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竞赛—填空题库 (仅作复习参考用,因题库来源复杂,不确保题目及答案正确)
防雷竞赛—填空题库
(仅作复习参考用,因题库来源复杂,不确保题目及答案正确)
1、防雷装置,是指___接闪器____、____引下线___、____接地装置___、___电涌保护器____其它连接导体的总称。
2、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_30_米;二类建筑物为_45_米;三类建筑物为_60_米。
3、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_200_KA、150__KA、_100_KA,其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_20_KA/us 、_15_ KA/us 、_10_ KA/us。
4、有一座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__45米__时,应采取__防侧击__和__等电位___的保护措施。
5、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_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其厚度不应小于4_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_mm;角钢壁厚不应小于__3.5__mm。
6、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_12_mm。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地面__0.3__m至__1.8__m之间装设_断接卡___。
7、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_TN-S___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 电压开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__计算机_____、__通讯设备___、_控制装置__等的统称。
8、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__10__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__5__m。
9、所谓信息系统是指 建筑物内电子装置的总称
10、屏蔽是减少_____电磁干扰______的基本措施。
11、选择SPD的基本要求:__必须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电流___ 、__通过电流时的最大钳压__和__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共频续流_。
12、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__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___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__最短_______,宜为__0.5米_。
13、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 ___建筑物__ 和___房间_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___合理____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14、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的确立,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物为 45 m;三类建筑物为 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5 m 或 6*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10*10 m 或 12*8 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0*20 m 或 24*16 m。
15、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条件要求:通过电流时的最大钳压 ,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共频续流 。
16、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① M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 S 型等电位连接网。
17、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应根据其 重要性 、 使用性质 、发生雷电事故的 可能性 和 后果 ,按防雷要求分为 3类
18、防雷引下线是连接 接闪器 与 接地装置 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 接地体 和 接地线 的总合。
19、计算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时,25kHZ适用于 首次负极性雷击 的磁场,1MHZ适于 后续雷击 的磁场。
20、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设备防雷的需要,浪涌保护器品种、规格越来越多,其主要防护元器件为 压敏电阻 , 气体放电管 , 暂态抑制二级管 等等
21、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 两 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应不少于 Φ12㎜ ;采用扁钢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100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 。
22、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接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建上,宜每隔 5 m连接一次。
23、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 中雷区 、 多雷区 、 强雷区 。
24、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E大于0.9,小于等于0.98时,应定为 B 级。
25、第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6mm2 ,地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10mm2 ;第三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2.5 mm2 ,地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 4 mm2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的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1.5 mm2 。
26、 接闪器实际上是一种引雷的系统,它包括 接闪杆 、 接闪带 、 接闪线 、 接闪网 。
27、电源避雷器按内部限压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开关型 、 限压型 、 组合型 。
28、电源SPD参数 起动电压、 雷电通流量、 漏电流、 响应时间 。
29、安全距离包括 电磁安全距离、高电压反击安全距离 。
30、引下线材料规格圆钢φ≥8为 明敷 设置,φ≥10 为暗敷设置,φ≥12 为烟囱设置, 暗敷 设置,材 料规格为扁钢≥20χ4。
31、人工接地体包括 水平接地体 和 垂直接地体 。
32、建筑防雷包括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体 SPD 及 连接导体 。
33、第一类建筑物首次雷击时,雷电流峰值为 200KA,波头时间为 10 us ,电荷100C,单位能量 10MJ/Ω ,雷电流陡度为 20KA/ us 。
34、由于集肤效应, ,电子信息系统 和 计算机系统 应尽量靠近室内中间。
35、对于单极性的雷电流和雷电暂态过电压脉冲波形,通常采用幅值、波头时间和波长时间等三个参数加以描述。
36、单支避雷针地面保护半径在避雷针高度等于滚球半径情况下为最大,其最大值为滚球半径。
37、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等电位、屏蔽、SPD、共用接地组成。
38、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LPZO与LPZ1的界面处做 等电位连接 。当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将若干等电位连接并应就近连到等电位连接端子 。
