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3月11日下午3时43分,随着李委员长的宣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雄壮的国歌结束。到目前为止,今年两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圆满结束。 那么今年两会有哪些有利于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提议呢?让边肖给大家梳理一下,马上看个够! 1.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田春艳 “呼吁完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督体系,促进预制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3月11日下午3时43分,随着李委员长的宣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雄壮的国歌结束。到目前为止,今年两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圆满结束。
那么今年两会有哪些有利于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提议呢?让边肖给大家梳理一下,马上看个够!
1.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田春艳
“呼吁完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督体系,促进预制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预制建筑的快速发展点燃了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据田调查,仅2016年至2019年,向北京供应预制构件的生产基地就从10个增加到39个,产能从75万立方米增加到410万立方米。
供应方如火如荼,需求方逐渐稳定,供需两端的变化使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
“在利润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在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必然减少,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田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苗头”:一些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外观质量上存在缺边、缺角、翘曲不均匀、裂缝、断裂等缺陷;内部质量方面,钢筋定位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将影响预制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违背发展预制建筑的初衷。”在田看来,预制建筑的“软骨病”必须根治。
想治病,自然要找到“根本原因”。田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产品质量还没有形成新的有效的监督体系。”2015年实施的新版《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取消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建设专业承包资质的审批,不再对预制构件厂的投资额、管理人员和技术能力设定门槛,使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完全脱离施工建设范围,成为建材产品生产企业。以前的监管制度已经不存在了,监管和执法凭据上有差距。”田对说道。
“旧的监理制度已经废除,新的还没有形成,预制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应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监督模式。”田建议,明确监管责任后,有关责任方应加强对预制产品质量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积极探索混凝土预制构件认证制度,通过认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从源头上促进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的提高。
2.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长陈锦石
“大力推广低碳住宅”
一是制定国家强制性低碳建筑标准,明确界定低碳住宅;第二,增加土地供应中的低碳要求,增加市场上的低碳住宅供应;第三,参照鼓励使用低能耗家电等一系列政策,对购买符合标准的低碳住宅的个人给予现金补贴或契税减免。
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大力发展光伏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因地制宜改变外墙保温技术规范要求。一是禁止使用外墙保温技术,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第二,对于外墙保温技术的使用,建筑面积和容积率的计算规则应适当放宽;第三,大力发展结构自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
“推广装配式建筑,提高标准化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劳动生产率与国外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建筑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预制建筑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存在标准化水平不足、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对此,陈锦石建议,一方面要大力推广预制建筑,不断提高预制建筑的标准化和技术水平。包括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NPC技术体系,加大在降低成本、方便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研发,不断完善预制建筑行业的管理体系,促进预制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预制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各专业的全面高效管理。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中预制建筑的比例。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激励政策,支持建设产业化项目。”陈锦石建议道。
3.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集团总裁唐秀国
“增加装配式竖向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预制建筑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预制水平构件+预制围护结构和内隔墙+预制装饰的预制建筑体系,并逐步朝着以“智能建筑”为核心的“新型建筑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但从实际出发,在推动大部分地区预制建筑发展时,“水平结构预制+其他非结构件预制”仍是主要技术,混凝土主体结构整体预制率较低,对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推广和国家政策的全面落地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推广垂直混凝土结构预制技术。
总的来说,目前竖向混凝土结构预制技术仍存在成本高、安装困难、施工效率低、灌浆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一方面,建筑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实验;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垂直混凝土结构预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搭建培训平台,鼓励企业在政策上创新。
联合国三一集团权威专家开发了以“空腔+搭接+现浇”为核心的SPCS3.0立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技术,形成了集团标准CECS579-2019,可实现墙柱梁全预制和地下地面全组装,大大降低劳动力需求,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智能施工、绿色发展的目标。已经在湖南、上海、天津、北京实施。
4.全国人大代表、广东芗泽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昌
“加强预制建筑人才队伍建设”
黄大昌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发展预制建筑,要求“力争10年左右使预制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装配施工水平和相应专业技能人才的总承包企业势在必行。
