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式水景园林风格
特点:浑然天成幽远空灵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庭院规划深受传统哲学和绘画的影响,甚至有“绘画乃造园之母”的理论,最具参考性的是明清两代的江南私家园林。此时期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蕴藉,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此时期的园林代表作品可推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扬州影园,其审美特点是“接近自然”。园景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参差、廊房婉转作为陪衬,这里寄托园主人淡漠厌世、超脱凡俗的思想,在物质环境中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苍凉廓落、古朴清旷是其美的特征。 必备元素:假山、流水、翠竹、桃树、梨树、太阳花、美人蕉等“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
水景园的设计理念及水生植物的配置
文章摘要:从殷周时期的“灵囿”作为中国园林的起源,历经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唐宋时期的写意山水园,元代的大内御苑的太液池,到清代保留下来颐和园,体现了我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的风格。法国巴黎路易十四世建筑的凡尔赛宫苑作关键字:园林 建筑 综合 其它 从殷周时期的“灵囿”作为中国园林的起源,历经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唐宋时期的写意山水园,元代的大内御苑的太液池,到清代保留下来颐和园,体现了我国自然山水式园林的风格。法国巴黎路易十四世建筑的凡尔赛宫苑作为西方规则图案式园林的代表。中西方对待园林的理念有着不同的观念,我国园林的“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的手法与西方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是相反的两种观念。现代社会的庭园水景观应总结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经验,汲取世界各国园林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模山范水、集广思议”。 园林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西方流传着许多希腊神话,神话把人神化,描写的神其实是人,结合西方雕塑艺术,在园林中把许多神像规划在园林空间中。而中国传统的道教,传说描写的神仙往往在名山大川中,所有的
水景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上)
水景是园林的重要构景要素之一,素与山景并称为山水。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通常应用山水树石、亭榭桥廊等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园林空间,将我国的名山大川、湖泊溪流、海港龙潭等自然奇景浓缩于园林设计之中,形成山清水秀、泉甘鱼跃、林茂花好、四季有景的“山水园”格调,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一、大自然中的各类水景1.静水静态的水,面平如镜,能扩大园林空间。清风掠过水面,碧波粼粼,给人以宁静之感。皓月当空时,月印潭心,为人们提供优美的夜景。还有波澜不惊、锦鳞游泳的各类湖泊,与树林、石桥、建筑、山石、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又有幽静、深邃的峡谷深潭,使人联想起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2.动水动态的水,往往给人以活泼、奋发、奔放、洒脱、豪放的感觉。一如山涧小溪,溪浅而阔,清泉沿滩泛漫而下,赤足戏水,逆流而上,有轻松、愉快、柔和之感;二如水从两山或峡谷之间穿过形成的涧流,由于水受两山约束,水流湍急,左避右撞,形成波涛汹涌、浪花翻滚的景观,给人以紧迫、负重之感;三如水流从高山悬崖处急速直下,犹如布帛悬挂空中,形成瀑布,有的高大好似天上落下的银河,有的宽广宛如一面洁白如
水的特性与园林水景设计
1、水的可塑性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本身无固定的形状,其形状是由容器的形状所造就。丰富多彩的水体,取决于容器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地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园林理水设计实际上是设计一个“容器”。做一定形的水体,必须首先设计容器的类型,这样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水体形象。 2、水的状态水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或相对静止,或运动。因此,水可以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类。静水,宁静、安详。它能形象地反映周围的景物。给人以轻松、温和的享受。动水,潺潺流水,逗人喜爱;波光晶莹,色彩缤纷,令人欢快;喷射变化的水花令人兴奋、激动;瀑布轰鸣,使人兴奋和激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水的设计是情绪和趣味的设计。 3、水的音响运动着的水,无论是流动、跌落还是撞击,都会发出各自的音响。依照水的流量和形式,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音响效果,来完善和增加室外空间的观赏特性。而且水声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或使人平静温和,或使人激动、兴奋。因此,从这一角度讲,水的设计包含了音响的设计。 4、水的倒影水能不夸张地、形象地映出周围环境的景物。平静的水面像一面镜子,在镜面上能再现出周围的形象(如土地、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