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能取消996? 计成(ID:jicheng-0102)原创 作者 | 张帆 编辑 | 肖琪玲 不久前,字节跳动宣布将从今年8月开始取消大小周制度,全面实行双休。 与此同时,快手、拼多多、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都先后在近期取消了大小周制度,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更是直接尝试“强制双休”,要求全体员工保障双休,严禁周末连续两天加班。
不久前,字节跳动宣布将从今年8月开始取消大小周制度,全面实行双休。
与此同时,快手、拼多多、美团等多家互联网公司都先后在近期取消了大小周制度,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更是直接尝试“强制双休”,要求全体员工保障双休,严禁周末连续两天加班。
大小周指的是一周上五天班,下一周上六天班,如此循环。字节跳动是最早执行大小周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时间长达9年。
事实上,面对是否要取消大小周制度这个问题,字节跳动的高管曾经纠结了很久,甚至为此在公司内部做了一项抽样调查。
令人意外的是,在抽样中,三分之一员工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员工支持,三分之一没表态。
同样的面对即将被取消的大小周制度,有人欢喜有人愁。一部分人为双休欢呼,庆幸自己有了更多自由时间,能更充分的享受生活。有快手员工在接受采访时直接表示,“以前周末常常加班,连谈恋爱、约会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培养兴趣爱好。”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取消大小周是一种变相降薪,他们担心公司取消了加班制度,减少了加班工资,但不会相应地降低kpi,导致最后做相同的工作到手的钱却更少了。
按照上述公司以往的规定,休息日加班有双倍工资,如果实行大小周员工每月会有相当于 4 天薪水的加班费。由此类推,一个月薪4万的员工,每年到手会少拿7.5万元左右。
不管员工愿不愿意,从整体趋势看,取消大小周、减少996似乎逐渐成为很多互联网头部公司发展的方向,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加班不再会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代名词之一。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苏勇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认为,互联网公司可能是迫于整个社会的压力,也迫于内部员工的要求,所以取消了这种大小周的制度,对劳动用工的要求越来越规范。
既然互联网行业能有这么多公司对加班制度作出调整,那么在同样加班严重、吐槽不绝于耳的设计行业有没有希望进行类似的改革呢?
答案可能不太乐观,至少目前还没有头部设计公司或设计院敢于作出表率。
其中一个很核心的要素在于,大量互联网公司加班是为了主动追求增长,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为行业巨头,形成垄断地位。
比如字节跳动用9年的大小周制度换来了数千亿元的市值和抖音、今日头条等现象级产品。如今人口红利放缓,互联网企业增速下降,自然而然就不再需要通过996制度和“狼性文化”过分追逐速度了。
而设计行业常年实行996甚至007可能并不是为了主动追求速度和企业发展,不少设计公司加班的原因,至少很大一部分来自外界,或来自甲方的压力,或来自业内的恶性竞争,属于求存的被动应对。
比如甲方要求A设计院在一个月内完成某项目,B设计院提出20天就能完成,甲方即便不与B设计院合作,也会考虑要不要以同样的时间要求A设计院。
那少出来的10天怎么办呢?只能由一线设计师加班、熬夜挤出来。这种恶性竞争不仅体现在设计周期上,也体现在设计费用上。
另一个层面,即便设计院也模仿互联网公司取消加班制度,要求所有员工到点准时下班,周末不用工作,设计师往往也很难安静休息。
因为来自甲方的各种花式催图消息仍然会源源不断地传来,施工现场等着图纸施工。此时休息与否,设计院领导几乎没有话语权。
不过,也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公司取消大小周、强制双休是一种资本向社会舆论妥协的信号。
近些年开始,抵制996制度几乎成为了网络世界的“政治正确”。2020年12月29日凌晨,拼多多一位员工在寒夜里倒下,导致大众对加班文化的抵触情绪不断变大,仿佛撕开了一个巨大裂口。
紧接着“内卷”和“躺平”的讨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加入了“声讨”超时加班现象的阵容。
事实上,每年设计行业内都会曝出几起“猝死”事件,但大多不会引起更高层面的关注与反思。一周后,一切恢复如初。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呼吁,“超时加班与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不相符,与国家提倡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也脱节。希望‘两高’像重视治理欠薪一样,重视解决超时加班问题。”
在设计行业,有部分老一辈设计师对年轻人的吐槽不甚理解。此前「计成」采访过一位年过半百的设计师,他对年轻人动不动就抱怨加班多、收入没有保障的现象颇有微词。
他认为年轻人就该多吃苦,多积累经验,而不应该执着于工资是多几百还是少几百元。“我们那个年代,大家还是从学徒制过来的,甚至很多人早期都拿不到工资还要拼命工作。”
这位设计师可能忽略了一点,时代变了,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机遇不同。20年前,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只要肯吃苦,大概率就能学到有用的技术经验,在几年后换取超额的报酬。
但是如今,行业发展红利淡去,行业增速放缓。设计师即使工作勤勤恳恳也很难实现晋升,前进一步。一些设计师认为自己的职业状态就像温水煮青蛙。
原因或许还是在于人才供给过于饱和,金字塔状的人力需求现状,最后能挤上塔尖的人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在腰部以下“充分竞争”。
在一个生产关系、生产模式极其传统的行业,“充分竞争”之下,指望用人单位主动取消996,从以人力穷举的方式追求效率转向追求公平,现阶段恐怕还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