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中的空间注记方法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Lv.15
2021年09月06日 10:15:38
只看楼主

    通过GI S对以上多尺度 、 多元化的空间注记的分析结果 , 以及建筑高度 、 生态等其他因子进行综合叠加评价 , 发掘不同尺度城市空间的既有问题 ,有助于在后期的城市设计阶段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 , 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 在城市大尺度层面 , 提炼出城市南望狼山的历史中轴特色空间以及依托河流的江海联 动特色空间 ; 优化观景点体系 , 预留观赏点 , 综合考虑天际线对景观轴线与标志物对景 , 对高层建筑统筹协调安排 , 塑造城市形象系统。 在中尺度的滨河空间层面 ,依托既有滨河景观及公共设施资源 ,弥合城市 公共空间体系 、 公共设施 、 公共活动体系 ; 将唐闸及其周边历史街 区 、 天生港等重新归人城市历史格局 中 , 并与步行网络系统整合 ; 增加停留空间 , 明确开放空间主题 , 重视文化内涵彰显 , 补充体育锻炼等驻留性的活动 , 营造需求 , 强化功能 , 以提高公众关注度和使用率 , 用充满魅力和舒适性的城市滨河环境激发新一代南通 市民融人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的诉求。 在小尺度的城山路街区层面 , 制定城山路城市设计策略及措施 , 致力于保护和延续道路的空间关系 ,保留并强化各特色节点的场地空间和细部设计, 对其与 其他街巷的衔接进行有效引导。

    通过GI S对以上多尺度 、 多元化的空间注记的分析结果 , 以及建筑高度 、 生态等其他因子进行综合叠加评价 , 发掘不同尺度城市空间的既有问题 ,有助于在后期的城市设计阶段制定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 , 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 在城市大尺度层面 , 提炼出城市南望狼山的历史中轴特色空间以及依托河流的江海联 动特色空间 ; 优化观景点体系 , 预留观赏点 , 综合考虑天际线对景观轴线与标志物对景 , 对高层建筑统筹协调安排 , 塑造城市形象系统。 在中尺度的滨河空间层面 ,依托既有滨河景观及公共设施资源 ,弥合城市 公共空间体系 、 公共设施 、 公共活动体系 ; 将唐闸及其周边历史街 区 、 天生港等重新归人城市历史格局 中 , 并与步行网络系统整合 ; 增加停留空间 , 明确开放空间主题 , 重视文化内涵彰显 , 补充体育锻炼等驻留性的活动 , 营造需求 , 强化功能 , 以提高公众关注度和使用率 , 用充满魅力和舒适性的城市滨河环境激发新一代南通 市民融人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的诉求。 在小尺度的城山路街区层面 , 制定城山路城市设计策略及措施 , 致力于保护和延续道路的空间关系 ,保留并强化各特色节点的场地空间和细部设计, 对其与 其他街巷的衔接进行有效引导。

1.jpg2.jpg3.jpg4.jpg5.jpg6.jpg

    空间注记在城市设计过程中 , 建立了一种对复杂城市空间的直观的感性认知 、 感性解析的技术方法 , 将城市空间的真实感受落实到可操作的方法层面 ; 进而以开放空间为核心 , 以空间活力为导向 , 以城市文脉为依托 , 以景观品质为保障 , 将抽象的物质性空间转变为充满意义 、 情感和体验的具体场所 ,重建人 们对场所的情感依附 , 从而弥补了城市设计中纯物质性空间设计的不足 , 具有较好的城市设计指导意义 。

加倍努力
2021年09月06日 12:13:06
2楼

好资料,学习了城市设计中的空间注记方法,多谢了。

回复
lijiawei411
2021年09月08日 14:10:28
3楼

以开放空间为核心 , 以空间活力为导向 , 以城市文脉为依托 , 以景观品质为保障 , 将抽象的物质性空间转变为充满意义 、 情感和体验的具体场所 ,重建人 们对场所的情感依附 , 从而弥补了城市设计中纯物质性空间设计的不足 , 具有较好的城市设计指导意义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