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吴晨:适度提高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刘潇然
刘潇然 Lv.2
2021年03月09日 09:30:02
来自于建筑问答
只看楼主

收录于话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21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届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代表广大建筑师群体带去了四份建议。 吴晨代表 —   1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21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届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代表广大建筑师群体带去了四份建议。

吴晨代表

  1  
以高质量设计引领高质量发展增加本土建筑师重大项目参与度提高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1. 高质量设计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市也将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要求。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 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质量设计是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以高质量设计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 高质量设计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设计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城市是文化的凝结与最高表现,文化自信是高质量设计的根基。建国70年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曾经耗费数十亿为外国设计师的“先进理念”买单,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与千年古城形态肌理的格格不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设计观,缔造属于人民的城市家园,让城市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竞争力的载体,为世界文化做出中国贡献。

▌3. 高质量设计需要优质的行业环境作保障

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适合它成长土壤, 本土项目是培养本国设计人才的重要机会。 新中国的十大建筑皆为本土建筑师原创,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呈现效果至今仍令人称道;1990年亚运会新建体育场馆为我国原创,行业也迈向了高峰。但2000年后,国外形形色色的流派让人眼花缭乱,由于我们对于本土文化缺乏自信,导致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很多重大事件的建设项目中参与度逐渐降低。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建筑师大放异彩,直接催生了日本建筑师群体的崛起,时至今日已有8位日本建筑师获得了普利茨克奖。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建筑师在奥运场馆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大胆实践,留下了很多绿色环保建筑的突破性创作,被称之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而我国2008奥运会多项重大赛事场馆的设计却多由外方主创,致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培养本土设计人才的机会。我们不可否认外方在技术领域的领先,但 仍应给予本土建筑师、设计师更多的锻炼机会,给予本土的高质量设计更好的环境保障。

国内设计市场应优化比选机制,建议在不违反WTO框架协议下,重大项目竞标短名单中,中方团队数量不低于50%。 就近期情况看,我国重大项目的设计者以外方居多,这样不利于本土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在重大竞标名单中确保一定比例的中方团队,可以给予本土设计师成长机会,形成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城市留下更多的中国作品。这种限制外方参与量的制度已经广泛应用于篮球、足球等体育行业,如:CBA上场外援数量最多2人(占上场球员数量40%),中超上场外援最多3人(约占上场球员数量30%),其目的就是为了本土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这种制度也可试应用于设计行业,调节行业环境。

合理提高的收费标准,给予设计师更好的从业条件。 自2002年1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以来,该行业已经近20年没有调整过收费标准。20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但设计行业的收费标准却逐渐处于较低水平,这也直接影响了行业收入水平。设计行业的低收入水平会干预人才的从业选择,造成人才逐步缺失的困境,影响我国的整体设计水平。 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度提高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从业条件,为高质量设计提供环境保障和人才保障。

  2  
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承接大量海外工程,但我国工程师海外执业尚存困难,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签字权’问题凸显, 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势在必行。

2005年5月,原人事部等18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了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并于2016年6月由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实现了工程教育本科学位课程的国际互认。但协调小组在推进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加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方面始终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方,在工程师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通行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的工程师制度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在深化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如下:
 3  
推进“北京城市复兴计划” 

▌1.城市复兴是北京下一阶段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这为城市工作再次指明了方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就在东城区菊儿胡同率先开展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十四五’开局之年,城市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面临着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要求,北京作为首都和首善之区,更要积极探索,持续引领。我们建议, 在城市更新行动的基础上,要率先提出‘北京城市复兴计划’。”
“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的更高阶段, ‘老城复兴’也已写入了北京总规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 ”“北京城市复兴计划”的提出,将更加明确北京在“十四五”、2035远景规划的行动目标和纲领。
▌2.城市复兴计划是落实实施首都规划体系的路径

城市复兴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多领域、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是高标准、高质量落实首都规划体系的重要路径。 具体可归纳为 风貌恢复引导的城市复兴、产业升级引导的城市复兴、活力营造引导的城市复兴、文化传承引导的城市复兴、科技创新引导的城市复兴 等五类。

