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样式演变
看得见风
2022年12月09日 15:33:07
来自于建筑构造
只看楼主

汉代的“斗四”式藻井是在方形中再套叠两层方形,方格中心绘花纹。这种基本结构,成为汉代以后各种藻井结构变化的基础。 (莫高窟第420窟) 发展到宋代《营造法式》将藻井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出现了“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 斗八藻井多用于室内天花的中央部位或者重点部位,做法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方形、中段八角形、上段圆顶八瓣称为八斗。 (戒坛殿斗八藻井)

汉代的“斗四”式藻井是在方形中再套叠两层方形,方格中心绘花纹。这种基本结构,成为汉代以后各种藻井结构变化的基础。


图片

(莫高窟第420窟)


发展到宋代《营造法式》将藻井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出现了“斗八藻井”和“小斗八”藻井。


斗八藻井多用于室内天花的中央部位或者重点部位,做法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方形、中段八角形、上段圆顶八瓣称为八斗。


图片

(戒坛殿斗八藻井)


小斗八藻井多用于室内不重要的地方分为两段,下段为八角井,上段为斗八。


明清时期的藻井样式,在宋代的斗八藻井基础上变得更加复杂细致,最明显的变化是藻井顶心的明镜范围扩大。


图片

(故宫太和殿龙井)


藻心圆井内多施以龙纹雕刻,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故到了清代称藻井为“龙井”。?

图片
图片


知识点:藻井样式演变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