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关于裂缝宽度,你可能被规范带偏了!
早安结构
2019年12月04日 16:14:43
只看楼主

来源:漫谈结构设计 作者:山豆根 对于地震,关乎生命财产,您说由于经济实力原因,为了控制成本,我们降低了标准;对于裂缝,无关紧要,对耐久性影响也是微乎极微,您确搞得比发达国家还严格。难道我们只为为了把傻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些吗?俗话说,浪费就是犯罪!为了控制裂缝,其实你已经浪费了太多;如果有人要起诉GB50010的话,下面内容就是证据.为了为国家节约资源,请动动你的小手扩散出去。 正文如下,刷新你的认知!

来源:漫谈结构设计

作者:山豆根


对于地震,关乎生命财产,您说由于经济实力原因,为了控制成本,我们降低了标准;对于裂缝,无关紧要,对耐久性影响也是微乎极微,您确搞得比发达国家还严格。难道我们只为为了把傻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些吗?俗话说,浪费就是犯罪!为了控制裂缝,其实你已经浪费了太多;如果有人要起诉GB50010的话,下面内容就是证据.为了为国家节约资源,请动动你的小手扩散出去。


正文如下,刷新你的认知!


1


关于裂缝,其实没什么好聊的,我们只要在软件上打上对勾,让按照裂缝配筋就能立刻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而且对于做民用建筑的大家来说,想必对下面这个表很熟悉。


微信图片_20181024133750.jpg


即便对于某些车间,软件无法计算,我们也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手算:

7688.png


而且计算出来,满足规范还有一定的成就感,可是我想问的是,


我们为何要进行裂缝验算?


答案想必都知道,控制裂缝是为了保护钢筋不被腐蚀。


确实是的,不过这个理论是很多年前的老古董了。


在20世纪80年代初,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限值的确定原则已达成共识 :第一个原则是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不致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第二个原则是构件表面裂缝的宽度不应损害结构的外观,引起使用者的惊恐和不安。调查研究表明,0.4~0.5 mm 的混凝土裂缝宽度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而且,又时裂缝宽反而比窄对结构更加有利,构件反而不易锈蚀。在海水、除冰盐等化学腐蚀环境下,细缝更容易使毛细管作用而进水,侵蚀水进去后,不易由雨水等冲刷掉,因此更加不利。


2


如果让道桥,水利工程师跟你一起验算裂缝,肯定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呢。是不是很惊喜?难道是他算错了吗?其实不然!

我国对于混凝土裂缝的计算有三本规范,住建部,水利部和交通部。各自分管的规范算法不同,计算结果相差很大。而且住建部,也就是大家平时用的GB50010计算结果最大。当保护层厚度为25~60时,计算结果比交通部大25%~80%。

大家对各个规范的公式有个大概地认识吧,不要害怕,看看就行!


5434.png


看起来是不是很吓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条条大道通罗马”,大家都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只是谁更正确呢?不过我的理解是,到目前为止,不同领域的设计师,都没有听说因为裂缝宽度的问题而被判刑呢?!


可能你会觉得,民用的和那些大桥不能比,我们住人呢,要求严格。虽然计算结果不一样,但是控制标准也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看下交通部的限制。


4344.png

民用的明显没有交通部的严格。同样的构件,民用的计算值大,结果是你的不满足规范,人家的满足规范!


不要解释了,你浪费业主的钱了!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是从前苏联学来的,前苏联的穆拉谢夫教授在1949年专门研究裂缝,他按照纯受弯构件,假设裂缝间距相等,然后根据裂缝处钢筋应力于混凝土内力等因素,推导得出裂缝宽度,并且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公式。我国东南大学丁大钧教授在此基础上,后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此研究,得到目前的公式。所以,该公式的适用范围如下:

1)单向简支受弯构件。双向板计算不正确;

2)对于连续梁计算得到的裂缝宽度过大,不准确。主要是因为梁端约束受限制,有拱效应,会降低弯矩。

3)外墙挡土墙是压弯构件,采用此公式不合理。


4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为了解决新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和已建工程的耐久性评估这一问题,发达国家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传统的耐久性经验设计方法作了重大改进,在这次改进中,欧美等国开始逐渐放宽规范中裂缝宽度限值,


美国ACI318规范自1999年版将室内外环境裂缝宽度限值提高到了0. 40 mm,


欧洲规范CEB-FIP ModelCode 1990、英国规范BS8110—2:1985等许多国家的规范将良好环境下的裂缝宽度限值提高到0. 4mm。


欧洲规范EN1992-1. 1 认为“只要裂缝不削弱结构功能,可以不对其加以任何控制”,“对于干燥或永久潮湿环境,裂缝控制仅保证可接受的外观:若无外观条件,0. 4 mm 的限值可以放宽”。


在海水、除冰盐等复杂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下最大横向裂缝宽度的限值问题,各国规范的认识在早期较为一致,较宽裂缝对结构有害,比如在腐蚀最为严重的海水干湿交替浪溅区,我国规范的裂缝宽度限值取为0. 1 mm,英、美规范通常取0. 15 ~0. 20 mm,而北欧规范早就允许到0.3 mm。


另外,对于服役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横向受力裂缝宽度限值, 我国GB/ T50476—2008、JTG/ TB07—01—2006、CCES 01—2004 中均按一级裂缝控制,即不允许开裂。而国外标准相对较松,如新西兰规范则规定腐蚀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横向受力裂缝允许值为0. 1 mm。


5


到此为止,大家之后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裂缝宽度的问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免费打赏
踏雪無痕
2019年12月04日 16:56:39
2楼

感谢楼主,正在学习中。

回复
shrill2000
2019年12月05日 09:08:06
3楼

感谢楼主,正在学习中。

回复
小刀1987
2019年12月06日 09:06:12
5楼

然而图审并不这么看

回复
阿卡弗忒拐
2019年12月06日 14:57:29
6楼
这事得由上而下,设计人员说了不算
回复
tangzelei
2019年12月06日 16:56:14
7楼

审图老师看的是规范

回复
samsung01
2019年12月16日 15:30:17
8楼

大家都知道,但必须按规范执行。结构现在占比越来越少了。不差这点钢筋

回复
飞哥飞哥
2019年12月17日 10:23:18
9楼

好东西!谢谢!好东西!谢谢!

回复
lyy2010lyy
2019年12月17日 14:30:42
10楼

坐等高手回答

回复
花溪米格
2019年12月23日 14:44:02
11楼

其实我就是想浪费业主的钱,黑心开发商

回复
姬十四
2019年12月26日 09:43:47
12楼

最常见的民用建筑,还是以国标规范为主,毕竟要走图审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