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养护与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 :养护与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路基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程,其承受公路的自重与车辆通行产生的荷载,因此路基的稳定性、质量与强度都具有很高的要求,是公路质量与通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公路的位置与所处环境,使其很容易受到温度、降水、风化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过多的车辆通行,导致路基的损坏程度较高,寿命降低。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保障通行车辆与人员的安全。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工作的内容
以目前我国公路路基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依据,其养护与维修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保证路基的各个部分与标准尺寸符合,保证各个部分达到规定的标准与要求,且没有出现变形、脱落、损坏等情况,维修时要对其进行加固,保证其质量与稳定性,保证其承载力;
二是检查不合理的现象,由于车载量等方面的变化,部分公路以往的设计标准出现问题,其承载能力、路面宽度等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重点找出该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三是路肩部分的工作,对路肩的边缘进行重点检查,对出现问题之处进行及时维修与养护,保证路肩边缘的完整,进而避免路基出现缺口、沉陷等问题,重点检查路肩部分是否有垃圾、坑洞、杂草等,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路肩与路面连接位置的稳定性;
四是边坡部分的工作,对边坡部分进行养护与维修可保证其稳定性、坚固性与平顺性,可避免冲沟的出现,为保护路基的各个部分不受到破坏,可在弯道、陡坡处建设挡土墙或护坡;
五是防护方面的工作,工作人员对防护方面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主要是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对变形、掉落与缺损处进行维修,确保防护结构具有完整性;
六是排水方面的工作,排水方面出现问题会导致积水的出现,长时间的浸泡会对路基的质量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对排水方面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主要为检查排水设施是否有杂草、垃圾、污泥等,检查是否存在堵塞的情况,保障排水的通畅,另外在雨季与冬季要及时清理积水与积雪。
路基养护与 维修工作中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对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交通也十分重视,推行了许多鼓励政策,因此当前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较为多样,如私营企业、事业单位、当地政府等,不同主体的需求与目的不同,因此其养护与维修的管理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不统一使得管理较为混乱;
二是监督方面存在问题,负责公路养护与维修的部分往往还担负着对养护与维修工作监督的责任,自己监督自己会使得监督的力度较低,监督的作用无法发挥;
三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公路养护方面的资金充足,这些资金多来自于国家或政府的拨款,但由于养护与维修工作管理与监督的不完善,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很低,资金浪费时有发生;
四是公路经过的地区较多,有些公路还会经过几个城市,导致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工作较为封闭,各扫门前雪是养护与维修工作的一种情况;
五是缺少配套设备、技术与经验,导致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工作的整体水平较低,效果较差,往往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完善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工作的策略
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
结合当前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工作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之更加有序且负责;确定相关的养护与维修标准,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养护与维修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确保其工作质量达到该标准;
明确养护与维修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将整段公路地基划分为多个区域,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专门的区域,若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人,通过问询与记录的查询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该培训要定期开展,其内容主要有:工作态度、责任心、安全意识、专业能力等,培训阶段,工作人员不可参加工作,只有培训后的考核达标后方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与其工资、待遇、业绩考核挂钩,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完善法律法规
仅以制度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效果并不好,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将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工作的内容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则可以更好地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与管理。
国家相关部分制定该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与调整。在法律法规没有出台前,地方政府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约束与管理。
将检查与日常巡视工作结合
公路路基的检查是保证其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工作,但该工作的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因此检查间隔的时间往往较长,导致很多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进而引发交通事故等情况。
因此可以将检查工作与日常巡视工作结合,在巡视中进行检查,由于整个检查的工作量巨大,可以每天检查一段路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段公路路基的检查工作。
与此同时对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定期进行统计,找出经常出现问题的路段与发生次数最多的问题,在其后的检查时重点对这些问题与路段进行检查。
加大宣传力度
很多公路路基出现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因为行驶车辆超载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由于通行人员缺少对公路路基等方面的了解,导致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公路路基造成破坏。
为了减少这种人为因素导致的路基损坏问题,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标语、广告牌、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同时在收费站、服务区等车辆停留处的明显位置播放有关保护公路方面的视频。
积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出现,如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了工作压力与工作量,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变革。
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工作更加高效,利用该技术可以了解到各个路段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并将其传输到电脑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电脑就可以对公路路基的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更加具有针对性,减少了时间与精力的浪费,降低了成本。
确定工作重点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的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与精力,工作人员负担极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使其更加积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多聘请一些工作人员;
另一方面要确定工作的重点,即不同部分工作的重点内容,如防护结构的重点为构件的变形与缺损问题、排水系统的重点为检查排水系统是否通畅等,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管理,可减少路基出现损坏的情况,减少工作量。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安全性、质量与稳定性,而且又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保障行车与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加大对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