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的乡土:桑洲清溪文史馆
月球接班人
2022年09月30日 09:20:57
只看楼主

项目名称     桑洲清溪文史馆   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 项目年份  


项目名称     桑洲清溪文史馆  
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
项目年份     2022
建筑面积      1691


桑洲清溪文史馆   坐落于   浙江宁海桑洲镇南山岗。这是一座综合性的,集文化历史展览、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体验中心为一体的 小型文化旅游建筑


基地远离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仅为一条乡间公路,漫山的田野中则时有当地劳作的村民。


基地地貌高差明显 ,由北向南依次升高,北侧视野开阔。远处群山连绵,东西两侧均为梯田。



建筑师的初心与动力源泉,是 注重自然、立足环境  



基地坐落在一片靠山面水的美丽的梯田之中, 顺应地势,因地制宜 。可谓隐于其中。


建筑师将场地的人工痕迹与自然地貌相衔接,延续自然梯田的风景   ,建筑的屋顶也种满作物,成为田野的一部分。



在建筑的内在空间塑造上,建筑师应用了同样的设计手法: 不规则的墙面和高低错落的屋顶。


它们构成的每处空间都极富变化,正如环境中的乡野小径,曲折蜿蜒,宽窄不一,错落有致。



建筑设置了几处高窗与天井, 光线洋洋洒洒的抛落,投射在墙面与地面上,形成道道变化丰富的风景。


窗外的田野风光也从窗户渗透,形成第二重景色。它们一同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室内展览空间。



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 就地取材、因材施用 则是设计的最重要准则。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当地,极具建造优势。建筑墙体出自当地的老石匠之手,因而那份最原始、最自然的乡野氛围被呈现出来。

室内则应用了 清水混凝土屋顶、白色硅藻泥墙面以及原木色的门窗 。整体空间显得宁静而亲切。





石头墙体运用质朴的技艺与粗粝的手法堆叠,使得整个建筑在观感上,质感上都与自然的梯田、山岗相一致。   窗框的处理、滴水的选择等细节之处,也彰显了旧有手法精心打磨的成果。



它静静躺在这个小山坳的一角,匍匐在层峦的梯田,看炊烟四起,嗅花香扑鼻。 平凡而质朴,消隐于山水间,似乎千百年来,就生长在这片土地。



清溪文史馆表现出的不仅是这样的风格与表象,更是对这片土地中社会、技术和文化等一脉相承的环境体系的实体表达, 体现了对自然与乡土的最大认同。





消隐的形体、适宜的工艺、得体的空间 ,建成的文史馆处处体现对周围不同韵致的回应:它顺应地形起伏而高低错落,承接梯田环境而融于乡野。


穿越山峦,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有小桥跨溪,时有小筑依山;望之有时似尽,转过却又别开生面。










资料引述
[1]http://www.gooood.cn/   桑洲清溪文史馆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来源:匠山行记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2年10月07日 16:38:14
2楼

在建筑的内在空间塑造上,建筑师应用了同样的设计手法: 不规则的墙面和高低错落的屋顶。


它们构成的每处空间都极富变化,正如环境中的乡野小径,曲折蜿蜒,宽窄不一,错落有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