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园林发展背景: 明代以来,随着城市市民阶层的勃兴而繁荣起来的市民文化已逐渐发展成为足以和皇家、士流的雅文化相匹的俗文化。到清中叶和清末这种俗文化更其秦于成熟。园林方面,城镇公共园林除了提供文人墨客和居民交往、游憩场所的传统功能之外,也与娱乐相结合。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也更多见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 2.公共园林形成的三种情况: 公共园林的形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
1.公共园林发展背景:
明代以来,随着城市市民阶层的勃兴而繁荣起来的市民文化已逐渐发展成为足以和皇家、士流的雅文化相匹的俗文化。到清中叶和清末这种俗文化更其秦于成熟。园林方面,城镇公共园林除了提供文人墨客和居民交往、游憩场所的传统功能之外,也与娱乐相结合。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也更多见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
2.公共园林形成的三种情况:
公共园林的形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
①第一种情况——依托于城市的水系,或者利用河流、湖沼、水泡以及水利设施而因水成景。
北京利用水景而开辟的公共园林:城市及其近郊公共园林中的绝大多数均属此种情况。例如清中叶以后的什刹海,仍然继续着清初的繁荣局面。什刹海作为内城最大的一处公共园林,倚托于三个水面——“前三海”,吸引着各阶层的居民前来消闲、游赏、聚会、饮宴、娱乐、购物。它与大内西苑的“后三海”相连接,形成所谓“六海”,占去内城相当大的一部分面积。六海的广阔水域结合于周围的大片绿化种植,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环境效益。
北京的外城多有天然河湖、沼泽,因而亦多依托开辟为略具公共园林性质的小型游览地,陶然亭便是其中之一。陶然亭在外城城西南隅,因“陶然亭”而得名。取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从陶然亭衍生出来的“宣南文化”是北京士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名流雅士多到此游览聚会,陶然亭成为京城的一处著名的公共园林。建国后改建为陶然亭公园。
济南利用水景而开辟的公共园林:大明湖。大明湖在著名的 “泉城”济南旧城之北部。湖的面积大约46公顷,由多处地下泉水汇聚而成。清乾隆年间加以整治而成为济南城内一处大型公共园林。清人刘凤浩有诗句咏之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沿湖岸建置若干小园林,点缀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南岸的遐园花木扶疏。北岸的北极阁雄踞高台之上,登阁可尽揽湖光山色之美。
大明湖平面图
昆明利用水景而开辟的公共园林:翠湖。翠湖在昆明旧城内,邻近圆通山和五华山的西麓。滇池之水退落之后,这里便成为一个内湖,但仍然以河道与滇池联系。随着历朝历代各园林建筑的建造,翠湖逐渐形成公共园林的格局。道光年间分别筑成两条纵贯翠湖南北的长堤(“阮堤”“唐堤”)。这两道长堤把湖面分为四个水域。人们在翠湖中可以观赏圆通山、五华山之借景。翠湖成为了一处充满自然生态美的公共园林。
扬州利用水景而开辟的公共园林:瘦西湖(前面已经做过介绍)。
②第二种情况——利用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的旧址,或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名迹,在此基础上,就一定范围内稍加园林化的处理而开辟成为公共园林。举杜甫草堂、桂湖、百泉三处为例。
杜甫草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住所,后世为了景仰先贤而改建为祠堂。草堂占地约20公顷,东半部原为佛寺梵安寺。西半部为园林。一组纪念性建筑群居中,组成多进院落的中轴线。溪流三面环绕,池畔筑土为小丘。水中遍植荷花,穿插点缀着亭、榭、阁、石桥等小品。植物配置以楠木、竹、梅的大片成林为基调,间种松、杉、银杏、桃、李、桂、石榴以及玉兰、丁香、海棠等。杜甫草堂粉墙青瓦,繁花似锦,一年四季均有可观之景,成为成都的一处著名的公共游览胜地。
杜甫草堂现状平面图
桂湖:桂湖在四川省新都县城内的西南隅,这里原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杨慎)的故居。如今的桂湖,水面修长,紧邻着城墙。夏季荷花盛开,秋天丹桂飘香,再加上众多品种的花卉和树木,掩映着楼台亭阁、水榭山馆近20处,可谓风景如画。狭长湖面之中,堤、岛纵横穿插划分为若干大小水面,结合树木种植而形成一系列不同景深层次的空间。
桂湖平面图
百泉:百泉在河南省辉县城西北约2.5公里的苏门山之南麓。苏门山是太行山余脉的一个小山岗,海拔184米。山虽不高却荟萃着甚多的历代名迹。清乾隆年间对百泉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此后百泉一带具备天然山水园的格局,成为一处远近闻名的大型公共园林。“百泉”呈北山南湖的态势,北山即苏门山,南湖即百泉湖。两者彼此依托,掩映成趣。百泉湖呈狭长形的不规则几何形状,湖中泉眼多达百余个,大部分集中在北半部,形成独特的壮丽水景。
百泉平面图
③第三种情况——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农村公共园林的建置尤为普遍。徽州下属各县农村,凡是比较富裕的一般都有置在村内的公共园林,楠溪江的模式。此外也有建置在村落入口处的,即所谓水口园林。
“水口”是堪舆风水术的用词。徽州村落大多数为聚族而居,选择聚落基址非常讲究遵循风水“阳基”的理想模式,要求枕山、环水、面屏的堂局。水口相当于堂局通往外界的隘口,一般在两山夹峙、河流左环右绕之处,也是村落的主要出入口。因其地位重要,通常在这里种植一片树林,叫做“水口林”。如果村落的文风昌盛,则建置文昌阁、魁星楼、文峰塔等建筑物。也有建成为小园林的格局——水口园。唐模村的檀干园便是现存较完整的一例。
檀干园:檀干园俗称小西湖,位于歙县城唐模村口,依山傍水,远处黄山余脉宛若屏障。此园为水景园,水面呈三塘相连兼作灌溉用的蓄水库,面积十亩许。园不设围墙,入口部位是一座八角重檐石亭,亭侧清溪蜿流。建筑布局疏朗有致,隔岸是随溪曲折起伏的土阜“平顶山”。
檀干园与村落之间尚有一段距离,缘小溪的石板路进村。路随溪转,溪上每隔十数步架设小石板桥联系两岸,以利交通。清溪、石路把园林与村落贯串为一个整体,又融糅于周围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显示出一派天人谐和的意境。
檀干园平面图
知识点:公共园林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