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四桥年底将奠基 形似美国金门大桥
[提要] 南京长江四桥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建设工作已提上日程。总额63亿的建设资金将主要通过银行融资。从效果图上看,长江四桥跨径1420米,类似于美国的金门大桥,外形美观,是国内第一座三跨吊悬索桥。南京长江四桥工程年底奠基 记者昨日从南京交通集团获悉,随着南京长江四桥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四桥的建设工作已正式提上日程表,年底前将进行工程的奠基,建设四桥的所需资金也已基本落实到位,总额63亿的建设资金将主要通过银行融资来获得。 据悉,南京长江四桥全部建成后,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与上游的三桥、下游的四桥一起构成南京公路的“大外环”。 四桥开工要等“开工令” 本月19日,北京传来消息,《南京四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拿到了建设“通行证”的四桥究竟何时正式破土动工随之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记者昨日从南京市交通集团老总冯宝椿处获悉,四桥的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奠基仪式将在年底举行,正式的开工则要等待国家发改委最后的
"长江行动"你关注了吗?
《中国法治报道》展开“长江行动”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中国法治报道》大型媒体行动“长江行动”5月22日正式启动。前方记者撒贝宁、侯丰将搭乘目前长江上最先进的水质监测船,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水质监测专家一起,开启探测长江沿岸节能减排的瞭望之旅。CCTV12 首播:19:30 重播:次日1:10,7:45,12:00 时长:30分钟 相关链接: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876_754104_1.htm聚焦节能减排、关注科学发展的“长江行动” http://news.sina.com.cn/z/yscjxd/http://law.cctv.com/special/C18519/01/ 希望大家能够留下自己的观点或感言,更希望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对长江微污染原水的生物处理
近年来,生物处理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能有效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氨氮等。源水在与生物膜接触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物絮凝和吸附等综合作用,使源水中的污染物如氨氮、有机物、铁和锰等逐渐被氧化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个以来自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吕锡武带领的研究团队以长江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四种生物活性滤池处理单元对长江水源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表在汉斯出版社《环境保护前沿》2013年3月的期刊上。 本研究中,各生物滤池内径25cm、高100cm,为圆柱形有机玻璃管,生物强化滤池Ⅰ和Ⅱ分别填充柱状活性炭+砂(2:1)和颗粒活性炭+砂(2:1),生物活性炭滤池I和Ⅱ分别填充柱状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表1)。 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强化滤池I和II对NH3-N、NO2--N、CODMn、UV254和BD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0%和85.2%、95.4%和95.4%、25.0%和26.2%、12.0%和12.0%、68.3%和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