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中的大生产:12年大院工作的真实体验
妮a妮
妮a妮 Lv.3
2021年05月14日 08:47:54
来自于建筑问答
只看楼主

本文转自:四面空间,作者:苏丹、韩文文 室内建筑师韩文文曾是我的学生,在她毕业后的十几年里,我对她的职业情况知之甚少,但近两年来听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同行对她的赞誉倒让我开始关注其工作状况了,因为学生工作出色,曾经的导师自然也有几分自豪。


本文转自:四面空间,作者:苏丹、韩文文

室内建筑师韩文文曾是我的学生,在她毕业后的十几年里,我对她的职业情况知之甚少,但近两年来听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同行对她的赞誉倒让我开始关注其工作状况了,因为学生工作出色,曾经的导师自然也有几分自豪。


她此次的成绩汇报应当说是非常华丽的,在并不长的十余年时间里竟然完成和参与了近200项的工程设计项目,而且这些项目看上去无论品类或是规模还是完成程度都令人赞赏。由此我开始重新审视老牌儿国有设计院这样的生产机构之所以强大的问题。


曾几何时,历史悠久、兵强马壮的国有设计院,大多在室内设计领域的传播系统中开始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首先,这种体制内的机构不太会鼎力推举个体,它强调的是整体的配置和协作能力;其次,它的价值观在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而非网红效应和视觉属性;最后一点是令人生畏的,那就是作为设计生产机构,工作量是一个衡量个体的重要指标,所以大院的式微反而在于它的朴实和扎实,在于它的“与世无争”般洒脱。在这样的机构之中,每一个个体都会得到货真价实的千锤百炼。


但是,当平实的个体偶遇朴实和扎实的国有大院时,只要他(她)有足够的耐心和超强的韧性,这些个体的成长速度绝对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院里繁重的工作量是其中个体质变的诱因,这变化虽然缓慢、沉着,但那种成就和荣耀又仿佛突如其来,让一个朴实无华的设计工作者迅速走红。所以说国有大院自有其骄傲的资本和可爱之处,因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所创造的那种炽热的氛围,对于个体的铸造具有无比强大的功效。


大型设计院是典型性的现代化生产性机构,它的部门规划和岗位设置都是严谨又精确的,如同一部品质优良的机器,其中每一个齿轮都是高品质的,唯有此,这部机器才能高速运转,发挥出令人生畏的效力。同时这种机构也需要大量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可丁可卯完成本职工作。技术集成、工艺汇总、质量把控制度、空间设计完成度这些特质是空间类工程美学中必不可少的。再加上这种大机构善于把握大项目的原因,逐渐形成了一种大院项目的美学类型。


一般来说女性设计师驾驭这种美学不太容易,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我看到韩文文在大院中做得很好,这也说明其性格很适应设计院这种设计机构的工作方式。尽管在她的自述中似乎有诉苦的嫌疑,但是认真阅读上下文并浏览那些闪闪生辉、大放光芒的工程图片后,我们都会发现这种表面上的苦诉实乃透露出了一种骄傲的心迹,她俨然已经是一片精确的齿轮,随着大生产的节奏在运作,既是一个被带动者,又是一个带动者。她的作品已经具有了“大院”的美学特征,那是一种 浸染 在技术美学和工程美学中散发出来的光泽。


读书的时候,韩文文曾跟着我做过两个项目。第一个是环艺系一个工坊空间改造成阶梯教室的小型设计,那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项目。空间要从平坦空旷的形态改造成为地面逐渐升起的阶梯形,要保证视线的连贯性,同时还要兼顾它的“反覆”利用。她在这个项目中的表现让我意识到她的工程设计的素质。这一点和美院大多女生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另一个项目是她和另外三个学生随我参加上海双年展,虽然获得了唯一的最佳创意奖,但整个过程并不顺畅,因此在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支持她选择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我坚信她的品质和大院的品质是般配的,一定会修成正果。

         

苏丹

2021年5月7日

北京·清华园






园博园筒仓书店现场▲


设计 设计院

文  |  韩文文


很荣幸收到苏老师的邀请,写一篇关于在“大型”设计院工作的感悟。


从2009年至今,我在中国院室内部门已经工作了12年;设计院是有这样的本事的,能够在12年的时间里,把一个青涩的学生,变成老练的斗士。看起来比较抽象的语言,用数字来翻译就一目了然:在这是12年里,我完成了20个工程;接触了167个项目;正在施工以及接触的项目20项。可以说这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历练,但对于设计师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是最有价值的经历。不过我现在依然能清晰记起研究生毕业前夕找工作时的迷茫心情。清华美院的天才很多,找的工作也都不拘一格,有的同学去大学当教师;有的同学继续研究感兴趣的课题顺便读个博;也有的同学直接做起了电子设计杂志。然而仿佛只有最普通的同学才会真的以“设计”为职业,为去哪“做设计”而烦恼。当我正为去哪里应聘而游移不定时,苏老师对我说“要是想做设计,就去部院吧”。这好像是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真正的职业设计师的大门。


设计院培训例会▲


学着像大师一样思考


可以说设计院不缺大项目、好项目,因为每个设计院里都会有自己的明星团队;这些团队自带流量。作为室内设计部门,我们的工作便是用室内设计语言继续完成这些优秀建筑的作品。从进院开始,我的师傅张晔就带着我往返于各大师工作室和室内所之间;以至于到后来我也带着新同事往返于这些工作室之间时,有了一种莫名的传承感和责任感。当然其中接触最多学习到最多的便是崔愷院士。因为得到甲方充分的信任,大多数项目只要院士认可,甲方基本就会无条件认同。开始我把这理解为一种充分的默契甚至是个人崇拜,可后来我发现,院士之所以能够打动甲方,主要是发现了对方心里想要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同时也解决了对方看不到却一直存在的问题。我记得有一个时期总会因为一个问题被批评:“你的设计并不解决问题”。这凿凿几个字,让我沮丧也让我反思。这不再是上学时有关“功能和形式”一类关于设计本体的讨论;而是回归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投射到设计服务的维度上,有关“设计价值”的探讨;同时也是设计院价值观的体现。