黄大昌建议,要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力量,加快预制建筑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促进传统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随着中国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黄大昌表示,要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与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必须重视农村就业人才的培养。因此,他建议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实现在家就业,还可以满足当地企业的就业需求。
5.国家技术专家、国家劳动模范、NPC代表邹斌
“完善组装式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帮助农民工转化为新型产业工人”
至于“促进农民工向新型建筑行业工人转化”的建议,邹斌认为,需要城乡、政府和企业的长期共同努力,按照教和学两个步骤,在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制定准确的政策,才能有效实现农民工的升级。
具体来说,包括加强新时期建筑工人的培养,进一步落实企业办学的相关激励政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型国有央企办学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要抓紧实施产学结合企业激励和企业办职校学生人均经费分配相结合,引导职业院校积极参与技术技术人才培养,帮助建设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劳动产业大军。
二是增加就业,承接相关产业链建设。邹斌表示,为避免形成“学习无用论”的逆向循环,需要推动新一代建筑技术产业的创建,以新的平台进行人才转移,形成“人才队伍优化培养——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双向良性循环。发展预制建筑行业,推进建筑产业化,把工地搬入工厂,让新生代农民工学以致用,“以打代训”,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是
因此,他建议政府牵头,政府与企业合作,完善组装式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提高组装式建筑的通用技术标准,加大对组装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支持,培育组装式产业的发展环境,促进建筑产业化的蓬勃发展,以更大更好的平台吸引产业工人就业,打造产学结合、产业工人渠道畅通的产业链集群,促进新时期“农民工”向建筑工人的快速转化。
6.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长杨国强
“加快智能建筑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进建筑业数字化”
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筑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加大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筑设备的研发力度,支持相关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研究。在现有龙头企业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施工机器人和智能施工设备纳入工程建设,加快试点推广,提升工程建设智能化水平。
加快基于BIM数字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实现设计、采购、生产、施工、交付、运营维护等阶段的信息共享。
融合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5G、射频识别(RFID)和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智能建筑信息化水平。推进施工图BIM施工申请审批和BIM审查模式,实现信息化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整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建筑行业建立大数据创新中心,实现行业数字化赋能。
第三,研究建立和完善智能建筑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由行业主管部门或龙头企业牵头,结合行业研究团队、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研究建立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组装零部件标准、新施工技术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为推进智能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推进智能建筑基本法规、评分制度、评价等级和评价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加快智能建筑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7.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芝
“加快新型建筑的产业化和智能化建设”
从国家层面完善与智能建筑和新型建筑产业化相关的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选型标准、主要构件尺寸准则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出台新建筑智能化建设和产业化的财政、财税、土地、环保等支持措施,将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内墙等成熟工业构件的充分应用列为相关建筑设计和施工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同时,完善适合智能建筑和新型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工程监理服务机制。
建立与新型建筑产业化、智能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预制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人才,特别是培养既懂土木建筑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壮大新型建筑行业工作者,为促进建筑业优质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撑。
8.全国政协常委、郑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近零能耗建筑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需要在法规、标准、监管和激励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1.加强对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的指导。建议加快建筑节能立法,建立强制性建筑标准,为我国实施近零能耗建筑建立明确的法律框架和技术路线。
2.推进“全过程节能”模式,推进建筑深度节能。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建筑业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完善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监管改造体系,特别是大力推进公共建筑建设“全程节能”模式,实行全生命周期智能节能管理。
3.加强建筑节能监管。建立健全近零能耗建筑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全国近零能耗建筑统一评价认定体系,颁布《近零能耗建筑评价管理办法》。我们可以参考德国的做法,建立建筑能效证书制度,展示建筑的能效水平,规定房地产在广告、出售、出租过程中必须出示建筑能效证书,大型公共建筑必须在公共区域的明显部位出示能效证书,以供公众监督。基于全生命周期建立建筑能效后评价机制和能效标准评级,由第三方机构出具权威认证,对在用建筑能耗进行检测和评价,在能耗成本和绿色金融方面支持能耗水平优于地区平均水平的单位。
4.培育接近零能耗的关键产品和技术。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节能企业加大开发研究制约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力度,利用近零能耗旧建筑改造升级,大力推进近零能耗重点产品和设备国产化。鼓励建立产业链联盟和创新联盟,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导向、官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9.全国人大代表、蒂奇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
制定民用建筑碳高峰规划,推进建筑领域碳减排行动。
建筑行业要实现碳峰值,就要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碳减排和碳中和,必须对建筑行业目前的建设模式和行业标准进行重大变革。将低碳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全面纳入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制定建设碳峰的政策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整体修订调整现行行业规范标准、技术指南和技术指南,建立与建设碳减排目标相对应的完整技术体系,全面开展低碳技术、产品认证等第三方认证。
10.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
