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zsd_3489468014
2023年02月08日 10:10:11
只看楼主

1 城市发展理论

1

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化理论 ?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称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

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佩罗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的基础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城市之外地区的产业部门)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在基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促进了辅助性行业和地方服务部门的发展,由此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与改善就业者的生活水平,因而带动当地经济整体性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社会人文系统,因此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能与潜力。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会空间关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古滕伯格认为城市发展时,克服距离的结构性调整往往采用建立新的中心和改进交通系统这两种方法,这两者通常同时发生。梅业提出城市是一个由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

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卫星城理论(恩温,1920):防止城市规模太大和不断蔓延,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理论:强调卫星城市的独立性,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

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集镇,彼此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广亩城市(赖特):完全分散、低密度的生活居住于就业结合在一起。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沿着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卡利诺通过区分“城市化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来研究导致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他指出对于工业的整体而言,城市的规模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具有经济性,当城市人口少于330万时,聚集经济超过不经济,当人口超过330万时,则聚集不经济超过经济性。


       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现象。1966年,豪尔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看见并预见到一些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担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着重研究这类城市,并出版《世界城市》一书。1986年,弗里德曼发表《世界城市假说》的论文,强调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的观点,并提出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④商业部门的高度增长;⑤主要的制造业中心;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⑦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了空间上连绵成片的城市密集地区,即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大都市带(Megalopolis)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大都市带(戈特曼,1957):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下限为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0人。

城市体系理论 ?

      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城市职能关系依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而得到展开,而不同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则被认为是遵循中心理论论的,并将这一理论看作是获得空间合理性的关键。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齐晋于1941年提出的“等级——规模分布”理论较好地予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规模受制于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城市体系,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等级,就决定了它的合理规模的大小。这个城市在规模系列中处于第几级,它的规模就是同一系列中最大城市规模的几分之一。例如,第四级的城市就只拥有最大城市人口的1/4。

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组成空间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 ?

       各种区位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最佳区位,即最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因此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划分是根据运输成本以及于市场的距离所决定的。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人口密度、工业复杂性程度)。他的方法是先找出最小运输成本的区位点,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效益这两项因素。工业区位的决定最先考虑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是运输品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 ?

        区位理论解释了城市各项组成要素在城市中如何选择各自最佳区位,但当这些要素选择了各自的区位之后,如何让将他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即形成城市的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则是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

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对城市功能进行划分,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然后运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将这些功能区联系起来。

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在城市内部,各类土地使用之间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模式。

同心圆理论(伯吉斯,1923):城市可以分为五个同心圆的区域,居住的圆形区域是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中心、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及重点。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是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房住宅或较便宜的住宅所组成。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以公寓住宅为主。第五环是通勤区。


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城市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某类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乌尔曼,1945):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的地点的彼此强化,不想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使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的独特性,具有明确的性质,这些分化了的地区又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图片

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根据经济的原则和经济合理性来组织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组织在市场机制下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用地和空间的配置上,各项用地都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需求,但不同的用地对土地使用所能承担的成本是各不相同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城市土地必须按照最高、最好也就是最有利的用途进行分配。

       在城市中,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伊萨德认为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①与中央商务区的距离;②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③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④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阿伦索的竞租理论:根据各类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的位置。


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道路交通连接城市中各种土地使用,将城市活动结合为一体。


线形城市——工业城市(按照道路性质分类,并以此确定道路宽度)——埃涅尔(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光辉城市(车辆以最佳速度自由地行驶)——邻里单位(人车分离)——屈普(交通分区)——布坎南(高速道路网提供高速、有效的交通分配)


      新都市主义针对美国郊区建设中存在的城市蔓延和对私人小汽车的极度依赖所带来的低效率和浪费问题,提出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图片

TOD模式

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西谛《城市建筑艺术》提出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罗西从新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出发,提出城市空间的组织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逻辑,凭借历史的沉淀,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建筑物和城市空间的安排。他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

克里尔兄弟则更为明确地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而且城市空间必须是清晰的几何形状。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出版《拼贴城市》艺术,提出城市的空间结构体系是一种小规模的不断渐进式变化的结果,大大小小的、不同时期的建设在城市原有的框架中不断地被填充进去,有相互协调的也有相互矛盾和“抵触”的,因此城市既是完整的,优势在不断被演变的,整体性的变化嗾使在局部演变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出人意料地形成的。

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时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邻里单位:城市住宅和居住区的建设应当从家庭生活的需求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即邻里的组织开始。六个原则:

①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面积由人口密度所决定的。②边界: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的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③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④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线,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⑤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道路的交叉处或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⑥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TEAM 10认为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城市的空间组织不是从一张白纸上开始的,而是一种不断进行的工作。任何一代人只能做有限的工作。


       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改变了城市空间组织的传统框架,城市的空间不再是反映在图纸上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现实当中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更不是建立在这些关系基础上的美学上的联系,而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以及在对这些物质空间感知基础上的组合关系,即意象。他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是: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

       简·雅各布斯运用社会使用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了 调查,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她认为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要死,决定了城市的基本面貌。她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安全、街道眼、不停地有使用者。同时,还要具有多样性(功能多样、合适长度的街区、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和高度集中的人)。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发表《城市并非树形》一文,指出城市空间组织应当重视人类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方面及其多种多样的交错与联系,城市空间的组织本身是一个多重复杂的结合体,城市空间的结构应该是网格状的而不是树形的,任何简单化的提纯只会使城市丧失活力。

图片


知识点: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