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Behavior of The Fabricated Buildings
根据国家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的相关内容,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于现浇结构的抗震性能。而实际上,由于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生产,其实际的混凝土性能指标是优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的,因此,在所有的装配式节点按规范正确施工的前提下,装配式建筑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超过现浇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
今天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采用比现浇结构更加严格的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工程力学指标。常用的方式例如在预制节点套筒连接中采用 无收缩膨胀灌浆砂浆 ,其强度比相连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这样来保证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整体性能不低于现浇节点。
在装配式结构设计阶段,通过 调整地震内力放大系数、适当减小周期折减系数 等方式,来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
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也可以采用减、隔震技术来提高抗震性能。
建筑隔震技术:
指在房屋基础、底部或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 由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 ,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建筑减震技术(结构消能减震技术):
指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 耗能装置,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 ,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隔震减震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的几个方面:
1. 弹性支座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通常会采用弹性支座来减小地震时的冲击力和震动,通过在建筑物的底部、顶部或中部设置弹性支座,可以抵抗地震时产生的垂直和水平载荷,并减少建筑物的应力损伤;
2. 阻尼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还可以利用阻尼器来减小地震时的振动,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阻尼器,可以利用摩擦力或液体摆阻尼器等方式来消耗地震时产生的动能,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综上,装配式建筑常用的减、隔震技术及工艺方法有:
软垫式隔震、滑移式隔震、滑动支座、吊式隔震、抗震支架等。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发生6.0级地震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组于2019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对宜宾地区在建和已建成装配式建筑的震后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组对在建和已建成的6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2栋低装配率高层建筑,4栋高装配率多层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该6栋装配式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所在地区在本次地震中的地震烈度接近6度,地面峰值加速度约为59cm/s2,在经历该次地震及多次余震后, 所调查的装配式建筑保持了主体结构完好,PC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未发现破坏现象 。
对于自振周期小于0.4s的项目一和项目二,在“51YBT”监测站测得的地震波作用下,其 地震影响系数大于0.08(7度小震αmax),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均大于小震设计计算值,达到了抗规1.0.1条“小震不坏”的设防目标。
(注:以上内容引自四川土木建筑学会的相关文章)
由此次调查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