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了!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主隧正式投入运行
骑白马的刺猬
2020年10月12日 10:49:57
只看楼主

近日, 公司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 武汉大东湖深隧主隧 经过一个月的通水试运行 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 公司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

武汉大东湖深隧主隧

经过一个月的通水试运行

正式投入使用


全国首条 探索治水新模式

大东湖深隧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

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

平均埋深超过 30

主隧全长 17.5 公里

横跨武昌、洪山、青山和东湖风景区

通水后 可将半个武昌城的污水

运送至主城区外的 北湖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

可以服务大武昌片区 130 平方公里内 300 万居民


四大“黑科技” 实时保驾护航

大东湖深隧项目 集科技、底蕴与创新于一身

拥有四大“黑科技”

智慧运营系统、健康监测系统

无人机巡线系统、水下机器人系统

它们相当于大东湖深隧的 脑、心、眼、手

为项目赋予生命和灵魂

帮助其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运行



智慧运营系统

集成了系统控制、流量流速、人员分布等关键信息,相当于大东湖深隧的“大脑”。这套系统可以通过不断搜集处理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形成一套最优的管理、调度方案,在未来甚至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运营。


健康监测系统

健康监测系统相当于深隧的“心脏”,由四组的脉冲流量计组成,通过固定频率“搏动”,感知深隧四个分段的内部情况,一旦发生流速异常或声音异常,可以精准定位损伤位置,防患于未然。


无人机巡线系统

相当于深隧的“眼睛”,可以捕捉深隧沿线地表的高清画面,并通过5G信号实时回传,防止外部行为破坏深隧结构。


水下机器人系统

作为深隧的“触手”,可以在高流速、高水压、具有腐蚀性、能见度低的水下环境实现隧道运行状况检测、清淤、修补功能,帮助深隧保持健康的运行状态。

克难攻坚 力争百年免维护

项目团队先后采用

灌浆浇筑、平台加固、强化刀盘 等措施

成功穿越970米的中风化灰岩段

550米的严西湖湖底以及若干富水砂层断面

为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项目首创了

小直径盾构管片与二衬混凝土结构同步施工

二衬内侧通过表面涂层的方式实现防腐蚀

确保隧道内外的水互不干扰

实现百年运营免维护


制定标准 引领行业发展

2019年

全国首个“城市深隧工程技术中心”在汉成立

由公司牵头启动全国首部

《城市排水深隧工程技术标准》

中国建筑总公司

《城市深层排水智慧深隧系统研究与应用》

等多个相关课题立项

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三局方案


媒体聚焦

大东湖深隧项目的正式通水

受到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央视网、

新华网、中新网、学习强国、湖北日报

楚天都市报、长江云、荆楚网等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来源:中建三局绿投公司,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作者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