监管方式。建立施工工地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推广轨道交通封闭式施工技术,铁路两侧沿线实施封闭化改造,开展低噪声路面改造工程。完善工业和社会生活噪声管理,规范客货流集中区域噪声管理和固定设备噪声管理,研究制定固定设备噪声防治技术指南,开展宁静城市研究。
4.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工 程。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制度,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质量监管。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完善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制度,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有偿回收处置网络体系,加强农用地白色污染治理。到2025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7%,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5.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以海洋环境容量为约束,实施“西削东控”的主要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入海污染物“目标指标-控制措施-监测评估”闭环管理机制。开展海洋环境污染基线调查,开展入海排口排查溯源,完善入海排口管理规范,实施入海排口全口径管理。加强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和生活垃圾转移处置设施等规划与建设。开展渔港环境整治和渔船污染治理,逐步清理清退近海违法养殖。大力推进海洋垃圾治理。合理规划利用岸线资源,保障大陆自然岸线长度不减少,推进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试点,明确海洋生态空间、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管控要求。按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总体要求,推动“美丽海湾”建设。建立完善涉海风险源管理体系,建造溢油应急设备库及溢油回收船。研究设置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区域。加强海上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能力建设,主动应对各类海洋灾害风险。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52.8%,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水质比例达到10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
6.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工程。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确定城市承载力上限和适宜空间,促进全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更加稳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构建蓝绿共生、城海交融、水城融合的生态格局。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全量开挖环境修复治理等一批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环境修复示范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工程,建立区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体系,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实施“山海连城”计划,整合深圳蓝绿空间、城市形态、文化资源,推进“一脊一带二十廊”建设。全面建设山海连城、全民共享的公园城市,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公园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千园之城”建设,建成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园化的社区、街区,推进全境步道网络建设。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实现85%居住用地步行500米可达公园。
7.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工程。 实施红树林湿地整体保护,严格红树林湿地用途管制。统筹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加快编制实施“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方案,完善规划建设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研究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湿地保护条例,编制印发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建设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强化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规划指导。开展红树林保护专项行动,加强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加强深港澳湿地保护协作,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统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红树林、裸滩、光滩、潮沟、浅水水域等空间要素科学保护修复,对湿地保护修复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协调城市空间湿地保护与发展,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和科普教育价值需求。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为全球红树林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建立红树林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红树林湿地保护能力,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扩大重要湿地规模。强化红树林国际候鸟栖息地保护,加强候鸟分布、种群动态、生存环境特征、迁徙觅食规律、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等研究,提高候鸟保护水平。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海事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五)“健康中国”先锋示范行动。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以“市级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推动社康服务扩容提质,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加快创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成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让市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推进全民健康提升工程。 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理念,建立健全全民健康制度体系,落实《健康深圳行动计划(2021-2030年)》,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建设。加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动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健康管理,提升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完善爱国卫生工作常态化机制,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从城乡卫生环境整洁向社会全面健康管理转变。建立健全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支持发展“托幼一体化”为主体的多元化普惠托育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推广居家养老服务。落实《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建立场地设施全面覆盖、赛事活动品质供给、社会组织活力参与、科学健身高效服务、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程。 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联防联控、重大疫情救治、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公共卫生科技支撑、公共卫生信息支撑等核心能力。推进“平急结合”型传染病后备医院建设。完善中西医联合救治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健康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综合管理等平台建设。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政务数据中心数据对接,提升健康治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实施妇女健康“两降一消”行动,深入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常住人口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等惠民举措,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减少严重出生缺陷发生,逐步提高“两癌”筛查覆盖率,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制定和实施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指南,加强青少年健康管理,防治学生常见病和校园聚集性疫情。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心理素养。
3.推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坚持“增量优质、存量优化”的原则,继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医疗资源向宝安、龙华、盐田等薄弱地区倾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市大鹏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等新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市属医院集团化运作,支持高水平医院在资源薄弱区域建设分院区。推动基层医疗集团高质量发展,构建医院与社康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医疗与预防融合发展的学科发展体系、全科与专科协同服务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网格化、清单化、智能化、契约化。到2025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
