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出在羊身上。 作者 | 朱河 编辑 | 肖琪玲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号 计成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被设计师们疯狂诟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设计师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通过各种宣泄路径最终指向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被设计师们疯狂诟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设计师所有的不如意,都可以通过各种宣泄路径最终指向这个问题。
没有加班费,可以说是设计行业的原罪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设计师为什么拿不到加班费?
羊毛出在羊身上,设计师拿到加班费的前提条件是,在加班的这段时间内,设计师能够为公司贡献出实际价值。
说直接点,如果因为设计师的加班,导致公司账户上多出一笔收入,那么公司才可能愿意为设计师的加班支付劳动报酬。
有人可能有意见了,我用劳动换报酬,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天经地义。加班不给加班费,还有理由?
这话肯定没错,朱河当然也不是想替“不给加班费”辩解,只是想客观分析一下造成这个局面的深层次原因。
对比一下处在工业生产链上的劳动者,大概就清楚了。比如网络上常被调侃的电子厂,多数电子厂,工人加班都是有加班费的,为什么?
一方面,由于一些现实的原因,电子厂工人的基本工资被压得很低,加班费本身就是他们工资的一部分,甚至占大头;另一方面,电子厂老板会以此向他们灌输多劳多得的价值观,诱导他们拼命加班。
有了加班费,一切就显得有据可循了。该加班加班,该换厂换厂,工人有想法,也只是加班费多少的问题,而不是加班费有无的问题。多与少,有和无,二者带来的不悦完全不同。
更关键的是,工人的每一次加班,都能直接生产出一些零部件或者产品,这些产品也都能直接拿到市场上兑换成钱,电子厂进而享受到工人加班带来的额外收入,有了这笔额外收入,老板才愿意为工人的加班支付劳动报酬。
因为工人的加班,为电子厂贡献了实际价值,而不是看起来在加班。
换句话说,加班费在电子厂有两个作用:一是压低基本工资,降低人力成本;二是量化加班的劳动价值,让工人明白多劳多得的道理,促成生产效率最大化。
压低基本工资,降低人力成本,第一点其实很多设计公司就是这么干的,在一些国有大院尤其突出。从人力供需层面看,大院这么做道理显而易见:我们每年就招几十号人,但每年想进来的人这么多,收到的简历以及各种关系户上百人,我当然可以压价了。
有没有加班费,问题出在第二点:量化加班的劳动价值。
假设一个项目进来,设计费300万,3个月做完。为了完成这个项目,这三个月里,无论设计团队如何拼命加班,公司也不会因为这群人的加班而多一笔收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劳动没有产生实际价值。
设计师的工作,充斥了大量的试错,这是设计工作的天然属性。人不是机器,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不断试错,好坏更因人而异。
对内,设计师上面有项目主管、部门主管,甚至大领导也会提意见;对外,甲方领导层的各种反复就更多了,对接的设计管理、这个总哪个总,都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不然他会觉得自己没起到作用会被看轻,最后董事长还要拍板。
所以,很多时候设计师的加班根本就不是效率问题,而是确实会存在这些客观原因。最终,放眼看去,都趴在工位上熬夜。
多数甲方更不会因为修改、调整而多给设计费。在他们看来,我只要一份满意的设计成果,你们的劳动过程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耽误节点,还要倒扣设计费。
项目做完,原本200小时寻得最优解,最后花了1000小时,中间的800小时并没有产生实际价值。
此时项目设计费还是300万,公司账上并没有因为设计师的彻夜加班而多出一分钱。这种情况下,公司怎么可能为这部分劳动支付加班费?老板私人掏钱买单?不存在的。
更现实的情况是,在做这个300万项目的同时,老板可能让团队做个投标。投标的加班情况就更不用说了,半个月,四五个人,最后如果没中,人力成本、效果图、差旅一算,铁定亏本买卖。此时你说你天天加班,所以想要加班费。
种种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局面。设计师每天疲于加班,意见很大,但这中间大量的加班又属于无法抹去的不断试错,有公司内部的原因,也有甲方层面的原因。在试错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劳动价值无法像电子厂一样量化——每多生产一件产品,电子厂就能多一份收入。
因为本质上,这3个月,设计师都只是在完成同一件产品。
最后有人会说,那必须让老板让利,大头归员工,剩下的归老板。这话想想就好,以往每年都赚1000万,今年你突然只让我赚500万,越赚越少,那我创业的意义和动力是什么?就好比把你现在的收入降到刚毕业时的收入,你一样不乐意。
人性都是贪婪的,换谁都逃不过。但更关键的是,此时只赚500万对老板而言,他会陷入深深的惆怅:老子今年亏了。
2楼
逻辑不大正确,以建筑设计为例,假如你设计的建筑受到好评,那最后随着名声大躁,设计师的工资还是会涨的,涨价的原因是质量好。但一个电子厂老板完成了目标,受到了甲方肯定,就不存在涨价的理由,涨价理由只能由数量决定。质量好不可替代,数量多容易替代!动态的看问题才不致于苦恼,一旦太苦恼,出来单干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