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轴线是待建建筑物的定位基准,也是建筑构件进行细部定位的主要依据。为保证各细部构件的定位精度,主控轴线的精度控制尤为重要。在地下基础施工期间,常规的控制方法是在基坑两侧分别测设高精度的轴线控制线,在基坑一侧的轴线控制线上架设仪器,后视基坑另一侧相同轴号的控制线并制动角度置零,再将控制轴线投测到施测面。由仪器操作人员指示作业人员在施测面每隔一段距离画出轴线控制线,再连接所画位置并弹线。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轴线是待建建筑物的定位基准,也是建筑构件进行细部定位的主要依据。为保证各细部构件的定位精度,主控轴线的精度控制尤为重要。在地下基础施工期间,常规的控制方法是在基坑两侧分别测设高精度的轴线控制线,在基坑一侧的轴线控制线上架设仪器,后视基坑另一侧相同轴号的控制线并制动角度置零,再将控制轴线投测到施测面。由仪器操作人员指示作业人员在施测面每隔一段距离画出轴线控制线,再连接所画位置并弹线。
在不考虑远距离投测画点的误差时,当后视照准误差为±6″时,照准误差 S 随距离变化的公式为 S = D ×sin5″,由于是正负误差,即 S =2 D ×sin5″。当距离为100?m时, S =2× D ×sin5″=5.8?mm。当距离为500?m时,水平照准带来的误差约为29?mm,已接近DB11/T 446—2015《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对轴线投测的要求,若再加上投点画点等误差将难以保证施作成果的精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跨度过大,后视和投点距离较远,致使精度难以控制,故在大跨度轴线控制中这两项工作的精度保证十分关键。
表1为基础外轮廓轴线的允许误差。
表1??基础外廓轴线允许误差
1 工程概况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地上3层,高45?m,设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平板筏板基础。该项目南北AA-BT轴长456?m,东西1~16轴长142.75?m。
2 测量方案
2.1 二级控制网布设
轴线控制线的测设依据是二级平面控制网,依据一级平面控制网布设二级平面控制网,布设点位时采用1″全站仪参照四等精密导线技术的要求,点位要求通视良好且便于施工放样。考虑到二级平面控制网位于现场内部,故须定期进行复测校核。
表2为二级控制网的布设参数。
表2??二级控制网布设参数
由于本工程红线内可供使用的场区范围狭小,经考虑堆料区、工棚等施工必需的临时建筑布设情况,布设二级控制网时,在距基坑止水帷幕1~5?m范围内选择合适点位。为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累积,布设点位时采用强制对中方法,根据规范要求埋设强制对中点位,以确保施工测量精度满足要求;需增加对施工工期中二级控制网的复核频次;整体开挖工作结束后、垫层完成前,必须对整体二级控制网进行复核。控制网布设如图1所示。
图1??二级平面控制网
2.2 三级控制网布设
三级平面控制网主要用于±0以上内控点和±0以下细部放样(图2)。内控点设在±0结构上,随结构高度增加其位置会有所调整。鉴于三级控制网的边长较短,要求相邻两点的距离误差不大于1?mm,测角误差不大于10″。
图2??内控网布设示意
2.3 投测方案设计
由于本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极高,常规投测方案已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故将大跨度轴线分为5段,应用后方交会法完成控制轴线测设。
后方交会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2个及以上已知控制点观测水平夹角和距离,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具体流程如下。
(1)投测 轴。将仪器架设在基坑BQ点,后视基坑对面的BQ点,将 轴控制线投测在施工作业面。由于 轴较短,精度容易保证。
(2)确定12轴在 轴的大概位置。将仪器架设在基坑12点处,后视基坑对面的12点,先大致确定12轴在 轴上的位置M139;点。
(3)后方交会M139;点坐标。将仪器架设在M139;点,应用后方交会法交出M139;点坐标,后方交会的点不少于3个。
(4)M点位置修正。对比交会出的坐标与M1点设计坐标的差值,确定M139;点在轴方向的差值,只需在轴上下移动差值距离即可。若交会出的轴位置差值较大需进行修正。
(5)轴线投测。将仪器架设在基坑12点上,后视M1点,将轴线投测至作业面上后方交会M2,后视M1,完成M1-M2段;后方交会M3,后视M2,完成M2-M3段。据此方法完成M3-M4段和M4-12段的投测。
3 测量作业复核
完成南北向相邻2个流水段后,需对相邻轴线关系进行验证。待完成M1-M2-M3段后,将全站仪架设在M2点处,分别校核M1-M2-BL段和M1-M2-M3段角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结束语
由于后方交会精度受二级控制点精度较大,必须保证二级控制网相对准确。为提高精度,后方交会时应选择3个以上点位。测站须设立在由3点构成的三角形内部,避免架设在危险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