4.推进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工程。 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品牌医院、高水平学科团队和名医合作,创办高水平医院,共建重点学科,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医疗服务水平高、人才梯队后劲足、科技创新能力强、医院管理成效优、技术辐射影响大的现代化高水平医院。加快推进肿瘤、心血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深圳。在传染病、儿科、精神科、消化病、呼吸、神经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完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布局,加快推进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建设。到2025年,进入全国百强医院3家以上,新增国家(或达到国家水平)临床重点专科5个以上,每千人病床数达4.5张。
5.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工程。 强化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改革,推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服务和监督评价闭环管理。坚持“顶天立地促健康”发展思路,推动市级医疗中心与基层医疗集团上下联动发展。以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和专科医疗联盟建设为抓手,促进市级医疗中心提高疑难复杂病症诊疗水平,推动基层医疗集团提升居民健康管理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能力,构建“预防保健、临床诊疗、健康管理”一体化融合的重大疾病防治闭环体系。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推动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六)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行动。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创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打造国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力争成为全球数字先锋城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城市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数字政府建设工 程。 建设主动、精准、智能的整体式数字政府,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一步优化“i深圳”系列服务内容,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以“深治慧”“深平安”平台为龙头牵引,聚焦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五大职能,针对城市运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模式优化和管理创新,重塑数字化条件下的业务协同工作闭环,加快实现政府治理“一网统管”。加强数字政府统一平台支撑能力建设,为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数据支撑和业务支撑,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到2025年,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
2.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 建设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打造泛在连接的统一门户、集约高效的智能中枢、标准统一的数字底座。构建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以社会民生领域智慧平台建设为重点,建设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智慧化民生服务体系,打造“云上城市”。探索建立以社会基础信息大数据库为基础的智慧社会治理机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电网、地下管网等智能化改造,推广多功能智能杆、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环保、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气象等应用。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30个。
3.社会安全防控智能化工程。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主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以“深平安”平台为统领深化“平安深圳”建设,推进治安巡逻综合防控勤务体系建设,提升常规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互联网+群防群治”平台,整合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充分利用社会治理大数据,加速公安工作与现代科技的技术、业务、数据的融合。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发生的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准确性。加快完善社会矛盾预警排查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平台,优化整合各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素和资源,实现各类业务的智能化处理,并运用先进技术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4.城市事故灾害综合防控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风险源头治理,健全覆盖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综合风险管控体系。持续开展自建房等房屋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健全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整治行动。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强化内涝治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行动,推进9项重点工程建设及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强化汛旱风、地震、地质、海洋、森林火灾等重点灾害综合治理。实施智慧化风险管控,打造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多维融合的智能化、精准化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快速化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精准加强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健全应急物资保障机制,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到2025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不高于0.00791,下降50%。
5.食品药品安全提升工程。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完善食品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成“制度+科技+责任”的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提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药品从实验到临床的全过程监管协同能力,提升食品药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水平。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场所、重点领域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非法添加、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建设药械安全性监测评价体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工作。到2025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健全新型监管机制。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健全养老服务配套政策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老少弱困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到2025年,每个区(新区)至少建设一家具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区级兜底保障基本型养老机构。加大认知障碍床位、护理型床位建设,新建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的80%以上,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5%,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率达100%。
7.基层法治建设工程。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落实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等非诉解纷方式的司法效力保障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发展,加强律师调解工作。推进诉调对接中心与诉讼服务中心融合,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在线咨询、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公证、在线仲裁、在线司法确认等方式,通过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平台实现各类纠纷线上化解和信息共享,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作用,完善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推动示范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引导多方参与。
促进多利益攸关方参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提升公众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意识。充分利用各类报刊、媒体加强宣传和报道,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创新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交流合作。
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论坛,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广泛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挑战。支持创办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加强与联合国驻华系统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
(四)加强监督保障。
落实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对方案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通报方案落实情况。实施评估机制,采取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方式,对可持续发展水平开展及时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