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徐启峰在会上发布并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建筑业企业12000多家,从业人员380万人。 “十二五”以来,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014亿元,实现增加值19995亿元,占全省GDP的6%。2016年完成总产值10087亿元,列全国第四。
9月6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徐启峰在会上发布并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建筑业企业12000多家,从业人员380万人。 “十二五”以来,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014亿元,实现增加值19995亿元,占全省GDP的6%。2016年完成总产值10087亿元,列全国第四。
“ 山东省建筑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偏弱、发展速度趋缓等突出问题 。自2015年(应为2013年)起,建筑业总产值从全国第三滑落至第四。 这里面,虽然有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管理机制不活、市场开拓不力等原因。” 徐启峰这样分析山东建筑业的不足之处。
徐启峰进一步解释说,2016年,排名在山东省前面的江苏、浙江、湖北建筑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5792、24989、11862亿元,排名在山东省之后的四川、广东分别为9959、9652亿元, “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形势严峻 。
针对徐启峰的忧虑,记者查询了近五年来全国建筑业大省各年份总产值的排行情况,结果如下。 黄色实线为山东省。
可以看到,在“第二梯队”当中,山东省2012~2014年的总产值增长速率尚可与四川、广东一战,但是已经被原第4位的湖北省大步赶超。而随着2015年山东建筑业产值增长率锁定在了令人尴尬的2.3%,被川、粤两省赶超的时刻也近在眼前了,更不用说“愈战愈勇”的湖北省已将山东远远甩在身后。
徐启峰对比分析说, 山东省与建筑业发达省份差距主要在龙头企业偏少、核心竞争力不强。 目前,浙江、江苏特级企业分别为59家、55家,山东省仅有29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浙江有33家、江苏有32家,山东省只有8家。江浙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在全国进行布点。2016年浙江和江苏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2851亿元、12637亿元,而山东省仅为1743亿元。
为此,山东省将从六个方面促进建筑业的改革发展。
首先,以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为重点 ,研发应用建造新技术,培育发展行业新业态,提高建筑业带动力和经济贡献率。到20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0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
第二,将从培育旗舰企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个方面扶持建筑行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0年,全省培育建筑业特级企业33家、一级企业1100家,年产值过1000亿元企业1家、过500亿元企业5家、过100亿元企业30家。
第三,将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改革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到2018年12月31日,停止实施主管部门代收、代拨建筑施工企业养老保障金制度,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按照定额费率直接向施工企业支付,并将收款凭证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要件。通过建立健全市场动态监管制度,加强后续监管和效能评估,对新进入建筑市场的企业,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完善山东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加快实现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交换,实现企业资质、人员资格、市场执法、信用业绩等信息的互联互通。
第四,完善建设组织模式。要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新型建造方式、改革建筑用工模式 。政府投资工程和装配式建筑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政府投资项目应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推动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取消建筑劳务资质认定,大力发展木工、水电工、砌筑、钢筋制作等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
第五,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将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严格落实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面实施工程质量“两书一牌”和施工安全“两承诺一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和强化施工现场管控;提升监督管理效能,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队伍建设,监督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有同级财政预算全额保障。
最后,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各级政府和建筑业企业要加大建设科研投入,大幅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到2020年,培育100名勘察设计大师、100名工程建造大师、10万名项目经理、8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100万名职业化产业工人,中级工以上的建筑工人占比达到25%;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加强对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来源:建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