39、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 30 米起每隔不大于6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40、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接地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接地、防雷保护接地、计算机场地防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
41.当采取接闪器保护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2、接闪杆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几何尺寸是多少? 杆长1m以下: 圆钢不应小于12mm; 钢管不应小于20mm。 杆长1~2m.: 圆钢不应小于16mm; 钢管不应小于25mm。 独立烟囱顶上的杆: 圆钢不应小于20mm; 钢管不应小于40mm。
43、建筑物接闪带的几何尺寸是多少?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44、现代综合防雷的基本技术或措施有那些? 直击雷防护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屏蔽技术、合理布线技术、共用接地技术、设计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的技术等六大综合防护技术进行设计。
45、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入侵电子电气设备的主要通道有那些? 电源,信号,天馈 。SPD可按主要元件的特性组合成那几类系列避雷器? 开关型,限压型 组合型。
46、使用以MOV(氧化锌压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箝压型SPD,因MOV老化或寿命终止,可能会造成相线对地短路,因此SPD应有报警功能? 在SPD前安装断路器或者熔断丝
47、什么叫SPD的限制电压? 即SPD两端的最大电压
48、在电源系统中采用多级SPD进行过电压保护时,要注意各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一般要求SPD1与SPD2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SDP2与SDP3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0,5,退耦装置
49、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是?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电磁脉冲
50、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2.5 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宜为多少米?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多少米? 5M,0.5M
51、防雷产品包括那几大类产品?电源,信号,天馈,避雷针,接地装置
52、电源避雷器有那些主要技术指标?标称放电电流,响应时间,电压保护水平,工作电压
53、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 共用接地系统 为主。
54、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 静电感应 ,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
55、利用混凝土柱内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0毫米。
56、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 、和 防雷接地 。
57、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 气象 环境等条件和 雷电活动 规律以及 被保护物 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
58、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雷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1 根引下线。对用 金属制成或有焊接、 捆扎 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59、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的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60、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 A 级、 B 级、 C 级 、 D级三个基本类别。
61、接地按作用分为两类: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如下四种:即保护接地 、 防静电接地 、 防雷接地 和 放电蚀接地 ,功能性接地也可为四种即 工作接地 、 逻辑接地 、 屏蔽接地 和 信号接地 。
62、现代系统防雷由直击雷、雷电感应和 闪电电涌入侵三大部分组成。
63、外部防雷主要是指利用 接闪 、 分流 和 接地 将雷电流引入地下泄放的技术措施。使用外部防雷装置一般可将雷电流的 70 %泄放。
64、SPD叫做 电涌保护器 ,它是一种利用 非线性元件 ,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
65、总等电位连接带是指LPZ0 区与LPZ1 区交界处,即建筑物,对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体 与建筑物大尺寸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连接。
66、SPD的接地端应采取尽可能的S 和 M 的方法与等电位连接带相连,接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 6 m,接线最小截面也应符合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7、计算机房内应敷设 防静电板 ,它应每隔 5 m与建筑物的主钢筋相连。机房内交流地、保护地、直流地均应采用 S 型或 M 型方式与 接地装置 相连。
68、计算机房内接地一般有 交流工作接地 、 直流工作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 等几种。
69、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雷电防护设计应主要考虑 机房的模型 、 配电系统 、 网络括扑结构 、 使用性质 四个方面。
70、机房地面四周设置接地母线,接地母线采用16mm2 的铜带或 50 mm2镀锌扁铁,接地母线与接地体间用 25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设备至接地母线采用 6mm2 可靠连接。
71、信息系统应采用 共用 接地,多组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体时,宜将各系统分别采用 等电位连接 连接。
72、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和 熔断器 。
73、在雷电活动期间施工时,必须先制作好 接地装置 ,将所安装的防雷产品、接闪器、引下线等及时进行 安全接地 。
74、人体触电的类型有 两相 触电、单相触电和“ 跨步电压” 触电。
75、带电作业时,不准带负荷接线和撤线。接线时应先接 地 线,后接 相 线。撤线时相反。
76、低压架空线路接户线绝缘子_铁脚_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__30__Ω。
77、有电缆段的架空线路避雷器应设在__电缆的终端头_附近,其接地端应和_电缆的金属外皮_相连。
78、低压配电系统有___IT______、___TT______及___TN_______三种接地型式,其中不能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是___TT______。
79、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即T表示___一点直接接地______,I表示___不接地______或___通过阻抗_______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即N表示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可直接进行____电气连接 ______,T表示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进行____独立于电力系统可接地点而独立接地________;有第三个或第四个字母时,则表示中性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即C表示___中性线和保护线在结构上是合一的_______,S表示___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在结构上是分开的______。
