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据住建设部2022年第147号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起,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以下简称《防水通规》)正式开始实施。
根据住建设部2022年第147号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起,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以下简称《防水通规》)正式开始实施。 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防水通规》这类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取代现行工程标准中分散的强制性条文,这是在逐步构建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的技术性规定与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构成“技术法规”体系。
这些动作其实都是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一部分, 最终是为达到“政府制定强制性标准、社会团体制定自愿采用性标准”的长远目标。
《防水通规》的颁布与实施,这对于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防水工程的重大指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笔者就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试着对该《防水通规》中一些重要变化内容,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也欢迎各位读者留言区交流。
研读《防水通规》你会发现,规范在如下三方面内容变化较大:
标准提高的内容很多,仅以屋面防水工程为例,相同的防水等级,《防水通规》普遍比原有规范增加了一道防水层设置。
△新旧工程标准规范屋面防水层设置对比
当然,对于这个变化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了一道防水就一定会带来防水能力的提高。 毕竟每增加一道工艺,就增加了一层施工难度。如果施工过程操作不规范,还可能适得其反。
再比如建筑外墙防水。根据《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只有特定情况下,建筑外墙才需要进行防水设置,而且这个要求还是非强制性的。但在《防水通规》中, 首次提出了 建筑外墙要按照不同防水使用环境类别设置防水层, 属于强制性要求。
建筑防水部位设计工作年限在原有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均予以延长,其中地下工程设计年限要求“不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可以理解为与建筑结构同寿命周期。
△截自《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设计工作年限的提升,有利于淘汰低端劣质的防水部品件产品。
比如有利于改变占据防水市场份额近六成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鱼龙混杂的局面,让市场环境得到净化。
要做到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这无疑是对结构自防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前文所提防水构造层数增加外,新规范在选用的防水材料时,无论是片材还是涂膜类产品 ,都普遍增加了防水层的厚度,尤其是高分子卷材和涂抹类防水这两大类产品。
虽说综合考虑施工工艺实现难度,增加防水材料厚度与防水效果并不是完全成正比,但这一举措还是更有利于防水工程的质量保证。
《防水通规》中关于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年限,要求“不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这与原有相关规范比较是有了明显变化的。 防水卷材或者涂料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周期,易老化,所以都很难做到“与工程结构设计年限同步”。
《防水通规》中这一变化本质上是一种防水理念的转变,是由“重视柔性防水忽略刚性防水”转向“以刚性为主,柔性为辅”。这其中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回归结构自防水,重回刚性防水的路径。
结构自防水,当前的路径有三个:
抗渗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愈合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多年来一直在使用,但效果差强人意,而且短时间内似尚无出现质的变化的可能。
自密实混凝土,目前在民用工程领域应用并不多。所以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工程实践很少,推广缺少实际依据,缺乏充足的长期性能数据。而且自密实混凝土不菲的价格,也让推广这种新材料受到不小的阻碍。
自愈合混凝土,是混凝土中加入了粉状或液态的自愈合刚性防水材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当混凝土结构出现细微裂缝、孔隙时,内部的自愈合刚性防水材料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水为载体,与水泥中未完全水化的游离氧化钙进行反应生成结晶体,填充愈合孔隙,形成密实不透水的躯体结构,从而具备自防水的效果。
许多专家都认为,《防水通规》这一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实施,会让自愈合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迎来快速发展期。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自修复、自愈合混凝土还存在一些难点尚待解决:
1、自修复混凝土胶粘剂的性能还需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还无法实现多次裂缝自修复;
2、自修复混凝土配制的原材料中有对人体产生伤害的物质,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此问题;
