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栽培的五个要点
一、培养土 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但有一定保水能力,呈中性或微酸性。高地性球类(月世界属、月华玉属、琥玉属)和岩牡丹属可以再增加一点砻糠灰和小粒风化岩。高大的柱状种类可混以大粒石英砂,以固定植株。 二、移植和种植 一般应在植物休眠刚结束的复苏期进行。种植前要修根。修根后要晾几天再用潮湿的培养土栽种,种好后适当遮阳并不要急于浇水,一个月内不要施肥。 三、温度和光线的调节 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通常喜欢温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除了附生类型的仙人掌和十二卷属的种类外,光线要充足,但要柔和。为此,除了少数扁平茎节和高大柱状种及某些龙舌兰属植物外,一般应常年在温室内栽培。 附生类型的种类除冬季外都应遮阳,夏季结合降温,遮阳度应在50%至70%。虽然昙花和令箭荷花都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保持温暖则有利于翌年开花。作为砧木使用而大量栽培的量天尺不耐寒,冬季至少要维持5℃并要求充分照射阳光。 大多数陆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在白天28℃至35、晚上10℃至15℃的条件
室内选择绿化的植物条件
植物要求有利于保水、保肥、排水和透气性好的土壤,并按不同品类,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大多植物性喜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因而,常常用不同的土质经灭茵后,混合配制,如沙土、沼泥、腐质土、泥炭土以及珍珠岩等。植物在生长期及高温季节,应经常浇水,但应避免水分过多,使根部缺氧而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所有植物均应周期性地使用大量的水去过滤出肥料中的盐碱成分,并选择不上釉的容器。为适应植物的生长条件及室内环境,应选择能忍受低光照、低湿度、耐高温的植物。一般说来,观花植物比观叶植物需要更多的细心照料。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光照、温湿度均有差别。清代陈子所著《花镜》一书,早就提出植物有“宜阴、宜阳、喜燥、喜湿、当瘠、当肥”之分。 生长适宜温度15—34℃,理想生长温度为 22—28℃。在日间温度约 29 ℃,夜间温度约15℃,对大多数的植物最为合适。夏季室内温度不宜超过34℃,冬季不宜低于6℃。室内植物,特别是气生性的附生植物、蕨类等对空气的湿度要求更高。控制植物的湿度是较困难的问题,一般采取在植物叶上喷水雾的办法来增加湿度,并应控制使其不致形成水滴滴在土上。喷雾时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