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中楼面梁的从属面积问题。
longshenjiu
longshenjiu Lv.12
2011年11月10日 21:30:03
只看楼主

关于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规范4.1.2有如下条文“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但对于双向板,我们一般按塑性铰线来导荷的。以下图为例,柱网8000*8000,没有次梁,计算红色虚线所示梁由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假设楼活荷载为2.0kN/m^2,使用功能为教室,即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折减系数取0.9。如果按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图示绿色虚线)导荷,可得梁的导荷面积为32m^2(“十”字号填充区),那么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为32*2.0/2=32kN,但如果按规范的从属面积来算,该梁的从属面积应该为64m^2(交叉线填充区),应取0.9的折减系数,即梁端剪力为32*2.0*0.9/2=28.8kN。不过,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梁端剪力按从属面积计算,即剪力=64*2.0*0.9/2=57.6kN,这样就得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理解是对的呢?施老的书中的例题都是单向板,不存在什么分歧,但对于双向板,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关于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规范4.1.2有如下条文“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但对于双向板,我们一般按塑性铰线来导荷的。以下图为例,柱网8000*8000,没有次梁,计算红色虚线所示梁由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假设楼活荷载为2.0kN/m^2,使用功能为教室,即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折减系数取0.9。如果按照双向板的塑性铰线(图示绿色虚线)导荷,可得梁的导荷面积为32m^2(“十”字号填充区),那么活载产生的梁端剪力为32*2.0/2=32kN,但如果按规范的从属面积来算,该梁的从属面积应该为64m^2(交叉线填充区),应取0.9的折减系数,即梁端剪力为32*2.0*0.9/2=28.8kN。不过,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梁端剪力按从属面积计算,即剪力=64*2.0*0.9/2=57.6kN,这样就得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到底哪个理解是对的呢?施老的书中的例题都是单向板,不存在什么分歧,但对于双向板,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个人感觉如果按第三种算法得出57.6,如果将所有的楼面梁全部算一遍的话,那么整个楼面的荷载是算了两遍的,有点不合适。


免费打赏
fengzhiwuqu
2011年11月14日 14:15:24
1楼
学习学习
回复
chinalxb
2011年11月14日 13:48:53
1楼
荷载规范中有从属面积的规定,见142页.
回复
chinalxb
2011年11月14日 13:41:31
1楼
从属面积与按照实际的塑性铰线是两种概念.塑性铰线相对来说比较真实,更接近实际情况;从属面积实际上是考虑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能满布的情况而乘以的折减系数.从属面积这种算法与按照塑性铰线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即若按照单向板(梯形荷载)计算,算得的内力大约是按照从属面积计算结果的90%左右,若按照双向板(近似于三角形或梯形荷载)计算,算得的内力大约是按照从属面积计算结果的80~90%.所以个人认为荷载规范偏于安全未对单双向板做细化规定,统一给出0.9的折减系数,规范的条文说明也有相关的解释.你可以按照两种方法核一核自己设计的板,梁.基础等构件,结果差不太多.
回复
maxitweber
2011年11月14日 13:04:50
1楼

巧了,刚看一注的专业教程,上面有从属面积的解释,: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应由楼板的剪力零线划分”。
回复
moyu132
2011年11月14日 12:59:24
1楼
个人认为,规范此条所说的折减系数针对的是楼面活载的取值,对于同一种活荷载所在板格区域面积不一样大时,同时存时的概率不一样,显然是面积越大时,满载的可能就越小。楼主计算剪力所用的面积是指结构的力学传递的面积,跟规范上的这个从属面积不一样。即当取楼面活载考虑折减系数时,要按规范的从属面积,确定活载后计算内力时应采用力学传递的面积。
回复
maxitweber
2011年11月14日 10:55:33
1楼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帮你顶一下吧。
不过我觉得你的叙述中有一个疑问,双向板的塑形铰线包围的面积应该是导荷面积,从属面积是荷载规范上的定义。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是否能完全等同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