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一家施工单位总公司于2017年对某隧道工程投标,项目以3200万元中标,一直没有开工。公司于半年后将该项目分配给了预算员小张所属项目部。根据商务经营管理要求,小张对投标报价进行清单核算,结果出来了,真是大跌眼镜。 此项目投标文件严重不合格: 1、投标文件多处没有执行招标文件报价;
案例背景:
一家施工单位总公司于2017年对某隧道工程投标,项目以3200万元中标,一直没有开工。公司于半年后将该项目分配给了预算员小张所属项目部。根据商务经营管理要求,小张对投标报价进行清单核算,结果出来了,真是大跌眼镜。
3、一个关键清单项的组价含量与图纸标注差异竟然少了80%!心存侥幸心理再去看现场,结果无奈摊手。
此价号所对应的清单项,开工后会发生变更增量。仅此一项,该项目模拟结算亏损数额达800万元!
一个合格的投标文件果真有那么难做吗?
在项目中标后,经过多个项目对投标报价的分析和核算,经常会发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1、投标报价与招标范围不一致,致使结算中无法主张自己权利;
2、投标施组所叙述的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不符,即使签证完备也无法结算;
3、措施报价太过随意,系数法报价后才发现与实际发生差异过大;
4、任意使用不平衡报价策略,给后续项目实施埋下隐患;
5、对模糊叙述的清单项目描述没有吃透,核心价号的组价偏高或偏低,使项目遭遇施工管理风险;
6、根据自身组价习惯,懒人思维报价,使价差调整无力回天。
投标报价是项目商务管理的基础,是合同履约的核心,如上问题造成的投标报价失误,将使项目管理无功而战,造成项目严重亏损。
具体案例项目概述
暗挖结构尺寸2.6*5.5隧道总长度500米,竖井7座。
工程量清单主要工程量:挖土方12000m3,网喷混凝土2200立方,初衬混凝土2000m3,图纸要求超前全段面注浆20米,防水8000平米(专业分包)。
招标控制价3300万元,中标价3200万,控制价下浮3%中标;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9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8年5月24日
3.1涉及工程造价增加的,工期的延长及重大技术变更均应报监理、招标人。
3.2专业分包队伍由中标人全权管理,并为专业分包人员提供水源、照明、道路、临设等,此费用包括在投标报价中。
3.3招标图与施工图的变化清单于收到图纸后14日内上报招标人。
3.4价格调整:以2017年8月份造价信息为基础,信息价有上下限的,参考下限。
调整内容:钢材、混凝土、人工、人工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小于或者等于约定变化时,不做调整。
本项目工程现况与招标时发生改变,原设计现场为绿地,施工仅需占用20米道路。现场建有一条临时导行路,为了不阻断交通且确保工程安全,初步方案拟由原设计20米改为全线全断面注浆施工500m,而刚好就是这个全断面注浆单价出现了问题。
图纸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18.5m3/m,组价没有看图纸,而是复制粘贴其他小断面的超前小导管普通注浆项目,即注浆含量3.5m3/m,如此一延米潜亏12700元,如果变更成功将涉及亏损约800万元。
这得益于小张所处的管理团队对前期资料的重视以及对招投标资料的研读。经过专家论证,结合重新复测的地勘资料以及周边环境的调研,此段无需变更为全线注浆,执行原图纸。另外,业主上报的概算追加很难,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刚好给自己减少了损失。不过这个案例所出现的很多错误,给造价人带来很多警示。
不按照招标文件投标,真是害人不浅
投标时对工程量核算,防止对工程量把握不到位而使项目报价遭受损失。
在投标过程中,很多低级错误明明可以避免,但因不注意,使得前期已做的所有工作毁于一旦。
不看文件里的“技术要求”和合同“专用条款”内容与图纸要求,只看清单项目描述组价。
明明文件里没有要求考虑措施费,对于措施费里面的内容想当然,不看招标文件内容如何叙述,最后造成报价内容忽高忽低,影响工程项目的总体报价。
明明招标文件的范围已经明确了不包括,签证也签署齐全,但是审计却不会把这部分费用给你。
理由:招标文件不包括内容已经在报价时综合考虑了,这部分超出的内容,视为让利。
投标报价一些常规硬伤,看看自己占几条
1、取费错误,明明是市政道路工程,取费套用土建工程,取费不规范。
2、不按照工程量清单的项目描述或者仅根据清单项目描述组价。
两种做法的问题是:价格出来不是高就是低,或者逻辑关系混乱。
第一,招标文件范围,关于技术要求里规定的内容和清单描述;
