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龙科技推进数智化变革,开启装配式建筑4.0新征程
cfe记录者1
2022年11月18日 10:43:26
只看楼主

近日,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施工进展顺利,高度达百米的保障住房已完成首件MiC模块单元吊装。该项目由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筑单元的智慧化设计生产。 据悉,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规划建造5栋28层、99.7米高的人才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预计将可提供2740套租赁住房。项目引入中建海龙科技最新研发的“海龙模方”混凝土结构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建造。

近日,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施工进展顺利,高度达百米的保障住房已完成首件MiC模块单元吊装。该项目由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筑单元的智慧化设计生产。

据悉,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规划建造5栋28层、99.7米高的人才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预计将可提供2740套租赁住房。项目引入中建海龙科技最新研发的“海龙模方”混凝土结构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建造。

作为高度预制化的建筑形式,MiC是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可应用于商品住宅、安置房、公寓、酒店、学校、医院、电梯等多种建筑场景。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三个一”:全国第一个混凝土MiC模块化高层建筑;全国建造速度最快的高层保障性住房项目;全国第一个BIM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MiC项目。

项目共使用6028个混凝土MiC模块单元,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与连梁+混凝土MiC快建技术,突破高层混凝土MiC建造难题,在抗震、隔音、防火、防潮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同时,项目实现了标准化立体模具批量生产,装修也可一次性在工厂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智慧化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作为全国首个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MiC项目,其在建造方式上融合了混凝土MiC集成建筑体系、屋顶机电房DfMA快建体系、装配式地下室快建成套技术体系,并深度应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智慧化物流及信息化运维等高新技术。项目计划工期不到一年,若按照常规建造方式,完成时间需两到三年。

此外,该项目还具备低碳属性。项目通过全过程应用绿色建造技术,相较传统建造模式,单位面积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将不高于150吨/万平方米,碳排放强度相对基准建筑将减排率25%以上。同时,项目成立建筑废物再利用专家课题小组,将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垃圾,经处理后得到再生骨料等环保材料,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排放。

与传统建筑相比,模块化建筑具备更优越的施工工艺、更高效的施工技术、更灵活的施工方式、更标准的施工过程,实现了从生产、建设、使用、维护和拆除整个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建海龙科技将持续创新应用在模块化建筑领域的整套先进技术,追求更多突破,全力推动和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