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纳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力能扛鼎的茶叶
2020年11月03日 09:26:03
只看楼主

通过一方公园、一个广场、一条道路的设计, 带给南京市民 喜欢 的城市公共空间。


通过一方公园、一个广场、一条道路的设计,

带给南京市民 喜欢 的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概况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建设是为了纪念侵华日军1945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事件,凸显抗战胜利的主题。构思立意为胜利、圆满的情感表达。三期工程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一个补充和延续,兼具开放性与公共性,日常性与纪念性。 这里是一个容纳历史 记忆与当前生活、胜利喜悦与死亡悲痛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这里纪念、休息、放松、漫步、玩耍。 我们希望通过一方公园、一个广场、一条道路的设计带给南京城市、南京市民喜欢的城市公共空间。

市民活动、城市公园、纪念广场


三期工程景观设计面积为29500平方米,绿地率48.58%。这是一个功能复合开放的综合体,除了胜利纪念广场、绿化公园外,还容纳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纪念馆、大巴车站、社会汽车库、自行车库、商业配套、办公等功能设施。场地西侧北侧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及坡道与地铁、隧道、周边城市空间对接与联系。整体对周边城市交通进行梳理与更新,有效的完善和补充了纪念馆的参观流线与交通组织,能够为城市提供一个方便可达、开放复合的城市空间节点。




设计思路




本项目最重要的设计依据是:利用绿化公园代替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通过自然植被的延伸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元素,从而改变城市中心区的形象,创造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吸引周围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赢得人气和全新的发展。


一、景观化、复合化、开放化、一体化的设计特色

1.纪念空间的景观化

将景观作为骨架,营建一种景观先行、绿色生态、功能多样的开放空间。具体来说景观空间不再局限于纪念空间的阐述,而是延伸扩展为可联系日常都市生活的城市公园、绿化广场。本项目创造了“人工自然”的广场空间,利用架空人行步道、阶梯状户外剧场、坡地、环线系统等生成立体化的空间体系,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和生动的视觉、游览体验。


2.多样功能空间的复合化

景观公园作为组织城市领地和容纳、安排复杂城市活动的载体,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和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胜利广场在内涵上延续“和平”的理念,在功能上,承载举办大规模纪念活动以及市民游憩休闲的公共空间,一条环绕广场的“胜利之路”更是展示纪念八年抗战历程的独特场所。本方案作为一种弹性体系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变化的可能,在探讨公园与城市关系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景观与建筑设计一体化

景观设计应对建筑功能这一复合性的特征,通过不同特质景观空间串联功能纽带相互呼应,另外设置下沉庭院及坡道将地铁、隧道、周边城市交通空间也纳入整体景观序列,形成便捷可达、开放复合的城市景观空间节点。景观本身也与建筑一并成为空间不可或缺的体验主体,景观元素成为建筑空间的叙事方式,建筑空间成为景观的背景和骨架。建筑消隐在景观之中,景观成为建筑空间引导和渗透的视觉索引,共同营造出整体空间氛围。建成后的胜利广场是原有用地规模的两倍,有效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二、生态可持续性设计特色


1.微地形

胜利广场占地面积约为29581.82 m2,基地内设有屋顶绿化、集中绿化、广场和道路,碎石铺地、雨水收集池等,基中屋顶绿化面积约为7563 m2,集中绿化面积约为10168.5 m2,广场道路面积约为7582 m2,沥青道路面积约为571.8 m2,碎石铺地面积约为1498.25 m2,透水路面面积约为475 m2,混凝土雨水收集池容积为200 m3。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且雨量充沛。项目在西侧设置雨水收集池,利用人工化的地形,创造出一种人为的生态环境及小气候。所有绿化通过排水沟、管道将雨水、渗水收集至雨水收集池,完成净化后用于植物灌溉和冲洗。广场上多个圆形开户口,将光线、微风进入到地下空间,为下层的基础设施和展示空间送去了可贵的自然光,同时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2.雨水收集


本项目全年可收集雨水为5347.31 m3,可满足需水量的42.50%,雨水回收利用率为100%。按当地自来水价格3.4元/吨计算,可节省开支1.8万元。根据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1031.4mm及各区域面积计算可收集的雨水量,计算结果如下表1。通过7563平方米的屋顶绿化截留雨水,雨水被土壤和植被吸收,降低雨水峰值流量,既可以用于减少城市内涝,而且通过植物绿化过滤后,可直接用于场地内的景观用水。据该项目用水特点,确定雨水回收的用途,并进行了水量平衡计算。此外,对该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在本方案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每年可节约市政供水量达14233.11 m3,该系统在约20年内可以回收成本,经济、生态环境及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3.雨洪系统

通过7563平方米的屋顶绿化截留雨水,雨水被土壤和植被吸收,降低雨水峰值流量,本项目全年入渗实现的降雨控制总量为18942.01m3,可有效减少市政管道的排水压力。


4.植物合理性的选择

植物主要集中在屋顶种植,必须要预留1.5m以上的种植土厚度,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在针对乡土树种的基础上,要留意根系发达程度和生长情况,尽量选择慢生树种,且根系不发达生长不过高的树种。另外,要对屋顶结构层进行筛查,确定每一颗主干乔木的位置,避免日后对结构层、保温层产生破坏。草地的选择充分考虑南京季节性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因此选择两季型草混播的方式最适合,可以满足一年四季草坪常绿。南京气候偏向于北方,乔木冠幅下面的草皮往往长势不好,所以下面要种植阴生植物。再者,由于屋顶广场具有较大的坡度变化,所以在种植土下面不仅要设置挡土墙,并且要在挡土墙上提前预留小孔,使得大量雨水可以顺利排出,不至于造成土壤滑坡和积水现象。

三、纪念空间的整体考虑与日常使用的合理分配


1.胜利广场与城市关系的考虑

胜利广场采取消隐边界的限制,延伸到更广阔的城市肌理之中。从而将公园溶解于城市之中,并最终和市区的城市绿地及周边自然系统融为一体。具体来说,胜利广场西侧设置一景观桥与城市相连接,南侧通过连廊与一、二期联通;有效地完善和补充了纪念馆的参观流线与交通组织,为城市提供一个方便可达、开放复合的城市空间节点。另外,开放式的设计是三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纪念馆及新馆闭馆后,其他功能仍然可以继续提供社会服务。


2.一、二期与三期胜利广场的关系

胜利广场在地位上,是一期与二期的延伸,我们希望参观者可以将压抑、悲痛的心情在三期得到释怀,蕴含胜利、圆满的情感表达。因此在对胜利广场的解读与定位中,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义:这里是纪念抗战胜利的场所,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激发人与场所精神产生共鸣;反映出从胜利走向和平的愿景,既铭记历史,又要清醒的认识到和平的意义;是富有生机的市民活动空间,让这种历史的记忆与市民参与结合起来。


3.胜利广场与建筑空间紧密联系

在胜利广场上设置一条流线型强烈的“胜利之路”,使室外空间流动起来,并连接建筑内部的展览空间、屋顶花园和下沉广场,清晰的交通流线不仅增加了景观功能性和趣味性,更将室内外的空间联系起来。景观广场微地形的处理与建筑空间紧密相连,通过三面抬高以容纳商业和展览等空间,空出一角作为主入口;另外,微地形与乔、灌木种植相结合,可以有效的遮挡周边杂乱的环境。总之运用景观化的思想,通过胜利广场的营建,向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活动空间,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项目名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工程景观设计

项目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

项目面积    29500㎡

业主单位 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    晏忠、张莎玮

设计团队    廖俊锋、蔡易恬、陈文嘉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13.09-2015.08



——END——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