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龙科技援港抗疫,尽显装配式建筑优势
wx_1661414808882
2022年08月29日 13:47:50
来自于行业脉动
只看楼主

近期,随着香港疫情持续反弹,此前一直运行的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的入住率已近八成,共有6500多人入住。为此,特区政府于8月19日正式启用已准备就绪的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以配合抗疫需要。截至当天18时,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已接收约60名症状轻微或无病征的确诊者。 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航拍图 据竹篙湾和启德项目设计建造方中建海龙科技介绍,启德社区隔离设施项目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共计提供逾2700间隔离单位,超过6000个隔离床位(包括标准间、残疾人套房、家庭套房等房型),是香港收治水平最高的永久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

近期,随着香港疫情持续反弹,此前一直运行的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的入住率已近八成,共有6500多人入住。为此,特区政府于8月19日正式启用已准备就绪的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以配合抗疫需要。截至当天18时,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已接收约60名症状轻微或无病征的确诊者。

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航拍图

据竹篙湾和启德项目设计建造方中建海龙科技介绍,启德社区隔离设施项目建筑面积逾11万平方米,共计提供逾2700间隔离单位,超过6000个隔离床位(包括标准间、残疾人套房、家庭套房等房型),是香港收治水平最高的永久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

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2万平方米,是香港最大的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项目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均设有医疗、办公、储存等辅助设施,可提供超6300个隔离单位,共计14000个床位。

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航拍图

上述两个项目于今年2月19日正式开工,6月21日全面交付香港特区政府。在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中建海龙科技兼顾防疫应急和平时用途,充分应用基于DfMA(面向制造及装配的设计)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同时运用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及预制构件,融合智慧建造技术。

据了解,MiC是集成了建筑、结构、水电、装修一体化的新型装配式技术。每一个模块是独立的结构体,其内部已经在工厂完成了机电、装修等大部分工序,施工现场只需完成模块吊装、管线接驳和拼接位的装饰处理等工序即可交付使用,因此建造时间大大缩短。

基于DfMA的模块化设计的应用,整个项目90%以上的工作量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和工厂并行作业,极大地拓展了项目的物理空间,拉伸了实施时间,减低了现场负荷,施工效率、质量、安全都得到了保障,相比于传统建筑可减少工期40%-90%、可降低25%以上的施工过程材料损耗、50%以上施工碳排放、70%以上现场建筑垃圾排放。

竹篙湾及启德项目均按照永久性建筑标准设计施工,验收也是按照香港标准严格执行,不仅拥有很好的防震、隔音和保温隔热效果,还在洁污分区、排水、排污、排气等细节方面要求极高,严格执行香港检疫中心感染控制标准。

在疫情平稳后,这两个项目既可以作为香港后备医疗设施,也可以就地或搬迁作为过渡性房屋。可以看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市场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中建海龙科技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