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交流
各位同行: 你们好,小弟在水处理行业共从业5年,200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这5年主要从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设计(5000吨以下的小区、学校、医院等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各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设计。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具备承揽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建设或BOT项目的经济实力。但大型的城市污水处理我们还没有成功的工程案例,因此想要介入到BOT项目中,专业技术尤为重要。因此,做为技术负责人,我想与各位同行进行一次网络上的公开交流,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小弟大力支持和宝贵的成功经验。 处理水量在15000~30000吨之间的中型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进水水质:COD:500mg/L;BOD5:300mg/L;SS:400 mg/L;氨氮:40mg/L;总磷:6mg/L 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具体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什么工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技术成熟。
环保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二、环保生活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1.活性污泥法 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量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和技术路线是先大区域收集污水,通过污水管网和相应的泵站输送到集中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然后进行排放,或者进行回用。 我认为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是造成中国水污染的最大原因。问题表现在: 1、污水收集、输送管网过大,过长,使管网建设成本极大,管网密闭难度极大,渗漏问题污染地下水,为人为偷排和雨污混合留了有极大的空间。 2、污水到达污水处理厂的时间过长,在管网内腐化,错过了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时间,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3、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占地规模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对周围环境存在巨大的污染风险。 4、不利于中水回用。大型污水处理厂远离中水用户。要实现大规模中水回用,必须再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