80、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_10_Ω,安装在架构上的避雷针集中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Ω;单独供电的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_4_Ω,保护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_4_Ω,重复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__10_Ω;当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合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____4__Ω。
81、接地电阻包括接地导线的电阻,接地体_本身_的电阻和__土壤之间接触的___电阻。
82、接地体在地下部分焊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____2____倍;圆钢为其直径的____6____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___6_______倍。
83、对接地装置的导体应符合_热稳定_和均压_的要求,还应考虑腐蚀的影响。
84、当建筑物的水管被用作__接地体__或保护线时,水表必须_跨线______连接。
85、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当利用_人工_接地体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敷设_人工______接地网。
86、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 米距离内改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
87、加油站、液化气站金属储油(汽)罐壁厚< 4 毫米时,应装设避雷针(网)。壁厚≥ 4 毫米时,可不装设避雷针(网),但应接地,在年平均雷暴日≥ 40 天的地区仍应装设避雷针(网)。
88、现代防雷技术的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 、 技术先进 和 经济合理 。 防雷保护的对象是 人身 、 文物 和 财产 。
89、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 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 和 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 防雷电感应 的措施。
90、某加油站泵房应划为 二 类防雷建筑物,汽油金属罐罐壁厚度应不小于 4 毫米。
91、金属油罐必须做 环形 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 两 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 大于30米 ,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 30米 。
92、建筑物引下线宜采用 热镀锌圆钢或扁钢 优先采用 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Ф8毫米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48毫米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毫米 。
93、GB50057-2010规范适用于 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94、①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造成巨破坏和人身伤亡应划为 二 类防雷建筑物。
②有一幢宿舍楼,经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25次/a,该楼应划为 三类防雷建筑物。由0.25≥N≥0.05一般民用建筑物定三类。
④广州交易会展览馆,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 第二 类。
95、有一金属罐体(属建筑物一类防雷),顶部有一散风管,无管帽,排放有爆炸危险的粉尘,设有独立避雷针保护,该独立针至少保护到散风管上方 5 米,水平距离 5 米。
有管帽压力差<5Kpa的保护管帽上方1米、水平2米;
无管帽压力差<5Kpa的保护管帽上方5米、水平5米;
96、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92米,在设计时 应采用防侧击雷措施:从 30 米起每隔不大于 6 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与引下线相连;从 30 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 防雷装置连接 。
97、计算机房内应敷设静电地板 ,它应每隔 5 m与建筑物的主钢筋相连。机房交流地、保护地、直流地均应采用 S 型或 M 型方式与 接地装置 相连。
98、计算机房内供配电系统,在所有设备不工作状态下,零地漂移电压小于 2 V。
99、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应划为(二)类。
100、由于对雷电电磁脉冲敏感程度不一,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区一般划分(LPZOA 、LPZOB 、LPZ1 LPZ2-n)区。
10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据建筑物100米以内的管道,应每隔(25)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10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 计算机 、 通信设备 、控制装备 等的统称。
103、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 表层土壤电阻率 和 接地电阻值 。
104、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
面作为 接闪器 .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__100mm __.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__0.5mm __。
105、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 50 mm2的镀锌钢铰线。
106、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5 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107、某地平均雷暴日为20天/年,要建一座16米高的水塔,应按 第三 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
108、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接闪杆(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 围绕建筑物 敷设成 环形 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Ω。
109、在防雷设计中,当接闪器成闭合环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的分流系数kC应为 0.44 。当该接闪器被10kA的雷暴击中时,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是 kC* 10kA/n 。
110、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 米。
111、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 防直击雷 措施。
112、电磁场强度没有得到衰减,但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的防雷保护区是 LPZ0B 区。
113、第一类低压线路应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米距离内改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
