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混凝法
混凝法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使污染物等胶粒凝聚絮凝而成沉淀物被除去的物理处理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在印染污水处理设备中。混凝法处理机制是以胶体化学的DLVO理论为基础,絮凝剂在废水中首先发生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生成的水解、聚合产物再与废水中的胶粒发生静电中和、粒间架桥、粘附卷扫等作用生成粗大的絮凝体再经沉降除去。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絮凝剂的选择是关键,常用的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复合絮凝剂及生物絮凝剂。 (1)无机絮凝剂主要包括铝盐和铁盐系列。无机铝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 聚合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等;无机铁盐絮凝剂包括硫酸铁、硫酸亚铁、氯化铁、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铁等;应用最广的无机絮凝剂是铝盐絮凝剂。 (2)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脱色性能好,凝絮稳定,生长快,残渣少,pH 范围宽等优点。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品种有:季胺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烯酸、聚二甲二烯丙基氯化铵、聚胺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主要包括:淀粉改性阳离子絮凝剂,木质素季胺盐絮凝剂,两性壳聚糖絮凝剂等。
浅议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摘要:随着奥运会的开展,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地在社会建设中体现出来。城市污水污泥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进程。所以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污水处理的常用办法。 关键字: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氧化法 1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拥有量2300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110位。1997年起,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接近45 %,改变了我国水污染治理工作一直以工业废水治理为主的局面,开始加强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工作。1999 年我国城市污水污染负荷首次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我国水污染控制重点已经从工业点源污染为主的控制,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的控制。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47. 6亿吨,占污水排放总量的 53. 8 %。废水化学需
电镀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随着电镀工艺的不断发展,电镀废水处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许多方法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又做到了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起来,常用且比较有效的方法包括: 1.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非常多的微孔结构和巨大的同比表面积,通常1g活性炭的表面积达700~1700m2,因而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力,能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Cr6+)等重金属离子。当活性炭达到吸附平衡后,还可以采用加热、酸浸泡、碱浸泡等方式除去吸附物,使活性炭再生。 2.化学沉淀法。向电镀废水中加入药剂(NaOH、石灰等),使水中重金属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然后把氢氧化物沉淀和水分离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处理后的水可以在生产中二次利用,同时可以在沉淀物种回收铬酸,复生碳酸钡等化工原料。 3.离子交换法。对于含氰废水,可先将自由氰离子变成金属离子的络离子,以离子交换树脂等作为交换剂,使废水通过阳离子
关于污水处理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随着全国各地排水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在污水收集,转输,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大量产生,影响环境.已建或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周围往往都有人口密集的居民生活区或公共活动区,但多数已建污水处理厂没有除臭措施或除臭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除臭系统势在必行。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污水处理过程的臭气产生源主要分为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源主要分布在进水预处理区(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和厌氧水解池)以及生物反应中的厌氧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浓缩池、储泥池和脱水间等)。除臭工艺的选择污水除臭工艺方法可以分为吸收吸附法和燃烧法两大类,常见的方法有植物液气相反应法,化学除臭法、活性炭吸附除臭法、氧离子基团除臭法、燃烧除臭法和生物除臭法等。1.植物液气相反应法该除臭法的原理是将纯天然植物提取液雾化,让雾化后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分子,与异味分子发生分散、聚合、取代、置换和合成等化学反应或催化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异味分子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的分子结构,使之失去臭味。反应的最后产物为H2O、氧和氮等无害
软基场地的污水处理方法
1场区地质概况南方沿海某市建设处理规模为12万t/d的污水处理厂,厂区内主要构(建)筑物有粗格栅及进水泵房(圆形沉井施工)、涡流沉砂池、生化池、二次沉淀池、污泥泵房、接触消毒池及加氯间、污泥浓缩脱水车间、鼓风机房、变配电间、尾水排放泵房、综合楼、机修仓库车库等。建设场区位于江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地带,区内原为滩涂,北部地段基本回填为陆地,零星分布1~2个水浮莲池;南部地段基本为鱼塘。鱼塘开挖深1.0~1.2m,水深0.7~1.0m,场区地形起伏较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揭露的情况,场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7个层次,各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①杂填土层:主要分布于场区北部地段,层厚0.4~3.0m,湿-饱和,强度不均匀。主要由建筑垃圾、砖块、混凝土块、三合土及细砂,表部夹生活垃圾,成分杂乱。②粘土层:成层不稳定,厚度薄,见到者厚0.3~1.2m,多数为0.4~0.6m,以软塑为主,局部呈可塑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