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置技术发展历程 餐厨垃圾运营是典型的“精细化”运营,对整体系统要求更严苛。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在餐饮垃圾处理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技术已由“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工艺运行的模式。
餐厨垃圾运营是典型的“精细化”运营,对整体系统要求更严苛。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在餐饮垃圾处理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技术已由“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创新”,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工艺运行的模式。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一代消费者外出就餐的频率增加,我国餐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5-2019年我国餐饮收入从32310亿元增长至46720.7亿元,从疫情后餐饮整体恢复情况来看,2021年1-5月我国餐饮收入为17789亿元,同比增长56.78%。
随着我国餐饮业的高速发展,餐厨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大,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为1.2亿吨。
我国餐厨垃圾中食物残渣占比90.72%,骨类占比5.24%,厨余占比3.41%,纸类占比0.3%,塑料占比0.19,织物占比0.12%,竹木占比0.02%。
随着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中蛋白质、有机物的含量逐渐提升。
从此种角度来看,餐厨垃圾逐渐衍生出资源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4月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中标项目33项,总投资额11.8亿元;同比来看,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投资金额降低17.8%;环比来看,项目数量增长32%,投资金额降低4.7%。
2021年1-4月全国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中标项目共计115项,总投资金额为57.91亿元。同比2020年1-4月累计中标项目数量增长55.4%,累计中标金额增长34%。
△ 此图源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餐厨垃圾含水量高,且有机物、蛋白质丰富,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将造成大量污染,填埋处理则会破坏环境,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化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尤为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发展内容,目前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堆肥处理、微生物发酵、生物养殖与化学炼制:
餐厨垃圾在集中处理、提取和再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臭气,气体中存在大量具备污染性的有机物,可对大气造成污染。为解决该类问题,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应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比如,控制餐厨垃圾资源提取所产生的臭气时,可运用磷酸改性沸石吸附臭气中甲硫醇、氨气等气体,消除臭气;还可在堆肥处理等工艺中选择磷酸盐、石灰等物质材料,改善处理条件,提高餐厨垃圾资源转化率。此外,可运用生物洗涤法、生物过滤法、天然植物液、膜过滤法等实现生物法除臭,经验证,采用生物过滤法与膜过滤法相结合的方式,挥发性有机废气去除率较高。
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具有较强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政府有关部门应基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制定一系列政策,可从专项资金投入、试验研究引导、税收优惠等方面着手,提高社会整体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视度。例如,在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可根据有关政策减免其税费,经过资源提取后生成的产品可由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买家,规范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依据制定相关标准条例,如餐厨垃圾腐殖质肥料标准等,并加大餐厨垃圾处理监管,全面杜绝焚烧法等污染性处理方式,同时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规范餐厨垃圾回收、运输、处理和再利用等工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构建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管理制度,规避不法商贩私自售卖问题,一经查处,严格处理。
产量控制是一种从根本上降低餐厨垃圾数量的管理方式。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广“光盘行动”,目的在于引导社会公众树立节约意识,减少餐厨垃圾。此外,在垃圾分类政策下,餐厨垃圾已经初步实现了集中、专项处理,并非传统的“一烧了之”。为进一步保障餐厨垃圾资源化发展顺利,应严格落实餐厨垃圾排放监督制度,结合垃圾分类政策进行申报登记,实时掌控各地餐厨垃圾产量,依据产量数据调节垃圾处理厂承载力,同时增设餐厨垃圾排放限值,以此实现产量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