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诸多危害
1. 生态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2. 政治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3. 气候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浅谈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农业;对策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物种迁移速率提高2至3倍
近日,英国科学家称,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动物们以更快的速率向地球两极等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扩散。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下不同物种的迁移速率得出,为了应对日益升高的温度,物种每十年向凉爽的高纬度地区迁移了11英里,向高海拔地区迁移了40英尺。“这相当于动物与植物以平均每小时8厘米的速度远离赤道,”生物学教授克里斯·托马斯(Chris Thomas)称,“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40年了,未来物种的迁移速率还将变得更快。”“气候变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不同的物种。由于温度升高环境恶化,为了生存,动植物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区域。”生态学教授简·希尔(Jane Hill)称,“迁移速度最快的往往是那些较热地区的动植物,研究表明,目前它们迁移的速率将对以前提高了2至3倍。”
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中国草原牧民生计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草原天气越来越干旱少雨,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干燥。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牧民阿拉腾图雅并不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前因后果,但她清楚自己生活40余年的这片草原正在变得越来越温暖、干燥。“冬天变得暖和一点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它伴随的是干旱少雨,这对于牧民的生活来说是致命的。”阿拉腾图雅说。这位43岁的蒙古族妇女生活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草原。在她小的时候,草原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气温都在零下三十度以下,积雪有20厘米深。而如今,在草原上一般年景已很难见到那么深的雪,最低气温也都在零下二十五度左右,偶尔能碰到特别寒冷的天气。“因为连年干旱,草原上的草越来越少、越来越短,不能养活太多的牛羊,我们的收入受到影响。”阿拉腾图雅说,遇到旱年草原不长草,牛羊在草场上吃不饱,需要买草买料饲养,养殖成本就会随之提高,同样影响收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主任潘学标认为,从近年来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地区气候变化的总体来看,呈现出一种变暖变干的趋势。气候干
防止全球变暖的发电技术
【摘要】在发电领域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包括: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耗;采用原子能发电;使用再生(天然)能源。每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的产生,以矿物燃料发电最高,特别是烧煤电厂。再生能源发电虽然设施的建造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发电本身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增加使用再生能源发电和有效使用矿物燃料,是抑制产生二氧化碳的有效方法人口是影响能耗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的增加将造成能耗增加,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气温上升,全球变暖。 在发电领域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包括: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耗;采用原子能发电;使用再生(天然)能源。每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的产生,以矿物燃料发电最高,特别是烧煤电厂。再生能源发电虽然设施的建造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发电本身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增加使用再生能源发电和有效使用矿物燃料,是抑制产生二氧化碳的有效方法。 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可分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太阳─热发电和光伏发电);海洋发电(海洋-热能转换、潮汐、洋流、海波);地热发电。 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是目前发电技术中每单位发电量产生二氧化碳最低的。它不会
气候变暖将让中国严重缺水
预计到2080年,持续升高的气温将会使数亿人遭受饥饿,到那时候,中国将要面临严重缺水的局面,欧洲和美国部分地区也难逃此劫。以上场景都是由最新一份全球气候报告所预测的。 中澳降水大大减少 一份提前透露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在本世纪末,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资源匮乏会影响到大约11亿到32亿人的生活,那时,气温也已经升高了2到3摄氏度(3.6到4.8华氏温度)。 这份原计划在4月份公布的报告在《年龄》报上被详细刊登出来,该报告表示,在接下来的70年中,全世界还会有大约2亿到6亿的人面临食物紧缺的危机,而海岸洪水将会使700万的家庭遭殃。 “报告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难逃于此。”负责起草该份报告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前气候主任格雷姆·皮尔曼博士向路透社表示。 “如果你留意一下中国,会发现和澳大利亚一样,中国农业地区的降水量也会大大减少。”皮尔曼说道。非洲和孟加拉国等贫穷国家将会受到最大的影响,因为它们是最没有能力去应对海岸洪水和干旱所带来的巨大灾难的,皮尔曼表示。 至少升温3
全球变暖改变全球雨量分配
科学家第一次确认两者关系,北欧、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降水增加,撒哈拉南部非洲、印度北部和东南亚降水减少 一项有关气候变化与全球降雨量模式的研究首次确认,全球变暖已经影响到全球降雨量模式,给北欧、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带来更多降水,但减少了撒哈拉南部非洲、印度北部口东南亚的降水。报告警告说,这些变化可能已经对那些对降水量敏感的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住区造成显著影响,比如萨赫勒地区。这项研究的成果刊载于 7 月 23 日 英国《自然》杂志。 来自加拿大环境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气候学家第一次在变化的全球降雨量模式中清楚地发现人类踪迹。”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全球变暖肯定会影响到降雪和降雨模式,因为大气和海水温度以及海平面气压——降雪和降雨模式背后的潜在推动力——已经发生变化。但是,截至目前,宣称这种影响已经发生的证据只是理论上存在或是存在于计算机模型中,而不是来自于观测。 研究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准确的、长期的全球降雨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使他们能够辨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