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是当前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重大政策事关国计民生、百姓福祉,政策跟踪审计要科学、合理、客观、严谨,要发挥审计在保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及推动国家治理方面的作用。自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项目以来,县级审计机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凸显,笔者认为,应从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计建议、结论落实几个方面抓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
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是当前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重大政策事关国计民生、百姓福祉,政策跟踪审计要科学、合理、客观、严谨,要发挥审计在保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及推动国家治理方面的作用。自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项目以来,县级审计机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凸显,笔者认为,应从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计建议、结论落实几个方面抓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跟踪项目由县级机关立项不恰当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实施的政策跟踪项目大多列县级审计机关年度项目计划,由县级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由于政策跟踪项目点多面广,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县级审计机关只能分别向多个部门和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无法明确牵头单位;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事项责任主体为县级政府,但县级审计机关又无法向本级人民政府直接下达通知书。
(二)审计实施过程存在机制障碍
目前,部分县级社会公共职能不健全,或与市级有交叉,或全部收归市级管理,尤其主城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国土、环保、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社会服务职能部门均不在主城区,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市级管理的事项基层审计人员无法落实,成为审计监督的“真空带”,造成问题反映不全面、不客观。
(三)审计建议无法全面、系统地提出
审计项目完成后要形成审计报告,审计通知书主送单位是各部门,审计组只能分别出具审计报告,但由于部分问题责任主体或不属于部门单位,或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或属本级政府,导致审计组在提出审计意见时面临尴尬境地,审计意见无法全面系统得以归纳,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只能针对部门职责提出单一化建议,其他属于本级政府或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只能通过审计专报的形式提报本级政府,但又往往存在部门报告中没有问题可反映,审计报告质量无法保证。
(四)整改落实不理想
由于政策跟踪事项整改落实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有时一个问题需要几个单位协同配合完成,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等因素,部门间难以协调,相互不配合,整改不积极或拒绝整改。尤其是审计组征求意见时,要分别对多个部门征求意见,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由于职能所限,县级审计机关开展综合协调工作难度较大,虽然部分区县成立了政策审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但真正解决问题时仍然存在一些障碍,造成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不彻底。
二、几点建议
(一)将政策落实跟踪项目列入市级年度计划。政策跟踪审计项目建议以市级审计机关名义组织并下达审计通知书,如人员力量不足具体实施可由县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通知书直接对县级人民政府下达,这样县级人民政府就成为政策跟踪落实事项的主体责任人,部门之间由本级人民政府牵头协调,即便审计组成员全部为县级审计机关人员,但文书的下达以及项目的实施也会顺畅得多。另外,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意见时只对应县级人民政府,对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全区、全县角度提出全面、客观的审计意见,有利于促进问题整改落实。
(二)健全政策跟踪审计监督机构。《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都提出了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但通过近几年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情况看,由于审计力量不足,往往采取“见缝插针”式安排跟踪项目,承办科室不固定、不衔接,审计质量很难提升。建议健全政策跟踪审计监督机构,科学安排承办科室,有计划、有目标、系统地开展政策跟踪审计项目,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力求务实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
(三)制定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在总结各地政策跟踪审计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分享跟踪审计案例,制定系统性、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管理办法和操作指南,明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从编制计划、项目立项、审计实施、审计报告、整改落实及立卷归档等各个阶段,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使基层审计人员有章可循,不再“摸着石头过河”。
(四)建立落实审计整改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就目前基层政策跟踪项目问题整改现状来看,问题整改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县级部门职能不健全、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由基层审计机关督促各部门整改协调较困难;另一方面也因未建立完善的整改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建议政府出台完善的整改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县级人民政府为整改落实责任主体,各部门协同配合,“谁的问题谁整改、谁负责”,并将整改结果纳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既提高了审计项目质量,也促使问题真正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