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海建筑文化的特征和标志?
什么是上海建筑文化的特征和标志呢? 前几年,关于这个问题曾展开过一场争论。朱大可认为,石库门房子是上海的典型地标;张闳认为,解放后新造的工人新村是目前上海地面上最引人瞩目的标志;而吴亮则认为,随着上世纪90年代新天地等区域的发展,上海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特征,全球化亦是一个匿名化的过程,新天地的建筑可以出现在世界任何角落。这样,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上海建筑消失了。 登琨艳选择的是苏州河。虽然黄浦江也许更著名,但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真正养育了上海。苏州河从太湖流到上海,黄浦江则从上海流到吴淞口,通向大海。前者内向,后者外向。上海经济社会重心从苏州河转向黄浦江的过程,也正是整个上海文化从内向转为外向,从本土化转为殖民化的过程。登琨艳要追寻传统,追寻上海的根,这才找到了苏州河。 黄浦江外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而苏州河边只有码头、仓库、嘈杂的集市。浦江沿岸都是金融机构,是上海的经济命脉;而苏州河的两岸却是米码头、煤码头、菜码头、粪码头、垃圾码头,这些地方真正控制着上海绝大部分市民的日常生活。登琨艳是第一个看出苏州河仓库文化价值的人,也可以说是他
一个城市需要多少标志性建筑?
最近,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议论,那就是北京要搞新的标志性建筑。报道说:“历时一月有余的中国北京2008‘城市标志’概念性设计国际竞赛活动初出结果,16份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说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城市。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城市到底需要多少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的“标志”真正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到,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当前一些发达与次发达地区都热衷于兴建“标志性建筑”,其中当然有成功之作。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走入了一个误区,即盲目追求数量,胡乱“标志”,片面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以北京为例,近年来似乎兴起了一个建设“标志性建筑”的热潮,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一个建筑连着一个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比着玩“概念”,越怪异越好,形成外形怪异、结构极不合理的畸形建筑;特点之二,就是造价昂贵,都是数以亿计、数十亿计,造价之高、材料用量之多、施工难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