(1)风貌恢复引导的城市复兴。 北京鼓楼西大街是元大都时期唯一一条经过规划的斜街,“2017年我们提出‘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2020年底,鼓西大街‘稳静街区’亮相。鼓西大街是核心区控规批复后首个更新亮相的历史街区,街区复兴以风貌恢复为引导,以传统风貌为基调,结合现状和历史发展脉络,展现出从明清、民国,至现代、当代的不同风格,体现出街区历史的变迁。”吴晨说。
(2)产业升级引导的城市复兴。 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努力,新首钢地区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功能深度转型的重要标志”,作为新时代北京城市复兴的新地标,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让首钢园区走向了产业升级引导下的城市复兴之路,继冰雪产业、电竞等产业相继落户首钢后,其丰富的工业遗存风貌与现代展会相融合,将为与会者带来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
(3)活力营造引导的城市复兴。 北京坊被称为“老城复兴的金名片”。这里,不仅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为人称道,更是北京市民最向往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根据北京坊最新相关数据统计,本地客群占北京坊消费客群的85%,在旅游人口密集的大栅栏地区,这样的数字足以说明北京本地客群对北京坊的认可程度。现在,北京坊二期的设计工作也在积极推动。
(4)文化传承引导的城市复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三个文化带的建设实施需要聚焦战略,推进节点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把握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慢行友好、活力彰显、产业升级五大原则,拉动区域整体崛起。“我们在完成什刹海环湖的整体提升工作和通州三庙一塔片区规划之后,不久前,又积极参与调研通惠河—高碑店段平津闸周边的城市复兴进程,旨在以文化传承为抓手,充分利用滨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文化吸引活力,以活力带动产业,最终实现文化传承的区域整体复兴。”吴晨说。
(5)科技创新引导的城市复兴。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吴晨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孪生则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也是城市复兴探索实践的技术升华。北京未来应完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拓展应用场景、推动试点先行,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激发强大动能。
实施城市复兴计划,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也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途径。 城市复兴不仅表现在物质建设,更关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营造。 “城市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呈现,北京的城市复兴是塑造中国城市样板的关键一步。”
 4  
加强大运河重要节点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明确指出: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要统筹好、保护好、传承好。 让陈列在广袤大地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动起来、活起来。

▌1.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以点带面”

京杭大运河拥有2500年历史,全长约1794公里。推动绵延千里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需要聚焦节点,选择重点河段,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拉动区域整体复兴。

运河节点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大运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推进运河景观带建设,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向游人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同时,把特色文化呈现出来,形成运河沿线文化特色地区,探索实现运河区域复兴的创新之路。

▌2.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运河“通惠河段”

京杭大运河的“北京段”称为通惠河,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之一。通惠河意为“通泽惠民”,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全长20公里,由元代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其中“高碑店段”全长5.7公里,水域最宽处达200米,具有极大的改造条件和提升空间。

但该区域也面临若干挑战。首先,运河沿线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差,造成了运河沿线虽商业聚集但缺乏活力的困境。其次,该区域虽拥有都市中难得的宽阔水域,但水岸沿线的步行条件有待提升。再次,大运河虽拥有悠久历史,但民众普遍对其缺乏了解,影响了运河文化对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

▌3.以点带面,擦亮运河文化金名片

根据朝阳区发展定位及大运河保护发展要求该区域可通过借助城市设计梳理,围绕运河 文化资源和周边区域条件形成 “一带四区”的空间发展结构 通惠河文创文旅科技产业带,带动风景秀美的景区、百姓宜居的社区、文旅科创的园区、人间 烟火的商区 同步提升,擦亮新时代北京大运河靓丽的金名片。

文化引领,以文铸魂,引领发展。 文化是打造风景秀丽景区的关键要素。通惠河沿线的保留了众多运河文物,历经700年风雨的平津闸是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历史见证。闸口周边的龙王庙、将军庙以及河畔300年树龄的菩提树犹如打开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内涵的金钥匙,为市民开启了探索运河文化的历史之门。因此,活化运河沿线文物,实现古为今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优先,以民为本,绿色发展。 生态资源是运河文化延续之本。下一步应全面提升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品质,逐步实现水系连通和滨河绿道贯通,构筑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环境。同时增强大运河的公共服务属性,持续优化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有序推动重要节点游船通航,建设高品质运河公园,丰富人与运河的互动体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产业升级,以产赋能,创新发展。 运河沿线地区应依托运河文化带,激发文化创新能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存量空间打造精品“文化+”产业园区,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培育一批文化领军企业辐射带动运河沿线产业,实现文化引领的高质量产业发展转型。

活力彰显,接轨国际,智慧发展。 运河沿线商业应以高质量设计引领地区活力复兴,打造人间烟火与国际领先都市滨水景观相结合的商区愿景,打造兼具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的运河商业文化体验街区。未来该区域应依托通惠河沿线文化产业园区,布局商业休闲体验设施,与国际优良街区接轨,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消费服务,造福人民。

▌4.两个百年交汇点,宜居之都新贡献

在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运河区域需要发挥地区政策优势,结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服务首都功能定位,将大运河通惠河段建成历史风韵与时代风貌交相辉映,创意活力与生态魅力内在融合的人文运河、绿色运河、国际运河,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贡献。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