关于加快发展低碳建筑的建议。
一方面,建议不断提高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强制性节能标准的能效。到2025年,新建筑节能水平将比2020年标准进一步提高20%以上。到2035年,新建建筑基本达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发展,鼓励零能耗零碳建筑积极发展。
另一方面,结构设计考虑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震后修复等因素,注重采用适应性强、性能高的结构体系,以及高性能、高耐久性的材料和技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增加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在生产建设阶段,要加强绿色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减少碳排放。
注重施工运营维护期的功能完善,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建议中央政府加大支持既有建筑改造的力度。结合旧居住区改造,一方面加快了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另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等安全性能,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减碳的效果。
大力发展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议重点推广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中的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的能源需求。
11.全国人大代表、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
“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帮助实现碳峰值和碳中和”
首先要加厚产业深度,促进上下游协调发展,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突破一批关键设备和核心材料的发展瓶颈;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供应。
其次,要加强公共建设项目的示范和引导,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考虑采用“专项补贴”的形式,鼓励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为国家农村振兴规划做出贡献。
最后,坚持采用系统集成技术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加强材料检验和施工监理,科学进行评估和认证,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被动式住宅的真正有效性。
12.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惠英
“目前,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建筑和健康建筑的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建筑的能效应不断提高。”
第一,加快新型建筑特别是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利用现代技术降低建筑施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能耗。二是通过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新建筑能效标准、提高既有建筑能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优质应用,降低建筑运营能耗。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树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洪杰
“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根据目前的数据,中国建筑碳的峰值时间是2040年,比国家碳峰值目标的实现时间晚了10年。而且我国建筑总量持续增长,新增建筑160亿平方米是高耗能建筑,每年能源利用率只有33%。因此,迫切需要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14.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
“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基础设施企业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不断完善绿色基础设施产业链,提升整合实施能力,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推进。
第二,要加大对生态环境、水利供水、固体废物处理、城市河流等环保项目的投资规模。
第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振兴。广大农村只有绿色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15.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建筑技术与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杨维俊
“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势在必行”
加大政策支持。设立绿色建筑发展专项基金,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给予容积率奖励、财政补贴等不同激励政策;创新运用税收、金融等工具,扩大财政投入效果,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引导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运营绿色建筑项目。
完善支撑体系。制定和完善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配套制度:项目土地出让、项目审批、规划审批、施工图审查、建设监理、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绿色”检查制度;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建筑能耗限额管理、超限额加价和节能交易制度;既有建筑拆除审批、节能改造项目立项、节能改造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制度;开发浅层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和管理系统;绿色建筑评价鉴定、绿色建筑材料、设备评价与认证、建筑能效测评与控制、节能鉴定规则、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绿色建筑产品认证体系。
加强技术支持能力。完善现有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和完善技术标准,及时公布和更新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效审核长效机制,组织建筑能效评价;绿色建筑技术多元化运用,依托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继续推进绿色建筑科研创新,综合开发利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相关技术,支持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推进绿色运营,将绿色运营纳入立法评估和正常管理。
大力发展浅层地热能。加快制定浅层地热能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财政补贴削减等政策支持措施和相关评估问责措施。鼓励以地热能勘探为主体,整合多种清洁能源“地热+”三代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提高地热能开发利用效率和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促进浅层地热能健康、快速、安全发展。
16.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寿
“促进新材料的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材料应用的突破在于政策推动、企业领导和社会参与。建议加快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强制使用节能玻璃、发电玻璃、储能等绿色材料,明确新建建筑的碳减排目标,加快建筑由“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由“材料先行”向“应用领先”转变。
示范引领是发挥绿色材料应用乘数效应的关键。他建议加快建设智能能源试点城市,包括产业基础好、示范应用广、发展潜力大的国家智能能源试点城市,并在关键材料研发、绿色建筑应用推广、智能电网改造升级和数字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技术、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城市探索零碳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看来在装配式建筑这条道路上我们依然负重前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