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厂的脱硫、固硫技术研究与分析
火力发电厂的so2污染治理是“十五”期间、乃至今后的治理重点。而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在商品煤中约有85%直接作为动力燃料使用。到2000年,燃煤电厂的煤炭消耗已达到5亿吨/年以上, 是燃煤的最大用户,占当年煤炭产量的40%左右。据统计,全国发电用煤的平均硫份为1.04%,若so2排放因子按0.81计算,仅燃煤电厂2000年排放的so2就达842.4万吨/年,约占全国so2排放总量的43.6%,预计到2010年将占60%以上。因此,即使so2排放收费按200元/吨计,全国电力系统因燃煤排放的so2罚款收费就达16.646亿元/年。如1998年上海电管局仅so2排放一项就上缴罚款4600万元,江苏省电管局上缴罚款5000万元。so2排放造成的酸雨不仅危害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身心,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加大了成本,尤其是自2000年7月开始执行新的环保标准及so2排放收费标准提高以来,国家对力度日益加大,广大对so2排放技术及产品的要求日益迫切。我部开发的中小锅炉的so2排放控制技术和产品能适应目前电厂so2减排达标的要求。 燃煤电厂的脱、固硫技术归纳起来有三种,即燃前——
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约占全国一次能源总产量的74%,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燃煤火力发电仍将在我国发电领域占主导地位,由于燃煤电厂所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1996年国家环保局颁布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96),对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1998年国务院批文确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划定范围及控制目标,并对今后新建、改造电厂凡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必须建立脱硫设施,现有电厂亦要分期分批建立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具有相应效果的减排二氧化硫措施。目前我国已采用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湿法脱硫技术它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脱硫方式,具有脱硫率高(可达90%以上),适用范围宽,吸收剂利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并有腐蚀、结垢等问题,湿法脱硫技术中以石灰石——石膏法最为常用。我国现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最大容量烟气脱硫装置为重庆珞璜电厂一期工程2×360MW机组全容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正逐步投运中。由于我国对该技术研究开发较晚,目前尚依赖进口,
半干氨法脱硫脱氮装置对火电厂锅炉烟气治理的技术
一、QQ型半干氨法脱氮装置技术基础 采用气—汽热交换原理,在该装置的QQ反应塔中喷入被特殊活化剂活化和雾化的氨水。利用气态氨和汽态水与气态的SO2在0.2秒内结合成铵盐,从而达到治理SO2的目的。其化学反应方程为: 2NH3 + H20 = NH4OH NH4OH + 活化剂 = NH3(气)·H2O 2NH3(气)+H2O(汽)+SO2(气)=(NH4)2SO3 +热量 (NH4)2SO3 +O2 →(NH4)2SO4 氨气还会与中的NOX进行反应。NO在中可氧化为NO2,NO2易容于水成为HNO2和HNO3。 2NO + O2 = NO2 2NO2 + H2O = HNO3 + HNO2 NH3 + HNO3 = NH4NO3 + H2O NH3 + HNO2 = NH4NO2 + H2O 在液相中,(NH4)2SO3作为还原剂进行如下化学反应生成氮气。 2NO2 + 4(NH4)2SO3 = 4(NH4)2SO4 + N2 ↑ NO2 + (NH4)2SO3 =(