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结构抗震的三种方法
pl_07854016
2023年03月02日 16:03:06
只看楼主

我国地处地震带,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做好建筑结构抗震就很重要。今天江苏森基抗震支架厂的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如何计算结构抗震,有哪些计算方法,希望对刚入行的朋友有所帮助。1.底部剪力法高规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2.反应谱方法高规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我国地处地震带,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做好建筑结构抗震就很重要。今天江苏森基抗震支架厂的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如何计算结构抗震,有哪些计算方法,希望对刚入行的朋友有所帮助。

1.底部剪力法

高规规定: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反应谱方法

高规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时程分析

江苏森基抗震支架厂介绍,理论上时程分析是最准确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其分析的复杂性,且地震波的随机性,因此一般只是把它作为反应谱的验证方法而不是直接的设计方法使用。高规规定:

3 7~9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下列情况应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1)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2)表3.3.4所列的乙、丙类高层建筑结构;

3)不满足本规程第4.4.2~4.4.5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

4)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5)质量沿竖向分布特别不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

3.3.5 按本规程第3.3.4条规定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实际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且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2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3~4倍,也不宜少于12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0.01s或0.02s;

4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江苏森基抗震支架厂的小编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选波的时候不仅与场地的情况有关,也与结构的动力特性有关,这样才能选出适合的地震波。

2,双向地震分析的时候主次向应该采用不同的地震波。

3,可适当调整地震波的峰值以满足规范的要求,但是不能调整太大,那样可能导致地震波与抗震设防水平和场地不适合。

4,所谓“在统计意义上相符”指的是,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各个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