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建设项目的美观需求与日俱增。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针对人行交通流线的沿线都在做细致的优化,但对车流量较大的地库却缺乏与时俱进的优化措施。 众所周知,对地库美观程度影响最大的就是 机电管线 ,而其设计却往往缺乏有力指导和标准化支持,导致地库内的管线布置存在管线高度低、管位参差不齐、遮挡入户大堂、影响车位使用等诸多“矮挫丑”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建设项目的美观需求与日俱增。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针对人行交通流线的沿线都在做细致的优化,但对车流量较大的地库却缺乏与时俱进的优化措施。
众所周知,对地库美观程度影响最大的就是 机电管线 ,而其设计却往往缺乏有力指导和标准化支持,导致地库内的管线布置存在管线高度低、管位参差不齐、遮挡入户大堂、影响车位使用等诸多“矮挫丑”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设计和标准做法,达到对地库管线设计的切实监管,实现提高地库整体设计质量、减少返工量、整体观感效果好,能够起到提升楼盘地库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让地库管线重塑“高大上”的良好形象。
(2)所有主干管线原则上应敷设在停车位上方,从车尾位置通过。必须在车行道上方时,不应设在车道正中,应靠非大堂的一侧设置;车行道上方的管线优先
顺序:
(5)接
入单体建筑管井的支线,
应
避开大堂布置;受条件限制必须穿过大堂上空时,应避开门口位置,从侧边贴墙穿梁进入大堂;
(6)给排水、采暖管线与结构梁之间,应预留不小于500mm的净距;风管与结构梁之间,应预留不小于800mm的净距,以便于交叉时管线翻越。
(1)高层地下室有两跨及以上停车位的情形:全部主干管应布置在停车位上方,风管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大堂门口一侧;
(2)高层地下室有一跨停车位的情形:主干管按平面位置总则的优先级,一部分管线布置在车行道上方;
其中靠大堂一侧为车行道时:风管和水管布置在停车位上方,暖管和电讯桥架布置在车行道上方;
靠大堂一侧为停车位时:风管和水管布置在停车位上方(注意风管应远离大堂门口),暖管和电讯桥架布置在车行道上方;
(3)洋房地下室有一跨及以上停车位的情形:仅照明桥架可以布置在车行道上方,其余所有干管均需布置在停车位上方。
(4)机械停车位的情形:机械停车位的上空,除喷淋支管外,不允许其他管线通过。所有其他管线应布置在车行道上方。风管不应布置在大堂门口。
(1)所有管线(包括底部的喷头和灯具等附属设备)底部距离建筑完成面的最低净高,普通车位:车行道不低于2.4m,车位不低于2.2m;机械车位不低于3.6m;
(2)管线交叉避让时禁止管线下翻,管径DN100及以上应采用45°弯头、DN100以下应采用90°弯头上翻避让,且应在梁格内整体翻弯避免局部上翻;
消火栓应优先设置在非停车位、非大堂区域;若受限必须在停车位区域设置消火栓时,应设置在车尾处两车位正中;极特殊情况下,必须在停车位的车头柱区域设置消火栓时,应按以下原则设计(D值为头部车位线与柱边净距):
??????????????????? ???????????????????
② 300mm<D<700mm时,无法设置消火栓,应与土建专业协商,将D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③ 700mm≤D<1000mm时,消火栓设置位置如图所示。
④ 为确保美观,消火栓箱可采用组合落地式,栓箱及支管不得侵入车道线或车位线范围内。消火栓箱底部应设落地支墩;支墩表面颜色与地下室整体色调保持一致;支墩不得影响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① 大堂出口的缓冲区内,为配合精装亚克力灯具要求,一般不应布置喷头;当受限必须布置时,应靠远离大堂方向的一侧贴边布置;
② 宽度超1.2m的风管下应至少预留出0.1m的安装喷头空间,当风管受限底部净高不足2.2m时,可考虑在风管底边两侧做喷头以保证净高。
① 要求不同高度的风管应采用底对齐安装方式,以增加美观度;
② 风管最大高度400mm,局部不满足地库净高要求时,考虑调整宽高比或拆分小管的方式解决。
① 潜污泵排水因为输送介质往往带有大量杂质,管道应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且不应出现倒U形弯,以免间歇运行时引起管道阻塞;
② 潜污泵出口扩径应按计算确定,且不超过泵口管径的二倍;集水坑严禁设计在大堂区域,应设计在设备间或角落等隐蔽位置,出口阀组应安装在地面以上;当必须设在车位、车道等位置时,出口阀组应安装在地面以下便于隐蔽;
③ 下沉庭院雨排水管应采用UPVC塑料管或铸铁管,有利于确保管底净高;埋设在结构底板内的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此处在项目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全部采用镀锌钢管,由于卡箍的安装限制,实际施工管底净高很难保证。
① 下沉庭院下方的照明金属线槽,应从喷淋支管上方通过,以尽最大可能提升此处车库净高;
② 与电讯桥架并列的成排管线,其最大宽度不宜大于1m,为桥架设置的检修空间不宜小于350mm;
③ 一般桥架应采用45°翻弯;从配电室接线的主电缆宜采用30°翻弯,方便内部穿电缆。
对比往期建设项目来看,通过对机电管线平面位置、垂直高度和细部做法的优化,在BIM设计启动之前给予原则性规定,能够有效降低设计返工量、有利于塑造地库良好形象。
来源:POLY技术汇(ID:POLY-Technology),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