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十大当代建筑评选结果 转自|ArchiDogs 编辑|躺会儿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北京作为首都
Dezeen2022年北京十大当代建筑评选结果出炉
2007年,国家大剧院在北京落成,成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也成为了长安街上的地标性建筑。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颗猴面包树的种子,一个椭圆形的体量被金属和玻璃包裹。外部的钢结构壳体由钛金属板拼接而成,中间则是渐开放式的玻璃幕墙。
围绕建筑的人工湖面静谧的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整个建筑。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要通过水下通道进入大厅
建筑的内部设计,则将声学与美学结合,并根据需求,利用不同的材质,让观众能更好的体验演出的美妙。
坐落于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的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如同孕育生命的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场馆并没有使用立柱作为支撑,主体缠绕的钢构件就是其本身的结构,自然的形成建筑如同鸟筑成的巢穴一样的外观。同时设计还汲取了中国传统镂空雕刻技术作为灵感,让钢结构相互编织起来。
鸟巢是一个开放的建筑,人们可以从各个方向便捷地进入,内部的看台也没有主次之分,观众可以在任何角度清楚的欣赏到比赛。
人们津津乐道的“大裤衩”,已经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这座由OMA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为北京的天际线增加了一抹独特的气质。
大楼的形态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来源于其自身功能的需要。库哈斯在设计时根据任务书的需求,将功能分成了五个版块: 行政管理,综合业务,新闻直播,播送和节目制作,为了将这些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库哈斯决定将整个大楼设计成一个环形。
库哈斯将两栋楼在三十七,三八层连接,在空中形成悬挑的拐角,与其对应的裙房在地面也形成拐角,形成三维立体的环状,打破了传统摩天楼的形式,高效的将内部功能组织起来。
建筑的外立面则将钢结构构件都暴露出来,根据受力形成富有变化的表皮。在悬挑处可以明显看见构件密度变大,菱形网格变密,在受力小的部位,则会用更大块的菱形。
望京SOHO由三座塔楼组成,如同三座错落有致的山峰,形态自然具有流动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不一样的体验,完美诠释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在望京地区营造出了一个属于城市的山水世界。
三座塔楼体量从下往上逐渐变小,削弱了建筑的体量感,使周边不会感受的视觉上的拥堵。立面也根据体量呈现出行云流水的动感。
同时曲线型的体量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对周边居民打开,并将流线汇聚到项目中心。
围绕着三座塔楼的是四块景观区域,水景,绿地,艺术雕塑等,也以曲线的方式与建筑相辅相成,打造了一个节能,节水,智能的绿色建筑,并达到了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的标准。
在于望京SOHO相对的北京西南部,丽泽SOHO拔地而起,成为丰台新商业区的地标建筑。
建筑所在的地块被一条地铁隧道沿对角一分为二,建筑的体量也根据地铁线在中间形成切口,并在向上升起时,将切口扭转向丽泽路,让建筑形成了一个通高的中庭空间。
扭转的中庭空间高达194.15米,是世界现有建筑中最高的中庭。塔楼在13,25,35,45层设有空中连廊,使内部功能使用更高效,同时在空中连廊可以透过玻璃俯瞰城市全景。
丽泽SOHO的中庭作为新商业区的公共广场,将塔楼内部的所有空间连接起来,雕塑般扭转的姿态为内部空间带来了变化的视野,也将自然光引入了建筑深处。整体式双重隔热玻璃幕墙系统为塔楼内部的环境提供高效的空气净化和过滤。
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这个令人震撼的作品,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也被成为扎哈献给中国的“天堂之礼”。
以“浴火凤凰”为设计理念的大兴机场,有着动感的线条,橙红色的表皮,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形成了龙凤配的寓意。