114、加油站属于第 二 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 两 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Ω。
115、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 TN-S 或 TN-C-S 系统。
116、SPD的接地端应采取尽可能的 短 而 直,接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 0.5 m。
117、省档案馆应划为三类防雷建筑物。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18、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 地下直接埋设电缆 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 低压 避雷器。
119、单支接闪杆高度为h,滚球半径为hr,当h>hr时,继续提高接闪杆高度无助于 扩大其保护范围。建筑物高于滚球半径高度以上部分,应使用水平避雷带(网) 敷设于楼顶平面,同时在滚球半径高度以上部分每隔不大于6米 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均压环) 并与引下线相连,将此高度以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 连接,以防侧击雷。
120、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 防雷电感应 、电气设备、 信息系统 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 金属管道 相连;当不共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2米 。
121、雷电的破坏作用有 热效应 、机械效应 、 电动力效应 、 静电效应 、 电磁感应 。
12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123、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防雷装置互相连接。
124、单支接闪杆地面保护半径在 接闪杆高度等于滚球半径 情况下为最大,其最大值为 滚球半径 。
125、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但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 4mm ,铜板不应小于 5mm ,铝板不应小于 7mm 。
126、可燃性气体放空管路必须装设接闪杆,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高于管口不小于 2m ,接闪杆距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3m 。
127、高度不超过 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该高度时应设两根引下线。
128、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 电位差 。
129、接地体的有效长度按 确定。
130、在ρ≤3000Ω?m没的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柱子 引下线 基础内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0.82平方米 第二类 , 第三类 为0.37平方米。
131、GB50057--2010规范将建筑物防雷方法分为 防直击雷 防闪电电涌侵入和 防闪电感应 。
13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3m 。
133、多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 90 天以内的地区。
134、进入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低压线路至少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15 米。
135、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毫米 时,可不装接闪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得少于 2 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 30 米,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 30 欧姆。
136、引下线暗敷时园钢直径不应小于10毫米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80平方毫米 。
137、油罐防感应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欧姆。
138、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发生生命危险的最重要措施是采用 等电位连接 。
139、加油站用于汽车油罐车卸油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 欧姆。
140、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在 15米及 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25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41、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的防雷区分为 LPZ0A 和 LPZ0B 两种。
142、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附录三的规定 、 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 采用降阻剂 。
143、根据对雷电所测量的参数得知,雷电流最大幅值出现于 首次雷击 ,雷电流最大陡度出现于 后续雷击 。
144、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 。其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 2 倍。
145、接闪杆(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 上 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 接地装置 ,后安装 引下线 ,最后安装 接闪器。
146、在做雷电防护工程时,接闪器应做 热镀锌 或 涂漆 等防腐处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取 加大其截面积 或其它防腐措施。
147、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用铜或镀锌钢做等电位连接带时,其截面不应小于 50 mm2。
148、为了防雷击电磁脉冲,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 LPZ0A或LPZ0B 与 LPZ1 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
149、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应划为 第二 类防雷建筑物。
150、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 2 根防雷引下线,因下限采用圆钢是应不小于 12毫米 。
151、根据IEC要求,电涌保护器应安装在建筑物电气装备的电源进线端附近,或安装在离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最近的主成套配电设备内。
152、230/400V电气装置内的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UP不应超过2.5KV。
153、根据IEC规定,装设电源保护器,对每一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In不应小于5KA8/20。
154、防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合理选用和安装SPD、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 。
155、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雷电感应。
