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机场民用航站区项目位于乐山市西南面,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龙埂村(属原和平乡),距乐山市中心直线距离14公里,距五通桥城区7公里,场址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便捷。
乐山机场民用航站区项目位于乐山市西南面,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龙埂村(属原和平乡),距乐山市中心直线距离14公里,距五通桥城区7公里,场址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便捷。
乐山机场构型设计为前列式航站楼格局。
本期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的需求;
近期结合综合楼、业务楼内的预留区域,将整个船形建筑群打造为统一的航站楼体量,满足2035年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的需求。
本期设计范围内总建筑面积39323㎡ ,其中,航站楼综合体面积30389㎡。
节地低碳、形象完整、近远期结合、功能完善的可持续“航站楼综合体”
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综合体留出完整可建设用地与完整的景观展示面
采用航站楼综合体设计模式,在约330亩用地范围内为近期(2035年)航站楼规模从2万㎡扩充至2.6万㎡进行预留设计,兼顾本期、近期航站楼整体形象完整、便于扩建、土地高效集约使用的需求。同时,预留了完整的发展用地,给后期发展腾出空间。
本期航站楼位置偏,形象较差,航站楼面宽小,高架桥扩建困难
航站楼主楼预留近期设施,利于一体化运营;主立面效果好,与进场道路关系好
形象的“扩建完整性”——优化可研构型,综合体一次成型,形象面近远期完整
以南北两侧的景观庭院为核心组织旅客流线,离港大厅、安检等候区、近远机位候机指廊、行李提取大厅、VIP候机室均与室外庭院互相渗透,使得旅客感受到以“山水嘉州”、“云海峨眉”为主题的乐山特色景观。
除常规的迎接集散,迎客厅外设游客中心,集候车休憩、旅游服务、信息发布、品牌展示、商业餐饮五大功能为一体,同时融合“金顶佛光、山峦云海、三江汇流”的意境,展现出一个艺术博物馆式、让旅客印象深刻的空间。
建筑形态与空间塑造源于对乐山独特的佛教文化、自然山水以及人文生活的研究分析和抽象解读,形成了舒展律动的建筑形象及扎根于乐山气质的空间场景。
? 源于千年佛眼传承:自空中俯瞰,航站楼呈现简洁完整的建筑形态,连续的双坡顶于指廊尽头交汇,仿佛抽象的大佛之眼,七分闭,三分张,注目天空,祈福空运安全,同时祈福乐山的光明与幸福,成为属于乐山独特的文化符号。
? 源自山水江流:古蜀名城乐山,拥峨眉气势,三江襟怀,大佛凌云,青史延绵。江流水运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航站楼的形体同时呼应了江上一叶扁舟的意向,呼应城市特色。
? 源自人文生活:机场形态同时呼应日常生活,取材犍为罗城古镇著名的梭型街型制,特有的纵深庭院与强烈的人文氛围。
二层室内局部露明的结构犹如一朵朵莲花的花瓣,离港与到达大厅中庭的悬空佛像剪影雕塑则正对着屋顶结构,意为“佛眼观花”。
机场中具有乐山特色的室外庭院处处与室内空间相互渗透,使得旅客处处均能感受到乐山的自然环境特色,意为“山川入画”。
在局部暴露的连续交叉的梭形梁与天窗之下,指廊商业附属用房开放、通透,并在此基础上,增设咖啡吧,开放式休息区等提升旅客体验的空间节点。
本方案的结构设计运用了梭形母体,使其形式与建筑的外部造型概念一脉相承。在室内,部分结构露明,使得结构和装饰一体化,结构逻辑清晰、形式优美,同时降低项目造价与后期维护成本 。
师法自然,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乐山地域特色。飞行的动感与乐山自谈的和谐统一。
航站楼远航的舟楫形态与三江汇流意象结合,打造绿草坡地和风流动雕塑来创造大面积的景观,取代真实的景观水面,降低维护成本。
水面形成艺术字体“乐山”纹样,呈现具有纵深感和动感的标志性景观。
师法罗城古镇的梭型庭院,富有纵深感,形成独特的景观体验。
庭院景观讲求呼应旅游机场的人情化设计,以求营造亲切舒适的机场氛围。两侧庭院取意“云海峨眉”、“山水嘉州”,创造出空间流动、光影细腻、绿意盎然的独特意趣,彰显独属乐山旅游机场的空间特点。
建筑专业:张嘉琦 钟琳 孙通亮 贾静 费金亭 智东怡 钟易岑 张文武 庞华中 张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