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发文部署推动口袋公园建设,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
天才森碟
2022年08月19日 09:51:39
只看楼主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指出,2022年,全国要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详见通知全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指出,2022年,全国要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详见通知全文。  

 
早在2019年,住建部编制完成了《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系列手册——口袋公园》,并在2020年全国城市双修经验总结会(延安)上作为学习材料进行宣贯,这也是印发此通知的前期理论研究支撑。本文 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处进行详细介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推动
“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城市管理委,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为群众办实事,推进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提高认识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 ,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因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群众使用等特点,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口袋公园”建设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持续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组织本地区各城市建设一批群众满意的“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二、 制定实施方案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本地区《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建设计划(含数量、位置、占地面积以及落实建设资金等情况)、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以及保障措施等,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 ,新疆、西藏等地可结合实际确定建设计划。同时,组织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推荐一批联系点,我部将在其中研究确定我部的联系点。      

     

三、 加强工作指导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的指导,在选址上,要优先选择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在设计和建设上,要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 优先选用乡土植物 ;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 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 。在管理上,要建立长效机制,让群众用得“舒心”。要组织行业社团、院校等专业人才队伍,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组织相关培训和工作交流活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确保2022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四、 加强宣传总结


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各地认真总结“口袋公园”建设管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口袋公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典型案例。我部将推广各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编制《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项目纪实》,图文并茂进行宣传,并将典型案例纳入国家园林城市示范项目库。

请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于2022年8月20日前将本地区《2022年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含“口袋公园”建设计划表)报我部城市建设司,2022年8月至12月,于每月最后一日通过全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工作进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2年7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公园协会。


案例01      

深圳蛇口学校街角广场


更新前

更新后

更新后


项目位置: 深圳蛇口区      
活动类型: 休憩交往+儿童游戏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400 ㎡
  • 区位特点 :位于蛇口花果路和湾厦路交汇处,周边为高密度社区,在上下学高峰时间,聚集了大量的家长及随处停放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缺少秩序及停留空间
  • 位置形态 :街角三角形空间
  • 改造前功能 :树池过高,无人问津的宣传栏以及阻隔湾厦路方向人流的围墙,使场地空间功能非常单一和消极
  • 改造后功能 :提供等候、游戏、共享的街角广场

     


建设特点

  • 空间营造:
    以“光阴的故事”为主线,为使用者提供一处阴凉休息的等候空间、自由玩耍的游戏空间以及周边居民休闲的共享空间,让这个满是记忆的广场更有活力、更有趣。
  • 地面铺装:
    丰富多彩的体能游戏图案,增加代入感。
  • 休憩设施:
    置入积木座椅,还设置了童年游戏连环画、科普互动装置等互动交流的娱乐设施。
  • 夜景照明:
    围绕座椅设置地灯,凸显场地特色。



案例02      
青岛龙湖昱城运动场地      

     




     
项目位置: 青岛胶州区      
活动类型: 体育健身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3000 ㎡

  • 区位特点 位于山东省青岛胶州区海尔大道与香港路交汇处,规划居住片区

  • 位置形态 街角异形空间

  • 改造前功能 街角空地

  • 改造后功能 为社区提供必要的运动场地


     


建设特点

  • 空间营造:

    场地由极限运动场、多功能健身场及半场篮球场组成,是吸引人气及展示未来大区健身生活的场所。

  • 地面铺装:

    通过地面涂鸦将三个空间串联渗透,同时涂鸦也增加了场地的识别性、赋予了场地更多的活力。场地以活力的蓝色为主要色彩,与主色调橙色形成色彩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案例03      

北京西单口袋公园





项目位置: 北京西单      
活动类型: 文化展示+ 休憩交往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500 ㎡

  • 区位特点 位于西单横二条街道东侧以商业为主,人流量大,场地脏乱差现象严重,亟需更新改造

  • 位置形态 区中部带状空间

  • 改造前功能 “京城最火小吃街”

  • 改造后功能 文化休闲的公共空间


     


建设特点

  • 空间营造:

    利用黑灰色的折板文化墙、几何形体的木质休闲座椅和四季常绿的冬青绿篱,将空间进行功能划分,形成休息、游览的现代公共空间。

    公园入口的石刻浮雕、文化墙上的黑白老照片,背景墙上的西单今日的繁华和美好愿景都激发群众改善城市环境、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案例04      

武汉市社区艺术型儿童游戏园





项目位置: 武汉市硚口区      
活动类型: 儿童游戏+ 休憩交往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336 ㎡

  • 区位特点 位于武汉市硚口区社区体育公园入口处,周围为居住区以及商街,缺少供儿童游乐的场地

  • 位置形态 街区中部异形空间

  • 改造前功能 市政体育公园闲置绿地

  • 改造后功能 儿童互动主题乐园


     


建设特点

  • 空间营造:

    充分协调场地关系、形式创意和景观美学三者之间的层次关系,形成主题鲜明的活动空间;场地融合了集散、展示和玩乐等不同功能,为公园注入了新的活力。

  • 儿童游乐设施

    将卡通猪的五官与游乐设施进行整合重构,并且利用场地高差打造游戏互动墙,组成丰富的综合活动设施。

  • 景观色彩 考虑对于儿童视觉上的吸引性,以红、黄两色营造活跃的场地气氛。

  • 场地铺装 场地铺装采用塑胶地垫和沙坑等柔软介质,充分保证儿童嬉戏玩耍时的舒适和安全。



案例05


澳大利亚A’Beckett 运动广场





项目位置: 墨尔本
活动类型: 体育健身+ 休憩交往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2800 ㎡

  • 区位特点 位于斯旺斯顿教学楼的后面,周围学校与住区人流量大,缺少运动与休息场地和设施

  • 位置形态

  • 街角方形空间

  • 改造前功能 作为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露天的停车场,场地一直未得到充分使用而荒废

  • 改造后功能 多功能运动场地



建设特点

  • 地面铺装:

    运用丰富色彩的铺装来区分区域,该广场地平面上使用了大胆的颜色和图形,来区分硬区域和软区域,既有休闲区域,又有运动区域。

  • 设施配建

    把多功能的运动场与看台座位、乒乓球、烧烤设施、自行车停车区、无线上网区、花坛、休息区融合在一起。

  • 夜景照明

    通过艺术创作,增加广场景观。广场两侧提供了迷人和生机勃勃的背景,通过抽象的壁画来展示出城市森林和沙漠景观。


     

     
案例06      
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          





项目位置: 厦门大元路      
活动类型: 文化展示+ 休憩交往      

     
基本信息      
  • 场地面积 1600 ㎡

  • 区位特点 位于厦门市老城区,文化积淀深厚,建筑密度高,人群主要以老人为主,缺少当地市民休闲的场所

  • 位置形态

    街区中部长方形空间

  • 改造前功能 老剧场荒废成了临时停车场

  • 改造后功能 老剧场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



建设特点

  • 休憩场地

    合理布局座椅等休憩设施位置与数量,满足市民需求。与文化内涵、景观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设施亦景”目标

  • 互动设施

    结合休憩设施,为市民提供喝茶、棋牌类活动设施,设置读书、学习等互动场所及设施,满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 .

  • 景观小品

设计似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钢化玻璃盒子内陈列展示鹭江剧场拆迁留下的旧物。保留原有古井位置、古碗、老坛子、老门等一系列唤起鹭江老剧场记忆的物件。

注:本文转自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 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免费打赏
wx_1679411009369
2023年03月21日 23:07:10
2楼

哪里能获取住《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系列手册--口袋公园》完整的材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