156、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设立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 冲击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 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的 冲击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 Ω。
157、在TN—S系统中,电涌保护器的接线方式可以是:接在每一相线与总接地端子或总保护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总接地端子或保护线之间:取其路径最短者。
158、在TN—S系统中,电涌保护器的接线方式可以是:接在每一相线与中性线之间,和接在中性线与总保护端子或保护线之间,取其路径较短者。
159、电涌保护器和与之相连接的 过电流保护器 一起耐受的短路电流应 等于或大于 安装处预期产生的最大短路电流。
160、在TN-S系统中,当采用自动切断供电时,一般可在电涌保护器的电源侧装设 过电流保护器 实现间接接触防护。
161、安装在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处的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 4mm2 的铜线或与其等效。
162、电涌保护器有热保护、泄漏电涌保护、过电流保护三种保护功能。
163、如果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讯电缆通过,应将其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并且在 接地系统 间有多条并行通路,以减少 流经电缆的电流。
164、为减小感应效应而采取的屏蔽及布线措施通常有 外部屏蔽措施、适当的布线措施、线路屏蔽措施,这些措施可组合使用。
165、应对进入建筑物的所有外来导电部件作 等电位连接,如果外来导电部件架空进入,则 等电位连接带 应连接至墙内或墙外的 水平环形接地导体上,该 环形导体 不仅应连接至铜筋上,而且应连接至 引下线上。
166、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除了等电位连接点外,系统的 所有金属部件 应与 共同接地系统部件 做充分的绝缘(成隔离)。
167、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系统的 金属部件 不应于 共同接地系统部件 绝缘。
168、在雷达站建筑物设计施工时,宜提供在雷达天线罩外安装不少于 二支、间距 相等 的独立避雷针的条件,避雷针与雷达天线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3M。
169、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应 围绕建筑物 敷设成 环形 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170、宜利用建筑物基础 地桩(或地梁) 和 承台 内的主筋焊接作为水平接地体,利用结构柱内的主筋焊接作为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
171、屋面避雷带支持架间距 0.5-1.5m,应天面四周布置。
172.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 引下线 。
173.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Ω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 增大 冲击接地电阻。
17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 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
175.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 就近 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 接地装置 。
176.建筑物遇雷电流侵袭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会构成 反击 。
177. 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金属物或线路与引下线之间的 距离 可不受限制。
178.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 就近 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 接地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Ω。
179.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 接地装置 共用。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 不共用、不相连 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2m。
180.当一座建筑物中含有多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当防雷建筑物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 各自类别 采取防雷措施;当防雷建筑物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揩施,可仅按 各自类别 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181.施工监督基础阶段要检查做为引下线的柱主筋的直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ф16______2_____根一组,≥10<ф16____4_______根一组,标识应清晰。
182、利用基础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0.5 米,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应满足:二类 S≥4.24kc2 ,三类 S≥1.89kc2 。
183、金属储罐应作环型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并应沿罐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罐壁周长间距不应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3m。
184、埋地油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185、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应用金属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86、需要保护大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187、有线电视系统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188、现代防雷技术主要采取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布线、安装SPD等措施。
189、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 等电位连接 与 接地保护 措施。
190、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做到 安全可靠 、 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 。
191、基站天馈线应从 铁塔中心部位 引下,同轴电缆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进入机房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 60m 时,同轴电缆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192、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是平层面,当其宽度不大于 20m 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193、对于装设有敏感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其低压供电系统宜采用 TN-S 或 TN-C-S 系统。如采用其他系统可通过SPD的安装对其改造,改造后 PE 线与 N 线应严格分开。
194.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于50mm2,钢质接地线不应小于 80mm2。
195.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的最小平行净距1000mm,最小交叉净距 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