3、胶劲剂载体的加入,会使自修复混凝土自身强度降低【注1】。
综合评判下来,自愈合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似乎也没有到水到渠成之时。
当然,也有工程前辈已经在现有结构自防水体系框架下,去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比如上海建工房产洪建华高级工程师就曾撰文提出,采用抗渗混凝土,当地下室结构底板厚度满足抗渗系数K≥2时,就可采用单一的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自防水设计。
此处底板厚度抗渗系数K=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厚度/规范的最小厚度【注2】。
洪建华先生将这一构想在多个项目中予以实践(K取1.8),均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水效果。
《防水通规》首次将建筑外墙须设置防水层的做法作为强制性标准明确下来,说明针对建筑物外墙(尤其住宅类建筑)渗漏水这一质量痼疾,有关方面想从技术规范角度入手,予以彻底解决。
△截自: 沈春林教授全国第二十四届防水技术交流大会课件
只是对于建筑外墙来说,考虑外装饰层“柔性渐变”的基本原理,那柔性防水材料基本没多少应用空间。
但如果建筑外墙采用刚性的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它在硬化过程中,既有水泥的水化反应,又有聚合物乳液的脱水固化过程。
因此,聚合物防水砂浆完工后,初期应采用不洒水的自然养护。
大约在48h硬化后,再采用干湿交替养护的方法。
这是个工程难点,因为施工现场,往往做不到这样的养护标准,结果就会导致防水层效果打了折扣。
外墙设置防水层,难就难在如何进行合理的防水构造层次设计,尤其是建筑围护结构外保温构造趋于系统化、多层次化的情况下。
外保温系统施工,保温系统与墙体基层有着大量的固定点,这都可能会成为渗水通道,给外墙防水带来渗水隐患
。 例如外保温防护层开裂,大量雨水会进入到外保温系统内部。
由于保温系统的包裹作用,水分很难以液态的方式通过重力自动排出,往往会通过渗水通道进入室内。
而且处理这类外墙渗漏水问题时你会发现,室内看到的渗漏点,对应室外部位可能是在他处,这给维修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所以对于新规规定外墙设置防水层的做法,笔者认为还需要有相应配套的构造图集予以深化和细化,明确各层次序及工艺做法。
对这本《防水通规》既有期待,也有些遗憾。比如有关施工章节,还是显得粗略。只有定性描述,却没有定量标准。
△截自《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
实验表明,以1.0mm厚的涂膜防水层为例,如完全密粘于基层上,则其延伸率必须在600%以上【注3】,才能确保不随基层开裂而被拉破。
而延伸率这个指标,即便Ⅰ类聚氨酯防水涂料,国标标准也只有550%。所以防水涂料的基层不开裂是保证防水层不失效的重要前提。
基层界面处理不当,会带来如下严重后果:防水层使用寿命缩短;防水材料加速老化;满粘变空铺,防水层不能形成有效防水整体;防水层粘结失效导致蹿水;蹿水造成的渗漏点无法判定;维修成本是新做的 5~10 倍。
所以笔者建议, 对于基层处理要求,可以参照市政桥梁工程验收标准, 当采用防水卷材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为1.5~2.0㎜;当采用防水涂料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为0.5~1.0㎜。混凝土基层平整度≤1.67㎜/m。
防水工程质量,“三份材料,七分工艺”。怎么能在施工环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的有效衔接,实现全过程受控,是值得再进一步深化的事项。
如果仅从成本角度而言,建筑防水占建筑总成本比例都不足以成为建筑成本控制的重点。
看有关报道,如果考虑不同建筑的体型系数,我国建筑防水费用占总建安费用的比值大致为:一般民用建筑约为1.2%~2%;公用建筑约为0.6%~1%;高层住宅建筑2%~3%左右【注4】。
如果按《防水通规》新标准来进行成本测算,这个费用会比以往有较大的增幅。有专业人士给出的增幅范围如下表:
△数据来源见注5
调整后的防水成本每平方米造价占建安费的3.4%—10.2%,平均占比为6.8%,横向对比国外发达国家防水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均在7%以上【同注5】。 也就是说从成本造价角度看,我们防水工程的投入成本正在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当然,国外先进国家在防水工程方面投入大,并非在防水材料这一单一环节加大投入,而是整个防水工程建设体系。
比如德国,他们的屋面和防水技术培训学校实行“双行教育” 体制,施工企业和培训学校对学徒工进行培训,获取屋面大师职业资格。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专业技术类高校,选择建筑业或市政工程专业学习【注6】。我们国家近些年推行的“中职教育”与之类似。
注重施工作业人员规范化培训,不得不说德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的强国,在打造防水体系建设中仍然抓住了关键所在。
小结一下,《防水通规》的推出, 无疑是国内建筑防水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新规的落地、推行,我国整个防水行业发展也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把打造“滴水不漏 万无一湿”的建筑作为我们的目标去实现。
1. 谌红萍·自修复、自愈合混凝土【J】建材发展导向·2017·06·P234
2. 洪建华·大型居住社区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混凝土自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J】 混凝土世界·2014-03·P78-82
3. 屠建伟·屋面裂缝与涂膜防水层失效的相关分析及实验检验【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
4. 东方财富网: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00220083029498801110
5.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3929572
6. 羡永彪·中国建筑防水代表团访欧纪实[J]中国建筑防水·2014(4):P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