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肥”--红蓝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所周知,太阳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波所组成,而在太阳辐射光谱中只有5%左右的比例是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而其中以波长400 ~ 520nm的蓝光以及610 ~ 7200nm的红色光对光合作用贡献最大。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中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碳水化合物合成.加速提高植物的茎节发育.多余的能量转化成热能.使水分蒸发.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能抑制植物的伸长而使植物形成矮壮的形,也可以支配细胞分化,利于花色素.维生素合成。因此,蓝光和红光被称为光肥,这是继“化学肥料”之后的一类新型环保性“物理肥料”。所以,人工模拟植物作用的最佳光谱具有肥效和药效的功能,给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赋予了新的意义。人工植物照明光源这样既可以避免光和电的浪费,又可以迅速提高植物生长效率;(如图1)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来实现的,因此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但是,也不是强度越高越好,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会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相反,光照强度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植物就会停止生长。也就是说只有当光照强度能够满足光合作用的要求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因为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植物需要光照时间也大不相同,一般的植物根据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长日照植物(如:油菜、菠菜、甜菜、萝卜):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短日照植物:(如菊花、水稻、大豆):光照时间为8-12小时,而中间性植物(如:番茄、黄瓜、四季豆、番薯、丝瓜):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
气候环境对虫害的影响有哪些
一、气象因子 1.温度与湿度。①温度:—般害虫的生长发育适温为22至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害虫死亡。—般地说,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增高,害虫取食 多,消化快,发育加快,寿命相对缩短;温度低,就会使害虫发育减慢,寿命相对延长。②湿度:湿度不但与害虫体内水分平衡、体温及活动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害 虫的生长、繁殖。湿度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害虫数量的消长上,湿度能显著地影响害虫的成活率,如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常常在干旱的年份和季节发生猖獗。 2.光。光对害虫的作用主要包括太阳光的辐射热和光的波长,光照强度的变化能影响害虫的昼夜节律、交尾、产卵、取食、栖息、迁飞等行为。如蚜虫、蓟马、粉虱对波长为550至600纳米的黄绿光有趋性;褐飞虱在一定光强度下时出现迁飞盛期。 3.土壤环境。土壤是害虫特殊的生态环境,害虫与土壤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据估算大约有95%的害虫与土壤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有的害虫终生生活在土壤 中,如蝼蛄等;有的在某一个或几个虫期生活在土中,如地老虎、蛴螬等;有的在土中化蛹;有的在土中越冬。土壤中的温度、湿度
关于大气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影响
1、对植物的危害(1)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2)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可分为可见性伤害和不可见性伤害。可见性伤害是由于植物茎叶吸收较高浓度的污染物或长期暴露在被污染的大气环境中而出现的可以看到的受害现象。可见性伤害又根据植物受害程度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急性伤害是在污染物浓度很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造成的危害,如叶片出现伤斑、脱落,甚至整株死亡;慢性伤害是指低浓度的污染物在长时间作用下造成的危害,例如叶片褪绿、生长发育受影响;混合型伤害是介于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之间的受害症状,一般叶片出现黄白化症状,以后虽可恢复青绿,但会造成普遍减产。不可见伤害是由于植物吸收低浓度污染物而使生理、生化方面受到不良影响。虽然叶片表现不呈明显的受害症状,但会造成植物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