航站楼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中央庭院,多个楼层在此汇聚,同时串联各个空间,使空间拥有极大的灵活性。登机楼从中心的航站楼向外辐射,大大减少了游客的行走距离。
航站楼拱形屋顶以流动的形式延伸至地面,作为支撑的同时形成打开的巨型天窗,将自然光引进航站楼。流动的线条也成为建筑最直观的导航系统。
机场内安装了光伏发电装置,热能则主要源于余热回收。同时还配备了雨水收集和水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防水防洪,以及调节微气候,减少夏天的热岛效应。
凤凰国际媒体中心是一个集演播制作,媒体办公,参观体验与一体的开放式媒体建筑。为了平衡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突出建筑形象,设计师使用了立体几何模型——莫比乌斯环作为灵感,整合整体的设计。
建筑以莫比乌斯环的形式,正反相接,内外相连,将办公区和媒体演播室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和体量。无限循环的开放式环状造型,让建筑与朝阳公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整个功能在统一的空间内可以高效的协同运作。
建筑的外表皮由钢结构环绕而成,再用幕墙系统围合起来。在玻璃表皮的内部是两座单体建筑,分别是12层的总部办公主楼和一个6层的演播楼。
玻璃体量内部的凤凰广场是建筑的核心,同时也是一处对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游客可以沿贯穿建筑内部的廊道步行至不同层高的休憩平台,俯瞰中庭空间以及朝阳公园的景色。
贯穿建筑的整条公共流线上下穿行在莫比乌斯的环状空间中,展现了一个“创新、开放、融合”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建筑精神。
在朝阳公园的南面,10座高低错落的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如同山水画卷一般,在城市中展开。这就是马岩松带领MAD完成的“墨色山水”—— 朝阳公园广场。
设计以中国的山水画为灵感,两座黑色的塔楼像两座破土而出的山峰,是画卷的主角,周边散落着多个小尺度的底层商业办公建筑,如同错落有致的山石,再现了“峰、涧、溪、石、谷、林”等自然形态和空间。
建筑的外立面用了深色的玻璃幕墙,曲面平滑富有光泽,凸显了水墨画的感觉,也使建筑在城市中脱颖而出。而深色玻璃的使用,除了可以让自然光全方位的透入建筑,还能有效的减少阳光直射所产生的热能。
两栋主楼之间,以拉索作为结构,用玻璃屋顶相连,形成通透明亮的中庭空间。
建筑师马岩松表示,“将自然人工化,将人工物自然化,便会模糊各自的边界。人和自然不是主客体的关系,也就不存在现代逻辑中人应该保护自然还是破坏自然的争论。所有人的行为和情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的建筑以一种当代的方式来弘扬中国的特色,在历史和现代都市之间提出一个新的视角, 并很好地融入到这个城市的复杂叙事之中。”舍人这样描述这个建筑。
嘉德艺术中心将艺术品展示,拍卖,与餐饮,酒店,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多元艺术机构类型的。项目的位置特殊,基地紧邻紫禁城,正对中国美术馆,历史与现代的对比在这里显得尤为强烈。
建筑的形体选择了最简单的立方体,形成一个悬浮玻璃的四方环被抬至空中,下方是用灰色玄武岩作为立面的基座,如同堆叠的假山。
玄武岩上被嵌入了圆形透镜,圆镜的的排列来源于抽象化的《富春山居图》,用像素的形式表达在立面上。透镜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同时可以让自然光进入室内。
建筑上部玻璃砖的使用则一方面呼应了古城的肌理,另一方面又表达出北京大都市的现代感。整体悬浮的体量与下部堆叠的体量,玻璃与石材,都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与互补的张力,回应了当代都市的复杂性与多元化。
设计:Farrells(TFP)、KPF、BIAD
中信大厦,又被亲切的称为“中国尊”,高达528米,是目前北京最高的建筑。位于北京商务中心核心区的中信大厦,功能上包含了中信集团总部以及中信银行,同时有用于租赁的办公空间以及多用途的商业中心。
摩天楼的形状灵感来源于青铜器时代的礼制礼器——尊。在对原始尊的形态进行了抽象化的处理,形成了上下宽阔,腰部纤细,线条流畅的建筑体量。建筑顶冠宽69米、“腰部”宽53米、底座宽78米。
竖向的玻璃肋随着塔楼的曲率,上下贯通,强调出建筑的线条感,并在底座处向上掀起,形成建筑物的入口。
KPF的设计负责人 Robert whitlock 解释说:“它似乎漂浮于地平面之上,唤醒了行人的建筑尺度、激活了它在地面层的活动,最终促使公众参与到建筑和整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