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vs事务所vs地产公司,怎么选?
雷尔卜罗多
2020年07月10日 11:53:41
来自于建筑问答
只看楼主

计成(ID:jicheng-01 02)原创 作者 | 赵一寒 编辑 | 肖琪玲   毕业季余温未过,校招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学了几年设计,毕业后找一份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是绝大部分人的刚需。

计成(ID:jicheng-01 02)原创
作者 | 赵一寒
编辑 | 肖琪玲
 

毕业季余温未过,校招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学了几年设计,毕业后找一份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是绝大部分人的刚需。


目前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设计院、事务所和地产公司三大类。 但作为行业中的年轻群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样去“选择”。


今天就来聊一聊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就业方向。 只有了解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发展前景,才能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01 
 设计院 

设计院分为国有和民营。有部分国有设计院也已经或者计划上市。

设计院体系较大,人数众多,基本涵盖建筑、景观、内装、结构、水暖电和幕墙部门。一些设计院实行师徒制,新人入职后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作为师父带你做项目。

建筑部门主要有两个方向,即施工图部门和方案部门。 随着BIM的应用和推广,很多院也开始成立独立的BIM部门。

近年设计市场步伐放缓,设计院的项目源和项目完成周期今非昔比。

对于一些缺少稳定项目资源的方案部门,不得不撒网式投标,一年投十几个标中两三个也属正常。

施工图部门,来自项目源的压力相对小一些,但也面临低性价比项目堆叠的困扰。 面积不大,钱不多,但该干该服务的一项不少。

刚进入施工图部门的新人,基本都是从楼梯详图、门窗表大样开始练手,然后和各专业设计师沟通,从绘制一个较小体量建筑的施工图开始。

施工图偏技术,制图规范严谨,会反复修改。刚开始相对枯燥,需要细心严谨有耐心。但绘制施工图,长期阅读大量规范和构造节点,从一定程度上是有助于一注考试的。

方案工作内容相对具有创造性,比严谨的施工图更灵活,适合喜欢做设计的同学。 但同时工作强度也更大,脑力消耗大,每逢投标,熬夜通宵在所难免。

刚进方案部门的新人大多都是从分析图、排文本和盯效果图做起,运气好的会有些小项目练练手,积累实际项目经验。

现在也有一些部门,方案和施工图都做,对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会更加综合。

在设计院,日常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

笔者刚工作的时候,除了 画图做设计之外,打图、送图、报建报规、频繁地参会(这些工作往往写进了业主的合同中,是必要的服务条款)以及和各专业相互提资修改图纸,都是必修课。

再往后,上午开个会,下午和甲方、施工方打几个沟通电话,猛然发现一天就过去了。转头一看,图还一笔没画。

总体而言,设计院工作相对容易接触一些较大的项目以及设计全过程,帮助理解一个项目从前期到落地的总体流程。此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认识的各类人,也会是日后工作中的关系资源。


 02 
 事务所  

不同的事务所,在规模和实力上差距相对较大。


外资事务所 经过这些年中国市场的深耕,已经规模稳定,业务娴熟,基本囊括了大部分一线城市的高端公建商办项目。


其内部部门分工细致明确,更多采取国外大公司的工作模式,趋于流水线生产。强度大收入高,但工作氛围相对活泼。 不少外资事务所每周都会有简单的茶话会,吃些甜点喝杯咖啡,让人从高压工作中适当放松。


这类事务所对个人院校背景和设计表达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


此外,一些由国内优秀青年建筑师主持的明星事务所同样颇受青睐。


明星事务所 项目源具有保障,且有一定的话语权。对于新人而言,更容易认识志同道合、追求设计思想的同龄人,加速个人成长和认知。


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在这样的群体中,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竞争,一旦自己跟不上团队的速度,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笔者一位朋友曾经入职国内某知名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不到一年便感叹压力较大以及自身局限,最终选择遗憾离职。


除以上两类,还存在大量类型、规模不一的事务所,小到三五人,多至几十人。其中发展较好的事务所会有较为稳定的外部合作资源,以某种稳定的项目类型(比如住宅或乡建)作为发展基础,同时兼顾一些其他建筑类型或是精品项目的探索尝试。


相较之设计院,事务所人员结构简单,人际关系单纯,氛围相对轻松。工作内容相对集中,新人有更多机会完整地参与到工作中。


好的事务所团队,有助于快速提高个人综合设计素养。在选择前,最好通过同学朋友了解主持建筑师的个人品质和团队项目的发展状况。事务所是否良好稳定发展是选择的前提。



 03 
 地产公司 

建筑设计行业,“工作强度高”“换算时薪低”“缺乏个人生活”等话题越来越多被讨论,去地产公司仿佛成为了设计师的出口。毕竟去了地产,再不济也算是设计院的甲方。


地产公司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这也是大部分建筑设计师的第一选择。


为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指标的要求,地产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户型库,一些追求精品住宅的大地产公司还会有自己的户型研发部门。毕竟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总体上还是追求高周转,时间就是金钱。


设计师的具体工作,也从做设计画图变成了设计管理,主要对接设计院、事务所等乙方设计单位。


同时,地产的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市场策划、成本测算和具体任务书的编制,有着清晰透彻的了解,并和设计院及政府部门保持频繁沟通,深夜去设计院盯图也是常有的事。


此外,地产公司内部系统庞大,部门众多,工作内容和责任同样差异较大,对个人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也因其背后涉及到巨大的资金周转,工作上不容有失,同样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


总体来看,地产设计部门更加考验个人多线沟通和资源整合的能力。 15、16年的跳槽热后,大批设计院人员流向地产公司,其中不乏大量中层领导人员。加上政府不停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地产同样也面临挑战,这两年对新人招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了解设计院、事务所和地产公司的工作模式和性质, 个人的发展前景也极为重要。


设计院 更多地 注重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前三年大家大同小异,三年后个人综合能力会体现发展的差异性,职位上升也基本会以两三年作为一个周期;


事务所因为层级关系较为简单,职位提升空间相对较小,但其本身接触项目的完整性也更强;


地产公司相对灵活,更看重个体创造价值能力。


另外, 对比同样工作年限的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地产公司,其次是设计院,然后是事务所。


关于三者之间的跳槽选择,综合笔者周围同事的案例,主要以设计院跳槽事务所,以及设计院、事务所跳槽地产为主,毕竟进入地产行业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和设计渐行渐远了。


总而言之,择业时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擅长的领域,如做方案需要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兴趣,做施工图需要严谨和协作能力,做设计管理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等。


结合自身发展倾向和需求,尽量在职业生涯初期减少不必要的弯路。


至于工作作息和强度,个人觉得倒不必过于纠结,毕竟,在哪不是加班呢?


免费打赏
王铜
2020年07月11日 16:04:34
3楼

总体而言,设计院工作相对容易接触一些较大的项目以及设计全过程,

帮助理解一个项目从前期到落地的总体流程。

此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认识的各类人,

也会是日后工作中的关系资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