关于清单描述重复的情况自行报价,两个清单单价存在相同内容,最后审计会对重复部分判断为不平衡报价并进行调整。
暗挖土方和弃土和消纳两个清单的组价均根据“由投标人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自行考虑”。
如此组价,暗挖土方、弃土和消纳组价中均重复计取了土方运弃,使分部分项土方多计78.5万,不仅影响商务策划效果,在结算时被调减及调整的几率加大。因为无论是固定总价包干还是固定单价,作为政府审计,在最终结算审核时对合同单价都有逐项审核动作,对明显超出市场价的项目也会主张修正。
被误认为不平衡报价,且暗挖土方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数倍,没有在投标时被清出来,而把问题留到了核算或者结算阶段。即便能解决,最终也会因争议问题而影响工程结算进度和回款进程。
3、需报价的工程量不深入看图,组价混淆工程量的计量单位
清单要求按照立方,报价却按照平米,厚度30公分混凝土的折价为立方,单价是成倍的变化,案例中竖井内的人行步道报价工程量不大,如果是大范围工程量计量单位混淆报价,影响总价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不看图纸标注有具体的工程量或含量,不负责任地拿其他相同项目报价复制粘贴,完全不考虑组价内容是否有范围误差,到最终结算时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案例的全断面注浆,不看图纸报价,2.6×5.5隧道工程量全部套用2.0×2.3的工程量,最后被视为让利,预计变更增量使项目分部分项费用潜亏810万元!如果变更成为现实,几乎无话可说。
现在有很多新工艺,是我们之前在定额里面或者说内容是新增加的,需要询价。询价过后如何组价呢?竟然直接补价,其中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含量没有,只有三个数!
项目正常施工问题不大,如果赶上项目延期,甚至延长几年的,那这么做,价就吃大亏了。
现在很多常规项目,都不是按照正常工期来完成,会有或多或少延期情况存在。三个月能承受,延期三年呢?
案例里关于调价的,涉及人工、材料、机械,只要超出6%以外的,根据文件是可以调整的。
但是,这种报价方式没有任何依据进行调整,人工、材料、机械延期之间的所有超出费用,都需要自行承担,如果补项发生很多,影响将会更大。
投标增项补价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要根据补充定额编制的基本原则,工、料、机都要有工程含量,有市场单价,把组价信息补全。
6.1很多项目在中标后因为专业项目报价不合理而无法发包给专业单位造成签约争议,但是基本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聪明反被聪明误。
案例中有一项防水工程,因为土方组价重复多计,造成项目下浮没有空间,于是商务人员自作主张在此处进行了让利。直到专业分包单位进场和商务人员沟通签署合同的时候发现,专业工程报价及其不规范,投标报价专业性不够,报价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后经甲方过程审计审核,控制价和报价确实有些差异。因为外价中标后很久才签分包合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爆出来。最后,经过几轮谈判后确定,总包先行承担由前期投标造成的差异损失,根据分包报价签署合同。
在国际上投标活动允许做不平衡,但那是有条件的,规划与图纸等资料符合要求,后期结局可见。
然而在国内,很多项目并不满足这个要求,拆迁、资金和项目规划都会影响图纸深度而变更。
后期变更项的发生几率大,没有一定的施工、商务策划经验,很难做到不平衡报价准确无误。
很多项目最终折在把不平衡报价做反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损失惨重并不为过。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老老实实投标,扎扎实实报价,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结语
一个合格的投标文件由多方面组成:投标阶段对工程量清单的纠偏、有目的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答疑文件、与招标文件同范围同标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期对招标文件的充分理解、对竞争对手的评估而策略报出的最终价。
既抓不住投标要点,又不负责任地投标,就是作茧自缚,最终损失的将是项目管理的应得利润。
转载于田伟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