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词:特征(Character )
峥嵘岁月爱吐槽
2023年04月28日 08:56:14
只看楼主

当我们说一个建筑有“特色”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或者肯定一个建筑本身有可以清晰辨别的“特征”,就总免不了去讨论形成“特征”背后的“含义”问题。这是我们用这个词评价建筑时首先要想到的。 一个建筑如果存在某种“特征”,那么很大程度上同时就具有某种“含义”,我们今天在解读一个建筑的特征时往往心照不宣,因为自现代建筑以来,建筑的含义只存在于其感知里,并且建筑无法再现其自身存在之外的任何东西——这是现代主义与历史及其中关于传统的象征彻底断裂的结果。

当我们说一个建筑有“特色”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或者肯定一个建筑本身有可以清晰辨别的“特征”,就总免不了去讨论形成“特征”背后的“含义”问题。这是我们用这个词评价建筑时首先要想到的。

一个建筑如果存在某种“特征”,那么很大程度上同时就具有某种“含义”,我们今天在解读一个建筑的特征时往往心照不宣,因为自现代建筑以来,建筑的含义只存在于其感知里,并且建筑无法再现其自身存在之外的任何东西——这是现代主义与历史及其中关于传统的象征彻底断裂的结果。

也可以说,今天的人们对建筑特征愈发感兴趣并充满个人意见的原因,与传统符号学的意义理论衰微,而以现象学为基础的意义分析占据主动有关。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写作将“空间”和“特征”视为建筑的两个根本,正在于他把意义理解为人类主体对某一特定场所的占用,因此区别于空间(普遍性的,均质性的)的场所都具有特征,特征是建筑存在的基本方式。

而在后现代建筑短暂的历史过程中,建筑中的符号化“特征”使建筑被视为是对历史的“再现”,是被再现之物的一个符码,制造了一个复制的现实。后现代建筑的“特征”促使人们认为建成建筑与象征意义之间是分离的。以此为基础,我们如果往回看“特征”在现代建筑历史中的沿革:

18世纪晚期讨论“特征”的重点是将建筑感知与自然体验的各种感受相类比;

19世纪的建筑“特征”需要显示建筑物使用目的的含义,这一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但在今天“表现特征”却有呈现为盖过“使用特征”的趋势;

到了20世纪早期,由于受到如布雷、勒杜结构理性主义的影响,“特征”开始被全面否定,因为一幢建筑所能具有的唯一意义在于其结构的完整性,“特征”体系实属冗余了。

我们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建筑“特征”一直在不断拉扯的就是,何为建筑的精神表达,而后,又何为其物质形式?

以一个现代的心智而言,“特征”是一个确切的科学与工程结果,而不是模糊不清的诗意表达。但今天又有几个所谓“现代”的建筑师能真正在自己的作品中摈除它呢?



*建筑之词栏目将成为一个定期更新的建筑理论与评论专栏??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提词??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3年04月28日 13:48:23
2楼

一个建筑如果存在某种“特征”,那么很大程度上同时就具有某种“含义”,我们今天在解读一个建筑的特征时往往心照不宣,因为自现代建筑以来,建筑的含义只存在于其感知里,并且建筑无法再现其自身存在之外的任何东西——这是现代主义与历史及其中关于传统的象征彻底断裂的结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