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特征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其他治理水体的方法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有效地将不可溶性水体底部的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2、能抑制蓝藻及其他耗氧强的菌类与藻类的生长与繁殖,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3、分解水中含氮有机物,最终能使氨态氮和硝态氮大大减少,提高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4、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5、用生物生态方设计水景,有利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并易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净化水质的同时可收获植物和生物能源。 6、操作简单,投资小,工程造价较低,不需消耗能源或低耗能; 7、能实现水体营养平衡,改善水体自净能力; 8、植物修复可现场进行,减少运输费用; 同时,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技术利用也存在以下问题: 1、普及度不高。由于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相对物理、化学等方法起效时间长,所以在很多“面子”工程中,往往舍去水生植物,导致对水域生态的二次破坏; 2、缺少对相关水生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规律研究。早些
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植物修复是一项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植物修复以太阳能为驱动能源,适用于中一低强度污染的治理,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易被公众所接受,特别适合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寻找、筛选和培育超富集植物,进行全国超富集植物资源调查,了解其分布并建立超富集植物的数据库。 (2) 加强植物修复的实践性环节,创建植物修复重金属的示范基地,继续对超富集植物的机理和作用进行研究。 (3) 基因工程的应用。目前,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才刚刚起步,但已有的成果表明基因技术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有可能导致植物修复的革命性突破。其研究包括有价值基因的筛选、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植物遗传性能等。(4) 超富集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对于收获物的处理上,研究的人较少,目前仅对灰分中重金属含量为10%~40%的植物采用冶炼回收。(5) 植物修复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的研究。电化学、土壤淋洗和植物提取法各有优缺点和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