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福工土木 ,作者陈国周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 ,桥梁全长 834 米,宽 7 米,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北起蔡襄路、昭阳路、江城路交汇口,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堤岸路交汇口,是中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该桥既然是在福建泉州,又为何称“洛阳桥”? 唐朝初年大量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他们看到此地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便将这里称作洛阳,有一条江也被称作洛阳江,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洛阳桥就建在洛阳江口。
以下文章来源于福工土木 ,作者陈国周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
,桥梁全长
834
米,宽
7
米,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北起蔡襄路、昭阳路、江城路交汇口,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堤岸路交汇口,是中国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唐朝初年大量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他们看到此地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便将这里称作洛阳,有一条江也被称作洛阳江,北宋时期,洛阳江以“水阔五里,波涛滚滚”著称。洛阳桥就建在洛阳江口。
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
1053
年)至嘉佑四年(公元
1059
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现在桥南建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当年蔡襄修建洛阳桥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洛阳江的狂潮急水,传统的修建桥基的方式根本无法适用于这一江海交汇处的复杂水文条件。造桥的工匠与蔡襄商讨之后,决定采用全新的“筏形基础”,基础设计成船头形状,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这种“筏形基础法”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桥梁设计师所认识,洛阳桥的建造技术领先了近千年。
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筏形基础”,和高层建筑所用的“筏形基础”有所区别,高层建筑所用的筏形基础是“片筏基础”,可以简单看做是一片大平板,详细可见
筏形基础概述
(点击可查看)。
蔡襄还发现了即便是这种“筏形基础”的桥基,经历长时间海水的冲击也会被腐蚀、冲垮。于是蔡襄又发明了“种砺固基法”来加固桥基。所谓的“种砺固基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在桥基上养殖牡蛎,让牡蛎壳来加固保护桥基。因为牡蛎有两个壳,一个附在岩礁上或与其它牡蛎互相胶结,另一个保护自己,且这种生物在吸附到桥基上后还会分泌出一种胶汁渗透到石缝当中。蔡襄利用牡蛎的这种特性,给洛阳桥的桥基“穿上”了一件脱不掉的“保护衣”。可以说这种牡蛎固基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发明,也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基础工程中的先例。
现在研究微生物加固岩土地基,是岩土工程学科的前沿课题,尤其在海洋岛屿加固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公元
1138
年,受台风影响,洛阳桥垮塌,泉州郡守赵思诚组织修复洛阳桥。
1426
年至
1435
年,洛阳桥桥址下沉,大潮来后,被冲走,泉州知府冯桢组织修复,洛阳桥增高三尺。
1607
年,福建发生大地震,洛阳桥桥梁倒塌,基址低陷,泉州知府姜志礼组织修复洛阳桥。
1730
年秋,洛阳桥桥体崩塌,知县工之琦组织修复洛阳桥。
1932
年,中国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军路工程处在泉州设立分处,对洛阳桥进行改建,桥墩以混凝土增高
2
米,铺钢筋混凝土桥面,宽
6
米,共
47
孔,长
640.8
延米(包括北段
40
孔,
464.45
延米,南段
7
孔,
76
.
35
延米,中洲路堤
100
延米)。
1962
年,洛阳桥进行维修,第二年
4
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
1988
年
1
月
13
日,洛阳桥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
年春,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勘察古桥后,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并于
1996
年
10
月恢复向公众开放。直到上世纪末,在洛阳桥上游修建了一座新的公路桥之后,洛阳桥才完成了它的通车使命,成为了一座步行桥。
2021
年
7
月
25
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第
44
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
56
处世界遗产。此次泉州申遗的
22
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洛阳桥。
知识点:世界上最早使用筏形基础的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