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要求
zsd_3322138751
2022年11月01日 09:58:35
只看楼主

根据7月29号正式实施的“DB34/T 4238-2022 水工混凝土老化防护处理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程”新标准可知,该标准对2022年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其详细情况具体如下: 01

根据7月29号正式实施的“DB34/T 4238-2022 水工混凝土老化防护处理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规程”新标准可知,该标准对2022年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说明,其详细情况具体如下:



01

防护砂浆检测技术要求

图片


图片


防护砂浆实体检测技术指标具体如下,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1. 原混凝土表面处理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

  3. 防护层施工厚度

    防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80%。

  4. 界面粘结强度/MPa

    ≥0.5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部破坏。

  5. 抗碳化性能

    防护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02

防护混凝土检测技术要求

图片


图片


防护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指标具体如下,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1. 原混凝土表面处理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

  3. 防护层施工厚度

    实测防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80%。

  4. 界面粘结强度/MPa

    ≥1.0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部破坏

  5. 抗碳化性能

    防护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03

防护涂料检测技术要求

图片


图片


防护涂料实体检测技术指标具体如下,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1. 外观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

  2. 防护层施工厚度

    实测防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80%。

  3. 界面粘结强度/MPa

    ≥1.5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部破坏

  4. 抗碳化性能

    防护年限3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3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5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2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防护年限100年,28d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值的平均值≤10mm,且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

内容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

某水电站工程进水口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知识点: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要求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