崔愷院士和法国艺术家Bony先生 为“陶溪明珠”项目 选材料▲

崔愷院士为雄安站挑选地面材料▲


我们院号称“国家队”主要项目类型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国计民生”。所以我们的任务通俗的讲就是为大多数的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作为设计院的项目大多数情况下出资方来自于国家来自于政府。用有限的钱能为更多的人带来舒适美好的体验,是我们通常面临的问题。所以也就注定了设计院的另一层责任就是要“量产”设计。如何在“量产”的过程中技术动作不变形,保证高品质输出,“大师”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了。也许有的明星事务所一年会有多个优质项目问世,可对于设计院的大师来说,一年下来最起码要有几十个将近上百个优质的项目走进大众的生活。所以他们必须各怀绝技有效应对,“设计的价值”在这里是一种有效的“平衡”,也逐渐演变成了设计院独特的策略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先锋书店,2021年竣工
设计团队:韩文文 张爱爱▲

在建项目:荣城少年宫,方案完成时间:2017年

设计团队:顾大海 郭林 王佳旭▲

昆山当代昆曲院,2017年竣工

设计团队:韩文文 饶劢 彭雪莱 王佳旭▲


所以和大师一起做项目首先学到的并不是具体的设计手法,而是思维,是价值观,是最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沟通方法。


更长久的美好


我们所做的,是希望通过延续建筑关于“在地性”“空间感”使用者需求等方面的思考,真正将本该属于这个建筑的独特气质,通过室内设计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由内而外不可替代的一体化设计。我们试图创造一种惊喜,一种因使用者感受到的来自于建筑与室内空间完美融合而带来独特体验的感动。这不只是设计师满足创作欲的快感,也是一份带给使用者更长久美好的善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室内设计师找到了另外一条路径,不只是拼搭昂贵的材料,也不只是渲染复杂的装饰符号(符号具有文化意义没有贬低之意),用很少的接近于“点穴”式的手法,通过必要的设计,将空间气质激发出来。当然这也是设计院巨大的项目量,使我们不得不将如何能更加节省资源、如何能减少后期运维成本、如何能给人更持久美好心理体验,作为我们设计策略重要的一部分。



在建项目:昆山医院,方案完成时间:2019年
设计团队:韩文文 顾大海


全面 更全面些


室内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为了更好地生活体验,在室内空间中还会出现比如幕墙、暖通、给排水、智能化、强弱电其他专业的末端。这其实也是在实际项目中室内设计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将这些末端在室内空间界面“消失”掉,是考验一个室内设计师,或者是考验一个设计机构是否真正具有协同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难题。就拿“裸露吊顶”这个看似将问题简单化却很有可能是自找麻烦的话题来说。裸露吊顶其实一方面暴露了结构的美感,一方面提高了空间,是两全其美的做法;可如果这样的做法没有结构预留梁洞为前提,没有各专业精细化穿梁方案为保证,反而会使顶面设备凌乱不堪,于是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结构专业的前置配合,与各专业的协同作业,拘泥于传统的专业顺位配合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在这个时候,往往设计院得天独厚的优势就会展现出来。在建筑与室内专业的引导下,各专业设计师以最终方案效果为共同目标协同作业,最终难题得以解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室内设计师强大的整合能力与现场处理问题能力是一个项目完成度的有利保障;不过也经常会出现在现场看到了图纸上反应不出来问题,这个时候来自“大后方”的支援就显得尤为可贵了。


首钢holidayinn,2019年竣工
设计团队:曹阳 马萌雪 
设计解读:暴露老结构体现结构美学,但要求的是背后强大的精细化设计及整合能力▲
中国院创新楼,2017年竣工
设计团队:韩文文  顾大海  饶劢 王佳旭 李申


我们都是设计师


前几天偶然看到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夏君山(角色:建筑师)说“您要是想找一个听话的,干脆找设计院好了,不用来找我。”这也许道出了很多人对设计院的认识,或许说是误解。


有时不得不在现场调整设计细节▲


很遗憾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说“设计”本身是一种产品,那么设计“院”就是量产(“大量”而不是“批量”)设计产品的大型机构。其实当这个机构为“产值压力”、“项目总量”、“业务拓展”等诸多压力所裹挟时,难免在“量产”的同时频出平庸之作。所以反思设计院反而是比其他设计单位更需要操守的良心机构。因此我还是为一直坚守在这里的同仁们也为自己的同事们所感动。不过因为互联网经济和众多优秀事务所的异军突起,设计院的竞争压力远比我刚入院时大得多,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设计院的优势也再次显露出来。希望在这样的竞争之中拥有最优质的设计人才资源,最优质的项目资源的“设计院”,能够真正实现更多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理想。



/ 韩文文

高级工程师

北京工业大学本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现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院四所所长

代表项目工程:

昆山当代昆曲院 中间建筑剧场设计 、北京电影学院(剧院、影院、美术馆、图书馆等)室内设计、 威海群艺馆剧院设计、 三峡艺术中心室内设计、 厦门杰出建筑师当代建筑作品园13#地块-茶文化体验空间室内设计、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浙师大义乌国际学院、 208所专家公寓楼室内设计、 武警老干部服务处项目室内设计、 创新科研示范中心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1年05月14日 11:22:29
2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