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特征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其他治理水体的方法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有效地将不可溶性水体底部的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2、能抑制蓝藻及其他耗氧强的菌类与藻类的生长与繁殖,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3、分解水中含氮有机物,最终能使氨态氮和硝态氮大大减少,提高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4、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5、用生物生态方设计水景,有利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并易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净化水质的同时可收获植物和生物能源。 6、操作简单,投资小,工程造价较低,不需消耗能源或低耗能; 7、能实现水体营养平衡,改善水体自净能力; 8、植物修复可现场进行,减少运输费用; 同时,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技术利用也存在以下问题: 1、普及度不高。由于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相对物理、化学等方法起效时间长,所以在很多“面子”工程中,往往舍去水生植物,导致对水域生态的二次破坏; 2、缺少对相关水生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规律研究。早些
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植物修复是一项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植物修复以太阳能为驱动能源,适用于中一低强度污染的治理,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易被公众所接受,特别适合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寻找、筛选和培育超富集植物,进行全国超富集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其分布并建立超富集植物的数据库。 (2) 加强植物修复的实践性环节,创建植物修复重金属的示范基地,继续对超富集植物的机理和作用进行研究。 (3) 基因工程的应用。目前,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才刚刚起步,但已有的成果表明基因技术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有可能导致植物修复的革命性突破。其研究包括有价值基因的筛选、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植物遗传性能等。(4) 超富集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对于收获物的处理上,研究的人较少,目前仅对灰分中重金属含量为10%~40%的植物采用冶炼回收。(5) 植物修复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的研究。电化学、土壤淋洗和植物提取法各有优缺点和适
重金属污染水域的植物修复
作者:漆文光一、植物修复概述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因而植物修复是一种很有潜力、正在发展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一门正在崛起并涉及土壤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它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2]二、植物修复机理1、修复类型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系统及其根系移去、挥发或稳定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毒性,以期达到清除污染、修复或治理水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目前按其机理可分为植物挥发、植物吸收和植物吸附。[3](1)植物挥发
水生植物在景观水体营造中的应用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亦成为一大热点。随着水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其要 求的不断提高,如何确保景观水体的清洁、清澈,并具有一种让人亲近的自然美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而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造景又有洁水功能的植物材料, 已被越来越多得应用到景观水体的具体营造之中。 1 水生植物的重要功能 1.1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水生植物在水体产氧、氮循环、水质调控、沉积物吸附,以及为水生动物、部分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隐蔽场所和食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及其不同 的演替阶段中,部分种类还可作为各类型或阶段的指示植物种。它们的生长状况能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某个水域或水体的相应物理、化学及其它环境指标,有利于人 们对水质变化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水生植物对水体内的污染物具有相应的去除效果。如:凤眼莲可去除氮、磷、铅、锌等元素,苦草可去除砷、铜、铅、锌 等元素,大藻可去除铬、铅、锌等元素。 1.2 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