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需要对项目建设进行细致规划,这对今后管理、协调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导意义。 BIM 的应用使编写的施工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进度编排过程中的
施工前需要对项目建设进行细致规划,这对今后管理、协调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导意义。 BIM 的应用使编写的施工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进度是项目经理协调各方工作开展的依据。项目施工的所有活动都是和时间相关的,一份完整的施工进度是从项目进场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为止的全流程。它需要根据合同工期来统一组织,需要海量的工程数据(图纸、招标投标书、会议记录等)为基础,根据各阶段的工程量来估算人力、材料、机械,排出每项工作所需时间,然后按工序前后关系,考虑工序的搭接,进而完成项目施工进度的编排。
NO.1
传统工作流程
传统的项目施工进度编排只能理论上完成施工阶段式的进度安排, 粗略的估计各阶段施工所需要的时间,许多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重点建设项目,海量信息的堆积使得施工进度编排无法做到完善,这就会出现在某些阶段工期要求十分紧迫,施工方的工程进度压力非常大,使现场数百天连续施工,一天两班制、甚至 24 小时连续施工时有发生,而在某些阶段又会出现现场施工单位停工的现象。当施工进度编排出现不合理时,就会出现非正常次序的施工、盲目赶工、各专业施工界面冲突等情况。这难免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并直接影响施工成本。施工进度编排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成本。
我国常用的施工进度计划编排方式有横道图、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等。但这些描述施工进度的方法都是平面的、理论的。在传统分析方法上,项目经理仅仅通过设定 “ 最不利 ” 状态来分析关键线路各阶段的问题。但是这样做仅仅可以完成基于工程进度关键节点上的静态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制订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建筑施工领域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NO.2
BIM 的工作流程
在已建立的 3D 模型基础上加上进度时间轴便为现在所广泛应用的 4D 技术。 BIM 的 4D 技术引入解决了动态分析的难题,基于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扩展的信息模型,利用平台软件,采用可视化的建筑模型,应用 BIM 技术将建筑物建造的过程一一模拟。 BIM 可以为全过程动态模拟提供详实的数据,在建设前就可以对建设过程进行彩排,精确直观地展现施工进度和施工流程。
1) 项目整体施工进度模拟
技术人员应用 BIM 技术,通过软件对工程量的分析及核算,对整体施工进度作了规划,并给出了三维可视化的施工进度指导建议。
通过 BIM 的 4D 反复模拟,项目经理利用直观的虚拟动画,在进行动态的优化分析后,得出了更为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对不同功能建筑施工区进行合理划分,调整施工顺序,配置足够施工资源,确保其按期交付。
2) 项目局部施工进度模拟
在建筑内部,项目经理常需对局部(例如机房安装)的工作顺序流程做专项的规划,以世博中国馆机房安装为例,该场馆作为世博会项目永久保留的场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极大关注。机房作为整个项目的心脏,成为本次项目的重中之重。
通过采用 BIM 的 4D 模拟,项目经理可以更加简便的为现场预先规划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更加合理的对人工、材料、机械的进行分配,不再手忙脚乱。
NO.1
传统技术标准与 BIM 技术标准的比较
传统上,建筑行业的技术标准是采用一些图案,可能是一系列平面视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这些图纸都是相互独立的),加上文字说明来描述建筑施工的标准。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这些技术标准的应用取决于现场的条件,当矛盾集中时,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方法,而这就形成了问题的隐患。在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中,往往没有相关的标准,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完成项目,就需要人工在现场实践去解决矛盾,其质量可想而知。
BIM 的三维模拟将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回归其本来面目,利用虚拟环境的数据集成,便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做施工仿真。尤其针对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流程的施工模拟,让管理者及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一目了然。
NO.2
如何利用 BIM 技术制定技术标准
我们应该在建设初期就开始利用 BIM 技术进行标准定义的工作。将技术标准中所涉及的参数以 3D 的形式定义在模型中,既有利于建立直观的模型,又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管理依据。由于 BIM 本身就是一个贯穿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这个 3D 的技术标准使所有参与的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共享统一的信息。
BIM 的应用把原来存在于各个参与合作的工程师脑海中的意向,通过量化表现为不同数据信息保存在计算机里,通过软件平台立体的、动态的展现技术标准及应用流程,使建筑施工更精细,建筑性能更优越。
-END-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