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进行末端装置选型前,必须理解4个基本概念,暖通设计师进来
逼格高的猴子
2022年06月02日 11:19:07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一、压力   相关 与压力无关 变风量末端装置有压力相关型与压力无关型两类。 压力相关型末端装置无风量检测装置。风阀开度仅受室内温控器调节,在某一室温偏差下,风阀开度维持不变。由于末端装置的送风量不仅受风阀开度影响,还受装置上游风管内静压值影响。当系统内某个末端装置进行风量调节时,主风管内的静压值发生变化,其他末端装置尽管开度未变,但送风量也已发生变化,造成温度控制区内空气温度不稳定,压力相关型末端装置的控制原理见图8-3。


一、压力   相关 与压力无关

变风量末端装置有压力相关型与压力无关型两类。

压力相关型末端装置无风量检测装置。风阀开度仅受室内温控器调节,在某一室温偏差下,风阀开度维持不变。由于末端装置的送风量不仅受风阀开度影响,还受装置上游风管内静压值影响。当系统内某个末端装置进行风量调节时,主风管内的静压值发生变化,其他末端装置尽管开度未变,但送风量也已发生变化,造成温度控制区内空气温度不稳定,压力相关型末端装置的控制原理见图8-3。

压力无关型末端装置增设了风量检测装置。末端装置根据室温实测值与室温设定值的差值算出需求风量,再按需求风量与检测风量之间的差值算出风阀调节量。装置 上游 主风管内静压值波动所引起的风量变化立即被检测出并反馈到末端装置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调节风阀开度来补偿风管内静压值的变化,使送风量不发生变化。末端装置的送风量与主风管内静压值的变化无关,只有当室内负荷变化,引起室温改变,使需求风量发生变化,才会引起送风量变化。压力无关型末端装置的控制原理见图8-4。除少数变风量风口外,目前国内常用的末端装置几乎都是压力无关型末端装置。

二、末端装置设计余量

设计人员在进行定风量空调器或风机盘管机组选型时,往往在计算风量的基础上增加10%~15%的余量。如果将这种设计方法照搬到变风量末端装置选型设计时会步入误区。其原因是定风量系统的调节原理是固定风量、调节送风温度,不受风量调节规律的制约。而变风量系统的调节原理是固定送风温度、调节送风量,其控制质量受风量调节规律影响。

如某内区末端装置的一次风最大风量为2000?/h,一次风最小风量为0.3×2000=600?/h,该末端装置风量有效调节范围为2000~600?/h。如选用大一号的末端装置,则装置的一次风最大风量放大20%到2400?/h。一次风最小风量则变为0.3×2400-720m3/h。由于温度控制区一次风最大风量仅需要2000?/h,该末端装置风量有效调节范围变成2000~720?/h,最小风量比变为720/2000=36%,显然缩小了末端装置的调节范围。“过冷再热”范围也从30%增大到36%,既影响调节性能,又增加再热损失。很多温度控制区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末端装置选型过大。

设计人员可在选用空调器的冷却盘管时留有一定余量,空调器能达到的送风温度低于系统要求的送风温度0.5~1.0℃,当系统负荷超过设计负荷时,可降低系统送风温度来满足温度控制区的温度控制需求。

三、高速与低速变风量末端装置

从装置入口风速来看,变风量末端装置可分为低速末端装置与高速末端装置两类。这两类末端装置的技术特点对比见表8-1。设计人员在确定末端装置类型时应充分了解所选末端装置的技术特点。

四、末端装置最小静压降和全压降

末端装置选型时,设计人员会遇到最小静压降和全压降的问题。末端装置最小静压降和全压降原理见图8-5。所谓最小静压降是指在风阀全开状态下,风量通过末端装置(图中I、O两点)时所测量出的静压降。生产厂技术样本上均给出各末端装置在不同风量下的最小静压降。所谓全压降是指一次风阀全开状态下,风量通过末端装置(图中I、0两点)时产生的全压降。

末端装置的全压降可用下式计算:

全压降为静压降与动压降之和,它反映了空气通过末端装置时造成的压力损失,是计算系统风机输出总静压的重要依据。高速末端装置由于装置进口速度远高于出口风速,所以出现静压复得情况,它补充了部分静压消耗,所以静压降总比全压降低。末端装置产品样本中通常只给出最小静压降,其全压降可通过计算得到。

如某末端装置在一次风最大风量运行时其进口风速为14m/s,出口风速为5m/s,从产品样本中可查得其最小静压降Δps为45Pa,末端装置的全压降则为:

同样风量下末端装置选择越小,全压降越大,噪声也越大。而末端装置选择越大,初投资也越高,风量调节性能较差,还会扩大末端装置最小风量,在低负荷工况下出现“过冷再热”现象,既增加再热能耗又增加空调器风机能耗。据国外有关变风量空调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研究资料的分析,末端装置的最佳全压降为125~150Pa。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