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纪念 | 一场跨越70年的“对话” 都设设计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2021年是杨老诞辰120周年,都设有幸用一个当代的建筑来“对话”70年前的杨老的作品----南京北京西路72号院。我们认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这个跨越70年的“对话”。
最好的纪念 | 一场跨越70年的“对话”
都设设计
基地鸟瞰
历史保护建筑有明确的“紫线”,只能翻修,新建的部分做一个保守的“复建”来和老建筑呼应似乎成了当时一个比较保险的道路,因为之前有好几位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非常现代的都没有通过政府的专家会,业主也希望我们用当时刚建好的“扬州虹桥坊”的方式----8分旧+2分新,用一个相对保守的方式来处理。
主设计师连着两天在现场端详了老建筑、对每一棵树做了详尽的调研,然后放弃了求稳的做法:我们要用当代的工艺、当代的材料和当代的空间来和这个场地做一个“对话”。这个对话要放弃建筑师常见的“语不惊人势不休”的做法,谦逊低调是大前提;但同时它必须是一个“新”的建筑,在谦逊低调中还要有自己的气质。这里不是卢浮宫,我们不停地告诉自己 : 收敛的做设计是对前辈的最大的尊重。
这样的项目要想站得住脚,只有通过分析推导而出。这个时候限制条件反而就成为了设计的助手,得出最优解成为可能。
通过日照的反推确定最高点不超过20米
通过树木保留反推确定可建设范围
通过保留树木反推确定可建设范围
通过交通和流线推导出主体布局
形成第一次总体布局
在这一稿方案中有几个特殊点:
1. 尝试对现有工艺美术馆扩建一部分,原建筑是典型的中间走道两边房间,无法满足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的需求,所以扩建部分成为大空间所在;
2. 前区广场结合地铁出口,形成开放的城市界面;
3. 新建部分唯一的人行入口要穿过老建筑,所以入口处通过环境设计(和老建筑脱开)凸显出来,并且引导人进入美术馆。
4. 内部形成广场,别有乾坤在腹中。
美术馆的扩建应该是这中间最精彩所在,但不可避免的会和保留建筑搭接,而且保留的水杉要在建筑中,必须要经过国家文物局和林业部门的批准,规划也不太赞成,最后只能放弃,这不得不说是这个项目里一个挺遗憾的地方。
最终方案实景融入
老建筑为坡屋顶建筑,设计师采用的策略是5栋建筑里周边的3栋建筑为坡屋顶。与老建筑的坡屋顶一起形成完整的周边映像,中间两栋为平屋顶,满足日照对高度的要求。
都设一直秉承“ 不在当代做古代的事 ”,通过对老建筑色彩和材质的提取,“取意弃形”,用当代的的技术和材料来构筑,这个后来在“故苏雅集”、“开封泰和府”等项目中都得到贯彻并成为都设的设计哲学之一。
色彩提取
2014年5月23日,在专家会上,来自南京住建委、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建筑院、南京博物馆的专家肯定了这个方案,经过报批、公示终于这个已经折腾了3年的项目有了“准生证”。
本 以为很快就会建成的项目没想到因为各种原因修了7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设计师花了4年的时间深化了设计,也许这真是慢工出细活的典型。
整个项目采用幕墙体系,因此对砖的研究是重中之重,为了解决砖的泛碱以及和其余体系交接的问题,创新的采用石材来仿砖,通过对石材表面不同的处理达到砖的色差。
多次样板的制作
工地现场(2020.12)
石材仿砖让外墙的各个交接面都变得容易、精致(2021.8)
我们常说“上帝存在于细节里”,砖(灰)、石(白)、木(红)是杨老在设计老建筑时采用的材料和色彩,而南京的老建筑大多如此,新建部分和老建筑对话遵循一个原则:
“协调中有对比、对比中有回应”
新老建筑的背面--呼应
新建部分与老楼相邻的恰恰是那两个玻璃盒子,“对比”做到了,“协调”呢?新老建筑之间有一排水杉,设计师对老建筑进行了立面分隔提取,然后创新的使用型材+石材的方式呼应老建筑的材料和色彩。
现代的工艺能够完成70年前不敢想象的细节, 建筑应该体现所在时代的技术特征,时代在进步,建筑也是: 同样是灰白的石材,通过创新的节点设计能够体现出当代建筑的魅力。
开缝式幕墙的创新运用(2021.8)
2021.8工地照片
新老建筑隔着水杉的对话
“新砖”
荣康康在现场(2021.8)
首先要感谢业主江苏省建集团,8年前第一次和陈董见面到8年后即将建成,中间一直得到其大力的支持,还记得当时他说这是他送给女儿的礼物,一定要成为传世之作。过程中百般折腾,受到最大压力和需要克服最大困难的就是他了,所幸这个项目终于即将建成了 。
其次要感谢参与这个项目的都设的设计师,在这漫长的8年中,前前后后有10多位设计师参与其中,向已经离开都设的秦迪、张琪琳、孙菘、马腾飞、王倩兰等表示感谢,他们大多毕业于东南大学,可能正是这份对于前辈的尊重才支撑他们在2015年后没有设计费的情况下继续细化节点。
我其实一直在思考面对文保健筑我们应该用哪种心态和方式去对应。17年前做外滩15号甲的投标,评标时听罗小未先生讲了外滩的历史,外滩其实是有60年的跨度,所以她认为没有统一的风格,今天应该有今天的建筑。在72号院项目中,都设没有去安全的仿古,做了一个现代建筑,比较巧妙的采用了一个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对应各种声音,然后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做到“内有乾坤”。 建筑一直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
我不知道70年前杨老设计时的想法,但老建筑明显的“民国建筑”的特点反映的正是当时的文化和技术,新的72号院反映的也应该是21世纪初的文化和技术。在即将建成的广州永庆坊中国第一个有声电影院金声电影院的改扩建中,都设依然用最现代的手法去呼应历史建筑。
在杨老120年诞辰之际这个历时悠久的建筑终于建成,我想这不仅是巧合,更是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