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边界: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这个过渡带成为可控制生物与非生物要素迁移的“半透膜”。 根据环境梯度的变化状况,景观边界可分为突变与渐变两种,使得边界两侧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不连续性。 试述景观边界的特征及主要功能 景观边界是一个多功能的景观组分,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 异质性——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异质性高;边缘种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景观边界: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这个过渡带成为可控制生物与非生物要素迁移的“半透膜”。
根据环境梯度的变化状况,景观边界可分为突变与渐变两种,使得边界两侧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不连续性。
试述景观边界的特征及主要功能
景观边界是一个多功能的景观组分,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 异质性——景观边界具有相邻景观的部分特点,异质性高;边缘种更增加了景观边界的异质性。
2. 动态性——景观边界具有脆弱、敏感和不稳定等一系列动态特征。
3. 宏观性——景观可看作是一定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实体。
4. 尺度性——景观边界对观察尺度的反应敏感,在某一尺度上观察到的景观边界,会在较小或更大尺度上消失。
景观边界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道或廊道——景观中许多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等)是沿景观边界流动的,此时的边界相当于廊道。
2. 过滤器或屏障——穿越景观边界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边界相当于一个半透膜。
3. 源——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生态流由景观边界向相邻景观单元的流动,起到源的作用。
4. 汇——景观边界可以聚集生态流。
5. 生境——景观边界有其特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也成为很多物种的一种栖息地类型。
边缘效应: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其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边缘效应与斑块大小和景观基质特征、相邻斑块的吸引力密切相关。
根据物种对边缘的反应可将物种分为内部种和边缘种。
内部种:有的物种需要稳定的环境条件,多集中分布在斑块中心部分(核心区),故称为内部种。
边缘种:有的生物适应多变的或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斑块的边缘部分,称为边缘种。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7种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边界处理
知识点:景观边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